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的“小巴黎”,最近翻紅成旅遊景點了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04 00:56:05 熱度:21

導讀: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 |陳茁 封面|電影《世界》 原標題|“杭州小巴黎”往事:在中國,搭建一種法式生活 中國城市裏,到底藏着多少小埃菲爾鐵塔、小凱旋門、小盧浮宮...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 |陳茁

封面|電影《世界》

原標題|“杭州小巴黎”往事:在中國,搭建一種法式生活

中國城市裏,到底藏着多少小埃菲爾鐵塔、小凱旋門、小盧浮宮?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但無論這些山寨建築還原度如何,它們都在努力還原巴黎的感覺——哪怕只是想象中的巴黎。

沒錯,巴黎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流淌在古老的塞納河上,回蕩在巴黎聖母院的鐘聲裏,濃縮於早已逝去的黃金時代,也在遙遠的杭州,遙遠的千禧年,以一種怪誕的方式復現。

2017年,法國攝影師弗朗索瓦·普羅斯特(François Prost)第一次來到杭州天都城。長途飛行後的疲憊夾雜着時差反應,讓他在面對眼前108米高的縮小版“埃菲爾鐵塔”時,突然感到一陣眩暈——這究竟是巴黎還是中國?

接下來的一周,他漫步在“杭州小巴黎”,拍攝了上百張照片:除了以1∶3比例建造的“小埃菲爾鐵塔”,還有復制版的“战神廣場”和“香榭麗舍大道”,大道兩旁遍布成片的奧斯曼風格住宅群,盡頭處是集阿波羅战車群雕、法式宮廷花園和露天劇場於一身的“凡爾賽宮”——天都公園。

回到法國後,弗朗索瓦又花了兩個月時間在巴黎街頭尋找相似的拍攝角度,最終制作成一本題爲《巴黎,中國》(Paris, China)的攝影集。

展开全文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兩種巴黎無限接近。

當我們留意到《巴黎,中國》的時候,距離弗朗索瓦來天都城已經過去7年,離廣廈集團啓動“造城運動”已經23年。我在杭州長大,但在此之前,卻從未聽說過“杭州小巴黎”的存在,它的名聲似乎在遠方——盡管這個風格高仿巴黎的小區,就位於杭州市區邊緣,距離西湖僅有20多公裏。

“我離开中國時就很好奇,10年、20年後的天都城會是什么樣子。”在弗朗索瓦看來,中國城市的一切都在經歷快速的拆除、建造、更新和再重建。未來,天都城周圍肯定會出現新的建築,甚至可能就在原地翻修,“我很想知道‘埃菲爾鐵塔’會被什么取代”。

01

“杭州小巴黎”

復制“巴黎的感覺”?

百科詞條裏的描述,如此錨定天都城的定位:東依杭州、北接上海,介於杭州主城與臨平副城之間,距市中心僅18公裏。

社交平台上,“杭州小巴黎”早已聲名在外。(圖/小紅書)

2022年以後,搭乘新开通的地鐵3號线一路坐到黃鶴山站,出地鐵便能看見地標“小埃菲爾鐵塔”。不湊巧的是,鐵塔所在的廣場和天都公園,因建設需要已經全面封閉數月。

根據規劃,以鐵塔爲中心的圓形地塊將被改造爲“天都裏”开放式商業街區。項目在今年6月正式動工,預計持續到2027年。在這段時間裏,遊客和居民只好隔着工地圍擋,遠眺“巴黎”的神韻。

在鐵塔下,幾位遊客正在拍照。一位50歲出頭的大伯特意坐了一個多小時地鐵前來打卡,到現場才發現讓他“種草”的短視頻,拍攝於兩年前。

生活在上海的巴拿馬人裏卡多,是遊客中特殊的一位。這個外國小夥雖然曾經見過正版埃菲爾鐵塔,但依舊對傳說中的“東方巴黎”充滿熱情。

幫裏卡多和鐵塔合影時,我努力尋找角度,避开煞風景的綠色施工圍擋和正在工作的挖掘機。照片拍定,大家圍攏上來,給出一致好評——“很有巴黎的感覺”。

埃菲爾鐵塔與工地的組合,多少有些怪異。(圖/陳茁)

沒錯,巴黎是一種感覺。一種由無數文藝作品、遙遠想象和刻板偏見共同塑造的感覺。這種感覺流淌在古老的塞納河上,回蕩在巴黎聖母院的鐘聲裏,濃縮於早已逝去的黃金時代,也在遙遠的杭州,遙遠的千禧年,以一種怪誕的方式復現。

天都城的开發商將法國不同區域的建築景觀打包移植到杭州城郊。這是一項或許只有中國設計師才能完成的艱難任務,因爲巴黎設計師身處巴黎,也許並不懂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巴黎的感覺”。

建築物中聳立的埃菲爾鐵塔。(圖/pexels)

在巴黎建築營造的浪漫濾鏡下,天都城一度成爲杭州熱門婚紗拍攝地,用流行語描述這種心態,大概就是“不是巴黎去不起,而是天都城更具性價比”。

如果能花更少的錢在更近的地方拍到差不多的照片,又爲什么要飛到9000多公裏以外的巴黎呢?對弗朗索瓦而言,相比7年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如今的社交媒體讀圖時代,變得更加引人深思。

2016年,浙江天都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欣面對媒體時的設想,可以看作對這個問題的一種解答:天都城希望打造一個悠闲舒適的法式小鎮,杭州人會發現飛到歐洲喂鴿子,跟开半小時車到天都城的廣場上喂鴿子一樣放松,一樣有氛圍感。

高度的相似性反而給熟悉巴黎的弗朗索瓦帶來深深的不安,他將其形容爲一種“迷人的詭異”,混淆了現實世界和虛擬空間的邊界:“迪士尼樂園和拉斯維加斯也有埃菲爾鐵塔復制品,但復制一整個巴黎完全是另一回事。”

遊客只要走出迪士尼樂園的大門,所有建築和設施營造的不現實感很快隨之消散。但在天都城,一擡頭就能看見鐵塔,“巴黎的感覺”洋溢在每一個街角。

02

山寨的鐵塔,真實的生活

直到弗朗索瓦漸漸察覺這座模擬城市的“破綻”,他的“天都城綜合徵”才开始好轉。

起初是一些帶有明顯亞洲面部特徵的雕像,身材比例也略顯奇怪;再後來,他發現“小埃菲爾鐵塔”每周末晚上亮燈,但顏色搭配和巴黎鐵塔的燈光秀看起來截然不同。

這種混搭風從鳥瞰圖中也能看出端倪,盡管天都城和巴黎的標志性景觀高度相似,但周圍居民區的規劃理念大相徑庭。

“巴黎城”裏,中式生活。(圖/陳茁)

在批評者眼中,這些細節處的破綻造成了令人尷尬的失敗,弗朗索瓦則更愿意將其稱爲天都城“人性化的一面”。

在大衆的觀念裏,原創與真實性不能完全畫上等號,仿制和復制之間存在模糊不清的界限。“城市復制運動”不僅僅是山寨行爲,人們選擇挪用哪些景觀、忽視哪些細節,可以被視爲一種創造性的表達,既反映了我們如何看待他者,也透露出我們如何理解自身。

正如韓炳哲在《山寨:中國式解構》一書中所說:“山寨產品並非意在欺騙。它們的引人之處恰恰在於,它們特別提示了自己並非原作,而只是在與原作遊戲。藏於山寨中的贗品以遊戲的形式產生了解構的能量。”

中國的“城市復制運動”曾被批判爲媚俗、缺乏想象力、陳詞濫調。但在《誰把埃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Original Copies: Architectural Mimicry in Contemporary China)一書中,美國記者碧安卡·博斯克(Bianca Bosker)寫道:仿制西方建築的住宅小區,滿足了新近富裕一代對“第一世界”中產階層生活的渴望與想象。它們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地方,更反映了居住者和建造者的成就、夢想和焦慮。

杭州鐵塔和巴黎鐵塔的對照。(圖/弗朗索瓦•普羅斯特)

也正是這些真實生活着的人,打破了弗朗索瓦對天都城“鬼城”的印象。來中國之前,他看了法國導演羅曼·加夫拉斯(Romain Gavras)執導的電子音樂Gosh的MV。影片拍攝於2016年的天都城,講述了火星隨時間推移被地球殖民化的科幻故事。

當時,野心勃勃的天都城造城計劃使得廣廈集團陷入資金危機,7000畝規劃用地15年間开發體量不到一半。在MV中,天都城的街道空無一人,近乎荒蕪,放眼望去矗立着一棟棟未完工的住宅樓,整齊而破敗。

不過,當弗朗索瓦看到人們騎着電動車穿梭在文藝復興時代的“復制品”間,腦海中死氣沉沉的“鬼城”又復活了。

騎着電動車經過,是巴黎還是杭州?(圖/pexels)

路邊擺攤的小販、廣場上玩鬧的小孩、夜晚在鐵塔前跳着廣場舞的人們,天都城的居民像任何一個地方的中國人一樣生活。店裏賣的是米飯、湯面而不是法棍、紅酒,這讓弗朗索瓦感到一種久違的真實,“從法國巴黎到中國杭州,人們住在同一種建築風格的‘外殼’裏,但仍保有各自的生活方式”。

03

中國的巴黎,世界的巴黎

“復刻”世界建築,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裏,並不鮮見。

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中,男主角成太生是北京世界公園的保安隊隊長。有一次,他領着從老家來北京的朋友去參觀,路過復制版鐵塔時,他略帶得意地介紹:“法國的埃菲爾鐵塔,聽說過嗎?”

北京世界公園的“埃菲爾鐵塔”高32米,只能算山寨鐵塔中的“小老弟”。上世紀90年代,一批主打微縮世界景觀的主題樂園集中出現,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深圳世界之窗。其中108米的鐵塔,和天都城稱得上同款。

有杭州的巴黎,也有北京的巴黎。(圖/電影《世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多數人還沒有機會邁出國門的年代,這類景區滿足了人們一睹廣大天地的美好愿望,但都好景不長,很快便隨着出境遊的普及而式微。

嗅覺靈敏的地產开發商迅速轉型,开始將微縮景觀作爲房地產配套項目。

浪漫奢華的法式風情自然備受青睞,天都城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在模仿法國這件事上,天都城並不孤獨。

比如2012年建成的北京財富公館,同樣以法式生活爲賣點,別墅區裏無處不在的小天使雕塑像奢侈品標志一樣,明晃晃地傳遞着高貴典雅的格調。1200—1700平方米的法式獨棟分爲“凡爾賽”“盧浮宮”“梅爾森”“愛麗舍”“拉菲特”“阿爾薩斯”六種戶型風格。相信很少有人理解這些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就像全國有近百個“香榭麗舍”樓盤,有的只是修了座圓拱門而已。

除了巴黎,我們還有比薩斜塔。(圖/電影《世界》)

地產商繼續負責銷售異國情調的幻夢,而務實的國人更關心實用。

張女士在天都城一家地產中介公司工作。2009年,她以大約5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在天都城購入一套剛需房。她向我推薦了一套售價150萬元的兩室兩廳,介紹裏寫着:天都城鐵塔景觀房,精裝修。

我很好奇:來這兒买房的人真的在意鐵塔景觀嗎?她向我解釋背後的潛台詞:離鐵塔近,也就是離地鐵近。

這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美國記者羅斯克蘭斯·鮑德溫(Rosecrans Baldwin)在《巴黎綜合症》(Paris Syndrome)中得出的結論:他去往美國20多個名爲“巴黎”的小鎮,希望探尋法式風情在這些地方長盛不衰的原因,結果卻發現當地人對生活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並不在意。巴黎、馬賽或裏昂,倫敦、羅馬或柏林,對他們來說相差無幾。

終於,中國人對於山寨巴黎,开始“避雷”了。(圖/電影《世界》)

中國人對巴黎的濾鏡破碎了嗎?或許是的,互聯網碾平了一切,曾經大興土木修建世界大觀的時代早已過去。如今,巴黎不再像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和100年前的前輩相比,當代年輕人的精神故鄉已連夜搬遷到冰島。

看着不遠處的“小埃菲爾鐵塔”,一時間也分不清,我們究竟是離世界更近了,還是更遠了。鋼筋鐵塔就像天都城裏一塊沉默的背景板,曾有人追捧它,也曾有人諷刺它。慢慢地,當越來越多國人親身去到巴黎,它也漸漸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裏。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2024 Vista看天下

V

貴 州 漂 流,刺 激 得 像 “渡 劫”

大涼山15歲 女 孩,在巴黎“ 哪吒鬧海”

“惡 臭 生 意” 盯 上 普 通 人



標題:杭州建的“小巴黎”,最近翻紅成旅遊景點了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00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