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余秋雨:全國有點離不开上海人,又都討厭着上海人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27 16:56:03 熱度:26

導讀: 去年初夏與上海初見,煙雨朦朧,雨點滴在南方的青石板,腳邊綻开朵朵漣漪,淮海南路的兩側是小巧的咖啡館、小酒館,重點不是小,而是巧。精致的門牌,細節的設計,客人們喝的不只是咖啡,喝的更是品味。 與北方人...

去年初夏與上海初見,煙雨朦朧,雨點滴在南方的青石板,腳邊綻开朵朵漣漪,淮海南路的兩側是小巧的咖啡館、小酒館,重點不是小,而是巧。精致的門牌,細節的設計,客人們喝的不只是咖啡,喝的更是品味。

與北方人的豪情爽朗不同,上海人是有着不同於全國其他任何地方的精致與驕縱。余秋雨曾說過一句話:全國有點離不开上海人,又都討厭着上海人。想來也算中肯。

上海城

背靠長江,直面海洋,上海在开放的當今世界,是不可忽視的一座城市。在通向开放的道路上,彈丸之地有了它獨有的使命,不需要它產糧產米,不需要它山青水綠,也不需要它千年文化孕育經典,它要做的只有——走向世界。

余秋雨說:如果太平洋對中國沒有多大意義,那么上海對中國也沒有多大意義。

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要求开放五處通商口岸,並允許英國人建立領事館。上海就在此列,它就是1842年的世界之窗。一個風雨飄搖閉關鎖國的掛着燈籠的封建社會,要對抗西方夾槍帶棍的掠奪文明衝擊,很難。

展开全文

夾在其中的上海,更難。西方科技與東方傳統的衝擊暫且不談,只談這一夜之間大街上不只牛馬人行,還多了汽車往來,四方方言與洋文齊飛,交錯之間,構成了上海獨有的氣質。

燈紅酒綠,也藏着冷槍暗箭,科學文明,也裹挾着殖民入侵。一百多年的工業革命產物以極快的速度衝入上海,衝撞、搏殺,像一攤渾水裏落入巨石,激起水花四濺,不得安生。

一時之間,上海局勢變換頻繁,爲保太平,上海人淵思寂慮,努力體悟西方帶來的法制、民主。上海,在國民开化的道路上,走在了中國最前沿。與此同時,中國的其他地區也在積極尋求改革,最終一場來自農村的社會革命席卷而來。

一些的上海本地人走了,一些其他地區的人來了。來來往往,熙熙攘攘,不同於往日的上海紙醉金迷,卻又是一番工業新氣象。與世界的交融從未停止,與內地的交融更加劇烈。

中國不可能失去上海,就像不能失去太平洋。它見證了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也用上海獨有的品性消化了這數年的衝擊對抗。上海,在新的時代,又有新的使命,就像家中長子肩負起了經濟中心的擔子。那么,身處其中的上海人呢?

上海人

余秋雨說:上海人是中國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提起上海人,提起上海文化,繞不开一個徐光啓。如今上海的徐家匯,便是來源於徐光啓的家族世代匯居地。

徐光啓,明代進士,地道上海人。經歷儒家文化的薰陶多年的徐光啓,在34歲認識了天主教,從此記在心頭。待到徐光啓赴京趕考,路過南京,又與大名鼎鼎的利瑪竇進行一番探討。

幾番下來,徐光啓深深的沉迷於西方的文化,他與利瑪竇一起,譯制了一套《幾何原本》。而後這位上海人官場浮沉,父親去世而回鄉丁憂、政見不合而告病請辭、遭受彈劾而被迫隱退,進進退退之間,雖有波折,但深得皇帝喜愛。

權力鬥爭之中能保全自身都靠着他謹小慎微、步步爲營的算計。這期間徐光啓也從未懈怠對外國優秀書籍的譯制。先後整理了數學、農業、天文、水利等方面的著作。

上海人的一些性格,從徐光啓可見一斑。他在鄉野之間的專注獨行,在官場浮沉中的精明算計,在面對外國文化的开放融合,都可以引出上海人的特性。

上海人多抱有“獨善其身”的心態。說好也好,不好也不好。上海人對旁的無關人員,沒有要求,不存在三人成虎衆口鑠金,不能形成個鄙視圈。上海人不管別人的闲事,界限分明。他們或是尊重或是根本不在乎他人的選擇,他們承認多元文化,接受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但同時,上海人也有另一層“獨”——我不管你,你自然也不能來管我。

文化研究上,上海學者固執己見,獨創獨立,他們走着不同的道路,接受不同學派的存在,接受各種爭論探討,改動的卻很少。行爲處世上,上海人講究公私界限。個人界限不可破,私事公事不可一概而論,一旦某些事情被劃進私人領域,也定不容他人置喙。

許多新進上海的人,就算是出於善意提點一句,也容易的得到上海人的沉默以對.便對這些平日裏冷漠的上海人,更加不喜歡了。

提及上海人,還有一條必不可少——精明。就像徐光啓精通數學一樣,上海人似乎也帶着計算光環,用余秋雨的話來說就是:對實際效益的精明估算。上海人的精明,在於計算和算計。

計算在於日常生活,對錢的敏感哪條线路最省錢,哪種方式买票最劃算,怎樣才能薅上羊毛,問上海人誰知道。一起喫飯,一定能AA到幾毛幾分,买什么東西如有可能退款,一定會奮力爭取,也不會佔人便宜,盡數退到位。

善於計算的上海人,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會花在自己的精致追求上,裝修高端的餐廳、設計雅致的下午茶,都是上海人的消費之所。算計呢,在於現實中的進退抉擇。上海人不激進,不存在先破後立。他們更在乎現實中的可行性,和思想上的接受度。

沒有一腔熱血拼搏賣命,也不會是陷入絕境的奮力一搏,上海人不會落入如此窘境,在此之前,他們事緩則圓,謹慎而細膩的化解現實的凌厲,用包容打磨,穩中求進,缺乏激情和衝動,溫吞又平滑。

其他人面對上海人這種精打細算,往往不知所以,在細節處的省,又在某些地方上的豪氣,讓人摸不清底細。行事上,精明之中帶着一絲怯弱,瞻前顧後,拖泥帶水,總要算計的清清楚楚,確保不會落入最差的境地,才會开始行動。

少有人提及的,上海人崇洋卻不媚外,國際性文化素養很高。經歷過風雨的上海人,見過大世面,上海人秉着开放的心態,迅速的接納新事物。在面臨歷史帶來的高要求,新一代上海人從根裏帶來了自己的國際性。

上海人是熱愛國際性文化的。他們對日本的保溫杯,德國的廚具、法國的葡萄酒都有着自己的迷信。老老少少,從低到高,都會說幾句英文,路上走着幾個外國人,也不會多看一眼,與別的城市不同,上海的外國人也不會有什么插隊進地鐵的特權。上海人見的多了,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在子女教育和文化追求上,也是趨向國際化的。上海是中國演出展覽最多的城市,也是觀衆素質非常高的城市。上海對文化、文藝的敬仰,是別的城市遠遠追不上的。也因此,上海人有自己的驕傲,不只是對國內的外地人,還是對海外的外地人,都一視同仁。

上海人的獨立是經歷滄桑變化的自我保護,他們的精明是與生俱來代代相傳的基因刻度,他們的國際性則是百余年前遺留下的歷史痕跡。他們格局精巧卻有失激情,他們大方豁達卻也各行其是。

“全國有點離不开上海人,又都討厭着上海人”,余秋雨說,“上海,應該是更自由、更強健、更熱烈、更宏偉”。一百多年前,它因爲一份恥辱條約走在了最前沿,一百年後的今天,更應該抓緊時代的風向,走向浩蕩的勃發。



標題:原創余秋雨:全國有點離不开上海人,又都討厭着上海人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40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