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今承”展現漢服之美

來源: 吉林日報 發表時間:2024-08-22 00:28:32 熱度:9

導讀: 日前,吉林市玄凇漢服文化中心組織漢服愛好者在吉林市北山公園上演傳統漢服巡遊、漢服才藝表演秀等活動,讓現場市民近距離感受華裳之美。楊興國攝 在歷史的長河中,漢服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承載了漢族的染、織、...

日前,吉林市玄凇漢服文化中心組織漢服愛好者在吉林市北山公園上演傳統漢服巡遊、漢服才藝表演秀等活動,讓現場市民近距離感受華裳之美。楊興國攝

在歷史的長河中,漢服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不僅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獨特的精神氣質,也將中國的禮儀、文化觀念沉澱其中,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傳承載體。

展开全文

战國袍 战國袍是漢服的傑出代表,起源於春秋战國時期,具有寬大袖口、修身剪裁和豐富的色彩搭配的特點。展現了當時人們對於美的追求,也承載了厚重的歷史與文化。

西漢單繞垂胡袖曲裾長襦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一款西漢時期窄袖曲裾袍,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漢制漢服,此款曲裾袍又稱爲“馬王曲”,是西漢早期女性服裝的典型代表。這個時期的服裝已經逐漸形成地位等級的差異和地域特色。

晉制襦裙(白衣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並且當時,時局動蕩南北遷徙,後期少數民族服飾融合。“褒衣博帶”的服裝成爲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飾。當時女子流行以上衫下裙爲主。這個時期的衣服更多的展現飄逸風度和流雲白雪的美感。

唐制褙子齊腰破裙 唐褙子是漢服形制款式之一,起源於隋朝。流行於唐朝時期。模特所展示的服裝爲初唐時期,婦女們所流行的穿着方式和妝容造型。在民間流行一種無領短袖的上衣,後被皇帝所發現,隨之推廣开來。

宋制褙子 褙子是宋朝時期,上至皇後貴妃命婦,下至平民待從奴婢及優伶樂人不分等級與尊卑的通用性服裝款式。它是最具時代特徵且流行度最高的常服,並與同期的命婦禮服和大袖衫形成鮮明對比。

宋制霞帔大袖衫 大袖是宋代命婦最常用的一種服裝,因兩袖寬博肥大而得名。這種大袖在江西德安宋墓和福建福州宋墓都有出土。和大袖配用的服飾還有霞帔。宋孝宗乾道七年規定,後妃穿着大袖,必須配用霞帔。這種霞帔制如披帛,以厚實的布帛爲之。

宋制襴衫(男右) 襴衫流行於宋朝,在膝蓋處有一道接縫,稱爲“橫襴”,襴衫的領子多用於圓領。宋朝時期,襴衫用於官員,學子,士大夫們的公服。並搭配東坡巾,腳上穿方舄。模特所展示的爲宋朝儒生的慣用穿衣打扮。

明制比甲長衫 比甲,起源於元朝,確流行於明末清初,是當時青年女子的流行服飾。其造型無袖直領對襟,內裏搭配窄袖長衫,或者大袖長衫,腰部會搭配宮絛用以修飾腰部曲线。是明朝末期,女性們春夏季節最爲喜愛的穿着。

明制蟒紋賜服 明朝時期,由皇帝賞賜的服飾,爲賜服。根據紋飾分爲四種:蟒服、飛魚服、鬥牛服以及麒麟服、模特所展示的是蟒紋賜服,是級別最高的賜服,是僅次於皇帝所穿龍袍的尊貴服飾。目前明制男裝的形制分爲曳撒和貼裏兩種。模特所穿的形制是貼裏。

明制直領長衫 明制漢服是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前者的主要結構特徵。並加以融合時代特點,更爲華貴大氣。明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由漢人統治的朝代,有大量的實物可供參考,體系較爲嚴謹。到目前爲止,明制漢服存有文物最多,從各個王陵到孔府舊藏,有豐富的實物可供考據。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石雷



標題:“古韻今承”展現漢服之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307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