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二:一個追尋東坡的女孩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03 08:58:37 熱度:27

導讀: 一個追尋東坡的女孩 文/丁波 (一) 7月15日,陰雨。睡到自然醒,准備就緒,出發。今天預計由無錫經安徽到達河南郟縣。 路程長,除下服務區都在趕路,不時有雨,雨中高速行駛也挺考驗司機,行路難。但車上...

一個追尋東坡的女孩

文/丁波

(一)

7月15日,陰雨。睡到自然醒,准備就緒,出發。今天預計由無錫經安徽到達河南郟縣。

路程長,除下服務區都在趕路,不時有雨,雨中高速行駛也挺考驗司機,行路難。但車上就是一個移動的家,有喫有喝有人聊天,兼有對遠方的期待和向往,倒也自在。出發是一種美好的狀態。

原計劃到達郟縣,怕太晚,臨時寄宿神垕古鎮,據說這裏是鈞瓷發源地。晚飯首嘗河南餄餎面,10元一大碗,鮮、辣、鹹,根本喫不了也有點適應不了,從一碗面可以感受到河南的民風。晚飯後到店鋪關閉的古鎮走走,遊人寥寥。

展开全文

(二)

7月16日,陰雨。老孫起早去逛街市,我在房間看了一會楊顯惠的《甘南紀事》。喫完早飯前往郟縣。爲何心心念念去郟縣?因爲,那裏有個三蘇園,安葬着蘇軾、蘇轍的遺骨以及其父蘇洵的衣冠冢。蘇軾逝於常州,但他曾以書囑其弟蘇轍:“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爲我銘。”蘇軾後即墓葬在河南郟縣。作爲“東坡粉”的我們,沿着東坡走過的足跡去遊歷一番,是我們的一個愿望,在郟縣停留,去追尋東坡理所當然。

由神垕到郟縣不遠,可不知爲何,導航把我們引向了一條少有車輛的山路,越行越深,山路崎嶇顛簸起來,加之雨後,道路泥濘,一度讓人懷疑這條道路是否是通向三蘇園的。還遇到三輛運煤車,慢慢悠悠开在山道上,超越也難。到達三蘇園門口時,車子已是風塵僕僕。我开玩笑說:“必要經歷一番坎坷,才能與東坡相見,才能更好地體會東坡坎坷的人生吧。”

三蘇園很大,走進去感覺开闊,景區主要由三蘇紀念館、三蘇墳、廣慶寺、三蘇祠、東坡碑林、東坡湖等景觀組成。雖是4A景區,遊人不衆,這也正常。通過一條長長的道路,欣賞着兩邊用卡通形式繪制的蘇軾在各地研發的美食,我們就走進了三蘇紀念館。

才瀏覽,就聽到輕輕的說話聲,以爲是播放的錄像,走過去,才看見一個姑娘對着講稿在說話。實習的導遊?一問才知是福建師範大學的一位在讀研究生,趁着暑假來到這裏,住在附近的蘇墳村的村民家,有空就到三蘇園參觀學習,此時她借閱館內的文字資料,對着館藏圖片在復習着蘇軾的一生呢。不用說,這是一個十足的“東坡粉”了!果然,她沿着東坡的足跡,走過了眉山、惠州、杭州、黃州、徐州、宜興、常州、……現在,她來到了東坡的最後歸宿地。

相同的愛好讓我們聊起來,聊她的老師孫紹振、聊葉嘉瑩、黃曉丹,更多地聊蘇軾,得知我們是中學老師,也聊學校教育,聊她實習時的經歷。她一邊和我們聊着,一邊主動擔任起向導,領着我們來到了三蘇墳。

整個三蘇園是靜謐的,三蘇墳更是幽靜。跨過一間幽暗高挺的堂屋,遠遠地就看見三座覆蓋了青草的墳冢,中間是蘇洵的衣冠冢,左側是蘇轍的,右側是蘇軾的,它們橫开並列,掩映在柏樹叢中。除了我們三個,再無他人,雨後的墓園,芳草更碧綠,樹叢間時不時漏下一兩句鳥鳴。墳墓前有鮮花香燭,是三蘇不被人遺忘的證據。

身旁的這位00年出生的姑娘,住在村子裏已經十幾天了,她說許是爲蘇家看墳的村子,骨子裏有一種風範和素養,她住在村子裏,村民待她都非常好,熱心地照顧她,她也幫着做點事,她可以自由出入這裏。其實,她好多個晚上獨自來墓園,爲獲得“蘇墳夜語”的體驗。姑娘跟我們解釋,所謂“蘇墳夜語”,是晚上風吹墓園林間,會發出簌簌之語,那就是東坡在跟來者傾談。因爲下雨,她都沒有聽聞到,決定繼續等待。“你一個姑娘,晚上一個人來這裏,不害怕?”我有點擔心。“不怕的。我是唯心的。”她淡淡一笑。

從墓園出來,姑娘領着我們去看碑林,其間,山下做飯的叔叔兩次電話催她喫飯,我們也勸她趕緊喫飯去,就在仰蘇堂前我們作別。望着她離去的背影,我感慨,竟然還有這樣深深愛着蘇軾的女孩。聽說她的網名叫“仰蘇逸客”,有關於東坡的論文發表,八月要在山東某地交流,我希望她能堅持熱愛,在古典文學領域深耕,實現自己的愿望。

離开郟縣好多天後,我還托老孫詢問姑娘的境況,聽說她昨天才離开那裏,整整住了二十多天。不知她最終聽到了“蘇墳夜語”沒,我倒是記得她手機殼子上的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希望這個幹幹淨淨的小姑娘不論遇到怎樣的人生境遇,都能受到東坡的感染,开拓出別樣的人生境界吧。

孫 家 小 窩

用文字煮一壺清茶

等你,在小窩



標題:甘南行二:一個追尋東坡的女孩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996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