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2000公裏,美國加州見聞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6-03 00:56:41 熱度:22

導讀: 由於合夥人無法跟我同行,所以我臨時起意決定加入兩位王律師,和他們一起自駕加州後飛往亞特蘭大,參加2024年的INTA(International Trademark Association)年會。以...

由於合夥人無法跟我同行,所以我臨時起意決定加入兩位王律師,和他們一起自駕加州後飛往亞特蘭大,參加2024年的INTA(International Trademark Association)年會。以下這篇文是在自駕6天期間的個人觀感和體驗,這篇文在寫的過程中,會逐漸從寫景到寫人,最後會結合這些見聞寫一點我對於這個國家的一點思考。

旅程概況:

時間:2024年5月10日——5月16日

我們在舊金山國際機場SFO租了一輛7座的克萊斯勒PACIFICA之後,开始了這一旅程。

(這輛車在整個旅程中表現穩定突出,因此被兩位中年男人加以大力贊賞,雖然出了兩次事故,但頗有故事性,我會在後面再詳細說明)。

由於王總已經做過攻略,在出發之前,我們最大的期望是基本延着加州西海岸延伸的一號公路,以及優勝美地(Yosemite)國家公園。但旅途總有意外,一號公路在蒙特雷(Montery)往南路段發生了塌方,導致我們無法往聖巴巴拉的方向繼續前行,另外在第五天時,我們又臨時起意前往棕櫚泉(Palm Spring,瑪麗蓮·夢露的故鄉),然後轉回洛杉磯。

所以整個旅程最後變成:舊金山國際機場SFO-金門大橋-硅谷(含斯坦福大學)-1號公路-蒙特雷-優勝美地-棕櫚泉-洛杉磯。

展开全文

整個路程很像一個“N”字型的結構,從我標注的google地圖上看,整個駕程達到了完美的888英裏,實際上加上我們購物,住酒店,來回兩次去往金門大橋,來回兩次去往優美勝地,以及由於走錯路造成的路线耽擱,實際跑的路程換算成公裏數(1英裏=1.6公裏),應該在1800-2000公裏之間。

當然,由於本人在三人群裏一直享有體力好和持久耐用的盛譽,所以承擔了約三分之二的駕駛旅程。剩下的旅程,由在男同胞中體力排名第二的王總進行了分攤。女同胞王主任的主要職責是在我們到達之後,給我們做肉喫(是的,沒錯,真的喫肉),以恢復馬力,再次上路。這樣的安排可謂無衣無縫,唐僧見了都直呼內行。

一、整體觀感:平而大

根據中學課本的數據,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平原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12%,即112萬平方公裏領土。而美國平面總面積有482萬平方公裏,是中國的4倍多,一半的國土都是平原。這個數據不管是絕對量還是和中國的對比都是炸裂般的存在。

先來說說平,所以當置身一號公路和西部的公路上時,第一個觀感就是美帝這片土地,真TMD的好平呀,而且是一馬平川的那種平。眼中所及,有時是連綿的草地,有時是大片望不到邊際的麥田,有時則是連在一起的一片內陸湖。優點就是开車過程視野極其开闊,但也有缺點,就是开久了,有時容易犯困。

當置身於高速公路時,由於美國高速公路雙向各五條线道的最左邊,有一條時常空置的线路,鮮有車輛進出,被稱作CAR POOL LANE(就是下圖標有菱形標示的這條車道,只允許車內乘坐兩人以上的車輛行駛,目的是爲了減少堵車),且左側還有一條類似於中國應急車道的車道(實際應該是故意空出來的,下圖黃线左側部分),所以开車體驗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驅使人想开快車,一不小心就开到80 mph(mile-per-hour)以上(對應中國128公裏/小時),甚至有幾次,我們都开到了85 mph以上。

由於地勢平緩,從一號公路开車到達蒙特雷(Montery)時,在公路邊就基本上可以看到整個城市大部分的面貌了(以下這張圖是從google上找的,因爲當我們第二天想回去拍時,剛好遇到霧天已經拍不到了,所以我借用了一張google找到的圖片)。

再來說說大:對於大部分中國人而言,我們從好萊塢的電影,美劇中看到的美國,總有一種高樓林立的感覺,但實際上,美國往往被很多去過的人戲稱爲“大農村”。雖然對於這個說法我們已經有一定的預期,但直到最後一天我們驅車約2000公裏後來到洛杉磯,終於看到了現代化的建築群的時候,還是不得不再次發出一聲長嘆:美帝真他娘的是個大農村呀!

因爲一路走來,我們眼中看到的風景,大部分是這樣:

這樣:

這樣:

這樣:

這樣:

所以當驅車到達洛杉磯時,竟然產生了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違和感。

當然,美國的大,在我們有限的旅程中,不僅體現爲“大農村”的大,還體現在人身上的大,比如,中國大部分的胖子,到了美國,大部分都只能夠得上中等身材這樣的稱號,而中國人的平均身材,相比較而言,可以說是妥妥的“瘦子”。

因爲目中所及的胖,是真的很胖,比如,在飛機上看到的一些空姐,橫着走過去,整條過道是真的滿滿當當,避無可避。如果萬一有乘客過來,互相側一下身,也只能是象徵意義多過實際意義,是不可能真的擠過去的!

(洛杉磯機場裏中等以上胖子)

整體上,中國人只要到了美國,身材焦慮這碼事,馬上就可以得到治愈了。

二、旅途中的目標景觀

我們此行本來的目的地,從景觀上來說主要是以下三個。

1、一號公路:一號公路一側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另一側是陡峭高聳的懸崖山脈,巖石激起片片白色浪花,是1號公路最爲經典的景觀。

沿途的景觀實在太多了,建議讀者可以自行google(不建議Baidu),我在這裏不插入過多的照片。

2、位於舊金山以東約 260 公裏處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標志性地質風景:近 2700 米高的標志性山峰——半圓頂峰(Half Dome),地球上最大的單一花崗巖巖石——酋長巨石(El Capitan) 。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景觀被收錄入蘋果筆記本和手機壁紙:

蘋果筆記本電腦上的優勝美地壁紙:半圓頂峰(Half Dome)

我拍到的半圓頂峰(Half Dome) ,大約到晚上八點左右

我拍到的半圓頂峰(Half Dome) ,大約到晚上八點半左右,出現了霞光

這幾個景觀都太過出名,對於我個人來講,反而沒有太多驚豔的感覺(雖然真的是風景優美)。對於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我個人更喜歡的是位於上遊的Mirror lake(鏡面湖),它是一個季節性的小湖泊,風景並不十分驚豔,但勝在人煙比較罕至,非常靜謐。我個人在一大片蚊子的圍攻之下,竟然足足在這個湖邊逗留了一兩個小時,可以說是流連忘返。

另外就是在酋長巨石(El Capitan)下面的河流,跟着王總一起喫着小餅,看着淙淙的流水,腦裏不禁浮想起孔子的那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棕櫚泉(PALM SPRINGS): 這個景點最初並不在我們的計劃內,只不過由於Steve林總的推薦,我們從優勝美地臨時駕車六個小時後才來到這裏。

Palm Springs最出名的景觀是Palm Springs Aerial Tramway,該纜車始建於1963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中旋轉式纜車。在纜車內,不用挪地方,就可以透過旋轉有軌纜車的風景窗全方位地欣賞沙漠奇幻的景色。整個乘坐過程大約是不到20分鐘,甚至有一點驚險刺激感,尤其是在某些地方產生一些搖晃的感覺的時候。到了高點的時候,看到陡峭的山峰一一遠離你腳下,有一種電影大片中用搖鏡頭拍攝的即視感。

棕櫚泉的另外一個景點是好萊塢“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巨型雕塑,我們到了這裏,作爲一個凡夫俗子,當然免不了拍一些遊客照:

關於這個雕像我們也查到一些資料:

這座名爲《永久的夢露》的雕塑,高7.9米,由不鏽鋼和鋁制成,重約15噸,出自美國藝術家蘇厄德·約翰遜(Seward Johnson)之手。《永久的夢露》創作靈感來源於1955年瑪麗蓮·夢露主演電影《七年之癢》中,裙子被風掀起瞬間的經典畫面。但這件雕塑作品,並不是首次在棕櫚泉展出。2011年7月,《永久的夢露》巨型雕像在芝加哥展出。2012年,它正式從芝加哥搬家到夢露的故鄉棕櫚泉,搬家的過程也是大費周章——費錢+費時間。據悉,這座雕像從芝加哥運到棕櫚泉時間長達一周之久,遷移的費用更是高達4萬美元!但是,2012年在棕櫚泉展出時,遭到了公衆的各種diss,導致在2014年,這件作品最終不得不被移走。最終,這座雕像由PS Resorts酒店集團花費100萬美元購置,並被安置在市藝術博物館附近的博物館路(Museum Way)上。棕櫚泉市的政客們將《永久的夢露》視爲一項十分有趣的懷舊旅遊景點,所以投票批准它可以在這個位置上放置至少三年(即到2024年初)。總之,至少到2024年5月爲止,我們還能看到這個雕像,當然,關於這個雕像未來的命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有意思的是,即便在這樣著名的景點,旅客也並不算很多,稀稀疏疏,時多時少。

男性旅客,比如像我這樣的俗人,大部分都會想到類似的pose,互相調侃,甚至互相模仿,互相給對方做技術指導,也都其樂融融,大家一笑了之。

三、旅途中的意外:難忘的景點

對於我個人來講,旅途中最大的快樂,肯定不是按部就班地參觀各種著名景觀,拍拍遊客照,而是途中的各種意外,以及超出旅程計劃外看到的景點,才構成旅程當中最美的風景。

第一個小意外:去金門大橋看到的一大片滾動的雲

這是我們駕車去金門大橋上看到的奇觀,連成一片的雲朵快速地越過山峰後向下滾動卷動,迎面撲來,在陽光照耀下,形成極爲壯觀的場景。

關於這種景觀我沒有仔細去查看形成的成因,一種可能的猜測是從太平洋吹過來的風和霧氣經過山峰後,遇到冷空氣後快速下墜形成。

第二個小意外:San Bruno的一片湖景

這片湖景位於路邊,當我們看到一大片黃色的草地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停到路邊。

然而是,路邊的沙礫地,可能是打滑的原因,導致我們的車根本停不下來,我雖然保持冷靜採用點剎,但最後還是撞到路邊的草地上,還好是個斜坡,有驚無險。

這片黃色的草地連着一大片湖,湖水雖然不算清澈,但在藍天的倒映下,顯得極爲湛藍:

第三個小意外:去往優勝美地的公路風景

同樣地,這條公路的特點就是荒無人煙,方圓幾公裏才有一戶人家。遼闊的公路,高照的陽光,沒有什么風但通透的空氣,偶爾飛過的大雁(也不知道是不是大雁),讓人產生了一種舍命奔跑,舍命裝逼的欲望(此處感謝攝影員王律師)。

四、旅途中的意外:難忘的人與事

這一章節,大約是我這篇文中,最想表達的部分。

第一個人:金門大橋的小姑娘

到了舊金山,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除了我國趙州橋外,世界上真正著名的那座橋—金門大橋

我們第一次去金門大橋是在5月11號的晚上(舊金山通常要到晚上八點後才日落),但車離金門大橋越近,霧卻越來越大。到最後變成只有二三十米遠的可見度,濃得化不开的那種。我們的導航地址設在了海角堡(Fort Point View Point),車要蜿蜒往上开。

經過隧道後,我們三個人的手機也變成了磚頭,因爲無論是全球漫遊,還是我臨時加开的天際通,都已經連接不上信號。

溫度變得越低,等我們到達山上時,風夾着霧吹過來,凍得直發抖,說好的金門大橋也藏在了濃霧中,不見了蹤影。

這時,我倆走到旁邊的車邊向兩位女孩問路,其中一個華人模樣的女孩走出來,非常認真地給我們指路。

等我們回到車上關上車門避風時,這個女孩又跑了過來,她問我們是不是想拍金門大橋的景色,並告訴我們,像這樣的天氣是拍不到景色的,但她前兩些天剛好拍了一些大橋的照片,可以通過郵件發給我們。

從對話中我們得知,女孩是一個出生後被美國人領養的中國女孩(不會講中文),她的善良和真誠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這組照片是我倆拍攝的金門大橋對照圖:

第二天四點多,天剛蒙蒙亮,我倆又醒了,想着昨天未觀測的大橋景象,又开車前往,結果還是一樣的路程,一樣的受凍,一樣的大霧就在我的面前。

金門大橋的真實景觀,變成了這次旅途的一個小遺憾。

但也正是有缺憾,也爲下次可能的造訪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第二個人:熱心的墨西哥大姐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在從優勝美地去往棕櫚泉的路上,我們經過了一條叫做E Palmdale Ave的公路,在路邊,有一段類似小沙漠的風景,爲了取景我決定往裏面开一小段再停下來看看。

沒想到开不到50米,車輪就开始打滑,當我意識到危險,想轉彎回來的時候,車輪已經陷進來了。

見到這情況。勤勞的王總开始下車拼命刨沙,想把車輪周邊的沙子刨出來後墊上木板开出來,但折騰幾次沒成功,反而讓車底盤也被沙子頂到了: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我下車开始撥打911,告訴了大概方位地址後,對方要求自備250刀,這是拖車所要的價格。

我一邊尋求其它幫助,先是路邊的一位小青年,看起來是個墨西哥人,但他說他不會英語,但通過手機翻譯後,表示可以試試,他駕着皮卡車往後倒的時候,自己的車輪也开始打滑。他拼命往前开,終於开出來後,說了一聲sorry,尷尬地表示無能爲力,就开走了(我懷疑他很可能是非法移民,怕後面警察過來所以急切離开)。

我正在路邊急切地等待拖車的時候,一輛卡車开過去後,忽然停下來,往後倒,一位墨西哥人模樣的大姐從車裏探出頭來,聽明情況後,她讓我爬到她皮卡車的車尾上,自己尋找工具。

找來找去找到了一條廢棄的安全帶,我表示這條帶子並不適合做繩索時,墨西哥大姐表示一定要試試看才知道,她迅速地拿過我手裏的安全帶,並鑽到了車底下,开始擺弄起來,我一下都看呆了。

趕緊表示這種活,還是要我自己幹。果然綁上去後,安全帶很快就打滑了。

這時一個黑人拖車員來了,一頓輸出後,表示要付款349美刀才能拖車。

大姐趕緊示意我別答應,因爲她覺得這個價格實在太貴,自己可以去家裏拿繩索過來。

於是她車开到路口,停下來和黑人老哥商量。我原以爲黑人老哥覺得搶了他生意兩人在吵架,沒想到結果卻是大姐說服了黑人老哥借到了拖鏈。

最終的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大姐通過借到的鐵鏈和自家的四驅卡車把我們的車從沙地裏拖了出來。

從聊天中我們得到,大姐一家從洛杉磯搬到了附近的小鎮,養育了五個孩子(四個女孩和一個男孩),而且非常喜歡中國菜,她向我們展示了她做的炒面(chow mein)的照片,很是驕傲。

王律師送了一條絲巾給大姐把大姐樂的,那種本來已經預期要付幾百美刀卻發現最後for free的佔到便宜的滿足感,以及感受到人間溫情的幸福感,讓大家快樂地擁抱到了一起。

這次經歷也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美國鄉村人民(以我有限的旅途經歷,只能包括到鄉村或者離开downtown的其它地域)的純樸與熱心。

他們的動手能力是真的強。

他們的熱心也是真的熱心。

幾天後,我寫了郵件感謝了她的熱心,並且邀請她來中國遊玩,以下是她的回復:

一個把god掛在嘴邊的人,一個善良的好人。

第三個人:房東一家

爲了真正體驗優勝美地的美景,我們在airbnb上預訂後,住進了奧克赫斯特(英語:Oakhurst)一戶農家的公寓裏。

這戶農家有三口人,主人Carl和女主人Sherry,以及他們的兒子Alexis,一家人看起來都非常純樸。

他們的家屬於一個非常典型的農戶,房子的前方是一個類似五金行的車庫。

我們住在他們房子的地下一層,這個房子是由木頭做成的,房子裏有一股濃濃的木頭的味道:

剛开始住進去有點不習慣這個味道,但晚上睡上去躺到差不多只有一米的牀上時,竟沉沉睡去,兩個晚上連翻身都不需要,早上五點多就自然醒了過來。

作爲一個南方的潮汕人,我這次除了隨身攜帶紅茶外,連一套小茶具也帶了過來。

於是,在清晨六點多溫馨的太陽下,我开始泡茶,並且邀請他們過來喝茶。

和Carl和他的兒子Alexis聊天中,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清晨。

後來,在airbnb的平台上,Carl對我們的功夫茶進行了熱情的點評:

我在記錄這一部分的時候,感覺心頭有一點溫暖的感覺,因爲所有的風景,離开了人,也無非就是當初 “哇操”一聲的驚嘆,而由於與人發生了關系,一切變得不再一樣,這是整個旅途中最讓人覺得有意思的部分。

最後,來寫一點由旅程中景與人互動之後產生的更深一點的思考:

五、旅途中的思考:美國社會的規則化運作

在美國,感受最深的,除了人文,更多的是整個社會的規則化運作。我在這裏舉一些簡單的例子:

1、 我們在租車的過程中,無論是取車還是還車,都沒有專人負責,取車時,服務人員告訴我們到車庫,按照車牌去取車就可以了,車窗是打开的,車鑰匙已經放在車裏了。當然,最後還車時,也是類似的流程,直接把車开到車庫裏就可以了;

2、 我們在开車的過程中,只要是變道,提前打一下轉向燈,基本上後面的車都會讓一下,讓你插進去。在开車的過程中,也很少聽到有人亂按喇叭,催促別人的情況發生;

3、 在優勝美地這樣的國家公園,停車位本身也是很緊張的,但沒有見到亂停車的現象。

在美國,規則化主要依賴兩點:一是教育和社會風氣的相互影響,二是嚴格的法律,通過罰款等手段來強制執行。

比如,我們到公共停車場的時候,並沒有工作人員來指導我們怎么停車,一切靠自覺,停車費13美刀起發,我們也不知道如果不停警察會不會抓到我們。但基於對美國法律的初步了解,如果被發現違規停車,罰款是非常重的。

這說明人性都有僥幸心理。只要沒有監督,總會有人違規。

但通過這種“首先把你當好人,可當你真的做壞事時,把你一次性罰怕”的制度設計,使得大部分人自然或不自然地變成一個守法的人。

整體上做一個總結:

1、 在類似農村(離开downtown)這樣的地方,美國人整體感覺還是很熱心、友善的,農村人更顯淳樸,當然到了像洛杉磯、亞特蘭大這樣的大城市,人類的生存本能再次回歸,基本上跟世界上大部分的城市,都沒有太大的差別(關於美國大城市不安全的見聞,如果有機會,再來寫寫)。

2、 整個旅程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體驗,像王總所說的,之前對於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來自於書本的描述,而這次,剛好利用這樣的機會,有一個真切的感受,不吹不捧,利用自己的常識和獨立判斷去認識這個世界;

3、 人類的誤解多半來自於斷章取義和被人引導,從這個角度上看,更應該珍惜自己真正的所見所聞。

關於INTA的見聞及這個參會我的理解我將在有時間補充來寫,歡迎讀者交流。

感謝兩位王律師一起陪同一起睇風景,感謝在有限的人生歲月中一起陪同走過一小段有意義的路程。



標題:6天,2000公裏,美國加州見聞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969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