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來自中國的藝術愛好者遇上坦桑街頭畫手:中非文化在流動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05 08:54:50 熱度:13

導讀: 【編者按】 2024年是中國和坦桑尼亞建交60周年,兩年前中坦兩國元首共同宣布將雙邊關系提升爲全面战略合作夥伴關系。 從以坦贊鐵路爲代表的基建合作,到《歡迎來到麥樂村》展現的人文交往,60年來,中坦...

【編者按】

2024年是中國和坦桑尼亞建交60周年,兩年前中坦兩國元首共同宣布將雙邊關系提升爲全面战略合作夥伴關系。

從以坦贊鐵路爲代表的基建合作,到《歡迎來到麥樂村》展現的人文交往,60年來,中坦關系一直走在中非合作前列,已成爲中非關系和南南合作的典範。然而,大多數中國讀者對於坦桑尼亞這個8000公裏外的國度,或許只聞其名,未見其貌。

近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赴坦桑尼亞實地走訪,從最大城市達累斯薩勒姆到東部的魯菲季區,從農業重地莫羅戈羅到丁香遍地的桑給巴爾島,與开摩的的青年、逛書店的公務員、政府官員、玉米種植戶及往來兩國間實地开展農業試驗的中國學者充分交流,與讀者共同品味這個立體而多元的坦桑尼亞。

奇妙的野生動物們錯落地緊挨着,神情天真、色彩跳躍,簡單純粹的大自然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在整張畫作上鋪开。卡博戈(Kondo Ally Kabongo)在畫板前說,“廷加廷加”是坦桑尼亞最具代表性的畫派,他從街頭畫家那裏學習創作這種漆畫,很受外國遊客的歡迎。

中間一幅描繪野生動物的畫爲“廷加廷加”畫派。

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的石頭城,30多歲的卡博戈經營一個半敞开式的狹長畫廊,邊畫邊賣。早年他因學費昂貴在繪畫院校中途輟學,之後一直向街頭畫家們學習各種技能,走“野路子”畫畫,模仿和嘗試不同的畫派。他的父親則以木雕謀生,擅長用白木與烏木一起雕刻成動物。雖然家裏沒有人是藝術科班出身,卡博戈認爲坦桑尼亞天然擁有濃厚的藝術氛圍,木雕、繪畫、織物、陶器,日常生活中就充斥着多樣的手工藝元素。

“你是中國人嗎?我在學習漢語。” 卡博戈看到亞洲人面孔熱情地說起中文。他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喜歡和中國人打交道,最初在街頭畫畫時,許多中國人买了他的畫,讓他感受到創作受到了認可。卡博戈談及和中國人的交往時,興奮地介紹起一個有十幾年交情的朋友“理查德”,兩人合作將當地的許多傳統藝術作品帶到中國。

他口中的“理查德”是在非洲闖蕩17年的藝術愛好者傅瑞強,收藏了非洲各國的木雕、繪畫等藝術品,其中坦桑尼亞的馬孔德烏木雕和“廷加廷加”漆畫令他着迷,他通過卡博戈等人接觸到一些傳統藝術家,與他們深入交流坦桑尼亞的藝術傳統和文化背景。同時,卡博戈也通過與傅瑞強的交流精進漢語,了解中國文化。

展开全文

傅瑞強在十多年內不斷將他欣賞的一些非洲藝術品帶回中國,並在深圳开設了一家“非洲文化博物館”。他對澎湃新聞說,一些參觀博物館的人反饋說,“原來非洲這么精彩,遠不是想象中的貧窮落後危險”。 傅瑞強聽到這樣的話,頓時就覺得這些年做的事情值了。

中坦文化交流本就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宋朝趙汝適的《諸蕃志》、元朝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中都有相關記載,在今天桑給巴爾、巴加莫約等地的考古工作中也發現了中國的瓷器和錢幣。卡博戈和傅瑞強則是如今中非民間往來和藝術交流的一個縮影,他們以藝術爲紐帶聯結起中坦之間的一段友誼。

街頭畫手迷上漢語

受到家庭的影響,卡博戈在中學時代开始畫畫,前些年曾在街頭作畫,現在自己經營一個帳篷式的畫廊。“我大多數時候都在學習街頭畫家的不同風格和技法,坦桑尼亞民間有很多藝術高手。”

近3年,他畫了2000多幅畫,其中“廷加廷加”漆畫是他認爲極具當地特色的一種,也受到很多中國遊客的喜愛,非常暢銷。

7月30日,卡博戈在他經營的畫廊裏

“廷加廷加”畫派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始於出生於農民家庭的坦桑尼亞人愛德華·廷加廷加,他以低價的自行車油漆作顏料,在廢棄的天花板上作畫。由於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他利用跳動的色彩,對自然進行簡單、直接的描繪,充滿了奇思妙想,吸引了大批遊客的關注,並掀起了一陣迅速風靡東非大陸和歐洲的“廷加廷加”熱潮。

十多年前,卡博戈還在街頭賣畫,當時他發現中國顧客越來越多,而且通過這些人的引薦,顧客群體越來越龐大,使其收入得到了改善。“當時有中國人在這裏修建公路、機場,大家都知道中國和我們的關系緊密,(坦桑尼亞)第一任總統尼雷爾就和中國的毛澤東主席建立了友誼。”

在桑給巴爾,有一座以毛澤東命名的體育場,1968年在中國政府的援助下首次建造,2013年中方又承擔了體育場的維修改造工程。場地外牆上寫着中英雙語的名稱,提醒着桑給巴爾幾代人中坦友誼的悠長歷史。

2019年,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總統謝因出席中國援桑毛澤東體育場維修改造項目落成典禮儀式。 中國駐桑給巴爾總領事館網站 資料圖

上世紀60年代初,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相繼從英國殖民中獨立,中國先後與兩國建交。1964年4月坦噶尼喀與桑給巴爾聯合後,中國也延續了與二者的外交關系。回溯歷史,坦桑尼亞在中國外交史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據新華社報道,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坦桑尼亞首任總統朱利葉斯·坎巴拉吉·尼雷爾親手締造中坦全天候友誼。周恩來總理不遠萬裏訪坦、尼雷爾總統一生13次訪華,鑄就了中坦友好的歷史篇章。

9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坦桑尼亞總統哈桑。習主席強調坦桑尼亞是新時代中國對非政策的首倡地,並提到他2013年在坦桑尼亞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哈桑總統則表示愿同中方不斷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讓人民收獲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卡博戈沒有經歷中坦建交的歷史時刻,但是他見證並切身體會到兩國交流在各領域擴大。2013年,中坦宣布構建和發展互利共贏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同年中國正式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值卡博戈和朋友合夥經營一個藝術品商店,他發現和中國人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

據中國新聞網6月報道,中國是坦桑尼亞最大外資來源國,在工業、商業、貿易和物流等多個領域都有投資。2023年,中國繼續保持坦桑尼亞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87.8億美元,同比增長5.66%。目前,在坦桑尼亞注冊的中資企業接近700家,其中含國有企業近百家,主要從事工程承包、投資以及雙邊援助項目。

在坦桑尼亞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卡博戈不僅用上了微信,還萌生了學習漢語的念頭。彼時,他遇到了從西非到坦桑尼亞开拓海外業務的中國人傅瑞強。“他很早就向我表達了‘中國未來肯定要發展成爲世界強國’的想法,所以他堅定地要學習中文,哪怕很難。”

爲了更系統地學習漢語,卡博戈多年前到坦桑尼亞中國文化中心參加了漢語培訓課程,對中國文化的學習熱情高漲,平時他還利用碎片時間跟着短視頻裏的一些老師學中文。2018年,他參與了坦桑尼亞中國文化中心的活動,受邀前往中國,爬長城、包餃子,參觀博物館……卡博戈感嘆時間太短,還想再去中國各個城市體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2018年卡博戈在北京學包餃子。

卡博戈在坦桑尼亞也在“雲”觀察中國,他把傅瑞強當作了解中華文化的窗口,而傅瑞強也通過和卡博戈和其他坦桑尼亞人交往過程中發現當地藝術的精彩。

中國商人探索坦桑木雕

2007年,傅瑞強因工作原因到非洲开闢市場,由於從小就對藝術頗感興趣,在非洲各國一有空闲就去探訪當地比較有特色的藝術品市場或藝術家。2011年他第一次到坦桑尼亞,在探索當地藝術時迅速發現了馬孔德烏木雕,並嘗試接觸木雕藝術家。

“馬孔德族被譽爲叼着刻刀出生的民族。”傅瑞強說,他在坦桑尼亞最大都市達累斯薩拉姆的郊區結識了馬孔德族的木雕藝術家,他們創作的題材包羅萬象,包括人物勞作的場景、民俗、宗教圖騰等,還有一些融入了當代比較抽象的雕塑元素。“有一些大型木雕作品有兩層樓高,創作的內容天馬行空,讓人一看就非常震撼。”

很多馬孔德木雕作品看起來抽象,傅瑞強通過會說英語的年輕人與一些年長的木雕藝術家交流。“比如一個名爲家族樹的作品,利用雲朵千變萬化的形狀描摹出一代一代的家族成員。還有一些把母親的形象與水果果實的形象結合進行創作。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到他們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想象力。”

傅瑞強收藏的木雕。

除了木雕之外,“廷加廷加”漆畫也吸引了傅瑞強的興趣,他通過卡博戈等人搜尋不同題材的畫作,並拜訪一些經驗豐富的坦桑尼亞藝術家。同時,傅瑞強也在幫助卡博戈練習說漢語,並告訴他中國的一些文化傳統。“我曾告訴他中國是一個情感社會,很多事情不以金錢來衡量。可以感受到他在和中國人相處過程中,潛移默化受到影響,在待人接物方面融入了中國的習慣,很愿意幫忙。”

十多年來,傅瑞強走過40多個國家,將大量極具非洲特色的藝術品帶回了中國,在深圳开設了一間私人非洲藝術博物館。“我經常會作爲這個博物館的講解員,向參觀者分享非洲藝術,絕大部分人看完都說想親自去看看,特別是東非的動物大遷徙。”傅瑞強曾計劃邀請非洲藝術家來華舉辦展覽,由於缺乏支持,僅靠一己之力花費過高,被迫放棄,他希望中非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能夠更加緊密。

傅瑞強在向參觀者介紹非洲木雕。

今年5月,“2024中國-坦桑尼亞旅遊文化年”在京开幕,雙方將舉辦貫穿全年的活動,涵蓋文藝演出、旅遊推廣、人員培訓等。卡博戈則期待着再次來到中國,學好中國話和中華文化。



標題:特寫|來自中國的藝術愛好者遇上坦桑街頭畫手:中非文化在流動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573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