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牛”的五個不解之問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16 08:56:16 熱度:26

導讀: 熱門博物館預約不到,找“黃牛”吧;偶像演唱會的門票买不到,找“黃牛”吧。網上不時有人求助——哪裏可以找到靠譜的“黃牛”?可以說,大家對“黃牛”的存在已習以爲常。但是,近日這條消息還是讓許多人感到震驚...

熱門博物館預約不到,找“黃牛”吧;偶像演唱會的門票买不到,找“黃牛”吧。網上不時有人求助——哪裏可以找到靠譜的“黃牛”?可以說,大家對“黃牛”的存在已習以爲常。但是,近日這條消息還是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媒體記者在國家博物館外隨機採訪了30位遊客後發現,28人都是通過找“黃牛”加價進去的。

其實,從國家到地方,對“黃牛”搶票、囤票、倒票等行爲,打擊從未停止。但在重重打擊之下,“黃牛”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天下苦“黃牛”久矣。關於“黃牛”,有這樣一些困惑已久的問題,筆者試着作了梳理。

博物館免費預約票遭“黃牛”倒賣 圖源:視覺中國

一、爲什么普通人买不到票,“黃牛”總能买得到?

到了暑假,很多家長想帶孩子去熱門博物館或者知名高校參觀,卻發現總是預約不到,但是出高價找“黃牛”,很快就能預約成功。爲什么官方渠道預約不到的門票,“黃牛”手上總有票?分析媒體報道,“黃牛”至少有以下兩種手段。

一是技術“外掛”。據報道,“黃牛”在搶票過程中,經常會使用自動搶票的軟件。他們提前購买了衆多個人身份信息,借助技術手段在放票前預先填好遊客信息和驗證碼,待到放票時間一到,成百上千的門票頃刻間就被鎖定。當真正有需求的遊客找到“黃牛”時,他們再退票後快速搶票,利用時間差成功變現。

爲了獲取更多的門票,有些“黃牛”开啓了“人海战術”,僱傭了人手在多個設備上同時搶票,甚至安排24小時不間斷地輪班作業。

二是利益串聯。在網絡倒賣“黃牛票”的信息裏,經常有人聲稱與票務代理、演出主辦方以及演出場所的內部工作人員有聯系,能拿到內部票或帶他們進去。此外,在實際操作中,部分活動的主辦方也可能會與“黃牛”合作,提前售出一部分門票,營銷“一票難求”假象的同時,也能迅速回籠資金。

比如名校的參觀預約,據一家研學團隊介紹,一些“黃牛”原先多是通過非法搶票軟件獲取預約資格,監管收緊之後,則又將帶客入校的任務分包給部分學生,並許以一定回報。甚至還有部分“黃牛”聲稱“跟學校XX聯系過的”。其中的復雜關系就不得而知了。

展开全文

圖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

二、實行實名制後,爲什么“黃牛”還能倒票?

爲應對“黃牛”倒賣門票的問題,近年來各地景區場館紛紛推出了實名制預約購票系統,希望從技術層面遏制“黃牛”。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黃牛”經常能繞過實名制。原因何在?

比如實名亦可鑽空子。上文提到,“黃牛”可以使用技術“外掛”來搶票。實際上,他們在放票後立馬搶票時使用的是提前購买來的實名信息。當有客戶真需要票時,“黃牛”就先退票再搶票,再搶票使用的是該客戶的信息。這樣一來,前後使用的都是實名,“黃牛”卻有可乘之機。

比如實“名”不實“人”。部分景區場館在預約登記時要求實名,成功後顯示入場二維碼,在入口閘機刷碼即可入內,給“黃牛”截圖轉售入場券提供了可乘之機。特別是團體票,一個二維碼下有時“掛靠”着十幾個預約人的姓名,入場時工作人員也僅僅清點人數,實際進來的是誰,他們並不過問,讓“黃牛”輕松出票。

比如“衝卡”入場。“黃牛的入場操作能有多逆天”的討論在網絡上一度爆火,有的演唱會,入場方式竟是“黃牛”拖住保安,讓購买方“衝卡”擠進會場。此外,還有水路遊進海灘音樂節、裝作工作演藝人員入場等等,不僅存在法律風險,還可能導致人身損害、財產損失。

圖源:社交平台截圖

三、爲什么購买了“黃牛票”很難維權?

有的人給“黃牛”付完錢以爲就有票了,卻發現聊天框裏只剩下一個被拉黑的紅色感嘆號,頓遭“雷擊”,腦袋裏跳出三個字——“被騙了”。

其實,有些網絡倒票的“黃牛”,手裏根本沒有票。但在與“黃牛”交易的過程中,很多時候缺乏第三方平台到貨轉账的約束。交易時,“黃牛”一般都披着“馬甲”,消費者在被騙後很可能會遭遇取證難、認定難、維權難,最終“票財兩空”。

而且,根據法律規定,單筆超過3000元,或者多次小額詐騙累計構成犯罪的才予以立案。但不是所有“黃牛票”都是天價票,有時候一張票加價幾十元或者小幾百元,單人的損失並不大,維權也比較麻煩。多數受騙者選擇認栽,而僥幸逃脫的“黃牛”愈加猖狂。

漫畫 圖源:新華社

四、取消預約的話,“黃牛”就會消失嗎?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有景區、博物館取消了預約制度,但一些熱門場館的預約制仍被保留。有網友認爲,“黃牛”來源於預約制,如果取消預約,“黃牛”就能消失了。

取消預約,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堵塞“黃牛”搶票的技術漏洞,但是,對於場館來說,出於文物保護和參觀體驗等客觀原因,每天入場的人數依然受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對“黃牛”而言,從僱人排隊到與內部人員聯系等隱蔽方式,他們依然能找到空間。可見,簡單取消預約,“黃牛”不一定就會消失。

對熱門場館而言,與簡單取消預約相比,更具可行性的是想方設法增加資源供給,努力滿足更多市民遊客的需求。

比如增加場次。難約的場館主要是假期裏的熱門場館,並不是所有場館都難約,也不是所有時間段都難約。這些“一票難求”的場館,是否可以通過增加人手、改善流程等方法,在寒暑假等特定時期增加夜間場,讓更多遊客有機會進入?比如“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時博物館”從2022年起改變开放時間,周一至周五是上午10時至午夜24時,周六、周日則全天24小時开放,受到市民遊客好評。

遊客正在參觀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時博物館 圖源:視覺中國

比如鼓勵數字參觀。线上博物館、陳列館等數字應用已經並不鮮見,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在網絡上觀看展覽。更多博物館可以嘗試线上“克隆”,將珍貴的展品數字化“存檔”,供遊客網上參觀。如果线下門票售罄,數字場館就是挺好的補充和替代。

五、爲什么“黃牛”屢禁不止?

擾亂了市場、侵害了消費者利益的“黃牛”,可謂“人人喊打”。但是,這么多年的規範和治理之下,“黃牛”在文旅等行業依然存在,儼然成爲了社會頑疾。針對“黃牛”的屢禁不止,筆者想問三個問題。

供需矛盾能緩解嗎?一般而言,越是熱門的資源,越是容易給“黃牛票”以市場空間。總有人想方設法通過其他途徑優先獲取到熱門資源,滿足自身需求。這樣的行爲,容易在社會上形成效仿心理。更多人會加入其中,通過非正常手段來消除資源獲取的不確定性,讓“黃牛”在市場中始終處於有利位置。

治理“黃牛”,需要從緩解熱門資源的供需矛盾上着手,本着盡可能爲遊客考慮的原則,創新工作手段、完善工作機制,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研判客流走勢、根據接待能力分時段動態放出余票,充分挖掘潛力,爲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利益鏈條能斬斷嗎?倒买倒賣的交易過程中,“黃牛”謀取了巨大利益。“黃牛”圈,曾流傳着日進十萬的傳言。在暴利誘惑之下,“黃牛”在被打擊之下仍不斷投身其中,產生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比如演唱會門票,“黃牛”一方面通過非法搶票軟件“光速”搶佔公开出售的票源,另一方面則通過部分內部人員和票務代理,獲取不可售票,層層獲取利益,等票到普通觀衆手上時,票價已經暴漲好幾倍。

治理“黃牛”,還必須徹底斬斷“黃牛”亂象背後的利益鏈條,讓“黃牛”無利可圖。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對“黃牛”亂象動真碰硬,嚴肅打擊違法行爲,讓作惡者無處可逃、付出代價,形成強大威懾力。

治理手段能更有力嗎?發達的互聯網社交平台和迭代升級的技術手段,使得“黃牛”的行動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根除“黃牛”,需要多方綜合治理,形成合力,持續提升治理效能。

近年來,屢見有些地方开展“黃牛”整治的專項行動,但是,專項行動之外,相關部門也需要在日常加強對“黃牛”的綜合治理。比如,是否可以針對不同情況適時選擇現場執法,在旅遊旺季對熱門場館提供技術支持,對社交平台上“黃牛”倒票的信息進行嚴查,對涉嫌違規的刷票账號一禁到底,等等。

“黃牛”亂象的出現並非瞬息之間,整頓亂象亦非一朝一夕的事。“黃牛”難以禁絕,除了利益驅使,也反映出優質社會資源在滿足公衆需求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缺口。面對“黃牛”,我們應該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鬥牛”,還應看到背後真實存在的現實矛盾,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



標題:關於“黃牛”的五個不解之問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21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