來源: 一襲漢服課堂 發表時間:2024-09-05 16:31:23 熱度:63
回溯至春秋战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服飾作爲文化的載體,承載着漢族的傳統美學,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綻放出獨特的光彩。其中,深衣以其獨特的形制引領風騷;而胡服,則以其異域風情,爲中原服飾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源網絡
彼時,社會思潮湧動,諸子百家競相爭鳴,服飾文化亦深受其影響。儒家倡導“效法先賢,以禮爲綱”,追求服飾的“文質兼備”,既體現內在修養,又不失外在風度。道家則秉持“返璞歸真”的理念,主張“衣以蔽體,貴在自然”,追求服飾的簡樸與內在價值。墨家則強調實用與節儉,認爲服飾應滿足基本需求後,方可追求美觀與舒適。而集儒、道、法三家思想於一身的荀子,更是對服飾的等級制度有着深刻的見解,認爲服飾的紋飾、剪裁皆應體現身份之別。法家韓非子,則在否定超自然力量的同時,倡導服飾應順應自然,反對過度裝飾,追求一種質樸而又不失格調的美。
袍服,春秋战國時期的款式多樣,各具特色。其一,後領下凹,前領呈三角交領狀,袖型斜收,袖筒最寬處恰在腋下,袖口收緊,此款式設計精巧,便於行動,實用性極強。其二,兩袖平直,袖口寬闊,袖筒較短,後領直立,前領依舊爲交領設計,整體衣身寬松,適合作爲外衣穿着,展現出一種灑脫不羈的氣質。其三,長袖飄飄,袖下部呈優雅的弧形設計,靈感或源自牛頸下的垂胡之形,衣身同樣寬松,卻多了幾分華貴之氣,此款式在後世西漢時期仍備受推崇。
上述三種袍服類型,均採用了交領、右衽、直裾的傳統漢服結構,上衣與下裳渾然一體,體現了漢服獨特的審美理念。此外,根據長沙战國楚墓出土的帛畫與木俑等文物資料,我們還能窺見一種曲裾袍式的存在,其衣襟右側向後身呈三角形延伸,設計獨特,實物則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中得以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我們對春秋战國時期服飾文化的認識。
標題:成都一襲漢服:春秋战國服飾藝術,深衣與胡服異彩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57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