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盡顯奢華到簡約大方,透過政治變革與思想轉變,看英國服飾演變

來源: 李豔芹 發表時間:2024-05-23 16:29:41 熱度:23

導讀: 英國的服飾變化有着百年的歷史,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它經歷了政治、經濟、革命、以及思想的轉變,才逐漸有了今天服裝的雛形。 在十六世紀和十八世紀的英國,貴族一直引領着時尚潮流,這一時期的服飾有低調奢華...

英國的服飾變化有着百年的歷史,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它經歷了政治、經濟、革命、以及思想的轉變,才逐漸有了今天服裝的雛形。

在十六世紀和十八世紀的英國,貴族一直引領着時尚潮流,這一時期的服飾有低調奢華的,也有簡約樸素的,下層百姓也跟風爭相模仿,隨着战爭的爆發,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改變着,因此與時代相適應的服裝也在不斷更新着,讓我們走進那段歷史,看一看政治變革和思想轉變對英國服飾的影響。

一、十六至十八世紀英國貴族的服飾變化

英國近百年的服裝變革主要經歷了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爲十六世紀的奢華服飾,以極度奢華的服飾作爲社會地位的標志;第二個時期是在1603年至1660年時期,這一時期節儉禁欲的觀念廣爲流行,因此服飾風格比較簡約內斂;第三個時期是查理二世復闢時期,恢復了早年的服飾奢華之風,但奢華中也帶有簡約色彩;第四個時期則是十八世紀,英國進行了“光榮革命”,王權被限制,於是各種服飾變得更加簡約化和平民化。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這四個時期詳細的服裝變革。

1、十六世紀服飾的極盡奢華

歐洲的中世紀長達千年,十六世紀則是歐洲擺脫中世紀束縛的轉折點。中世紀的人們都信奉死板的基督教,又因爲政治的黑暗、經濟的落後和文化的缺失,一度讓歐洲人民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尤其是十三世紀中期黑死病的爆發,使得人們對於他們虔誠信仰的上帝產生了懷疑,由此人們的思想开始逐漸覺醒。

從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开始衝擊神學思想,其中對平民影響最大的就是文藝復興運動,經過幾百年的傳播,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精神,在西歐地區人盡皆知,這也間接的影響了英國十六世紀的服飾風格。

人文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價值,追求思想解放、提倡個性自由、鼓勵世俗享樂,因此英國人拋棄了教會的僵硬的服飾,因爲這種服飾穿起來既笨重又醜陋,而且無法突出人身體的美感。轉而开始追求展現身材,體現美感的服飾。

最初進行服飾改革的時候,服飾在一定程度上簡樸大方,穿起來既有女性的妖嬈也有男性的健美,但是人文主義過分提倡個人的價值,強調人要以自我爲中心,這又使得人們十分注重衣服的華麗和高貴,這種服飾風格在十六世紀中後期的服飾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展开全文

在十六世紀最爲著名的都鐸王朝時期,貴族男子會穿到腰和膝蓋的褲子,然後穿上能遮住小腿的長襪,出門時戴上披風,顯得莊重又威嚴。男子的褲子初期採用切口式,使內衣從切口部位露出來,然後在切口的部位鑲嵌各式各樣的珠寶,彰顯自己的雍容華貴。

到了後期,他們不僅在褲子上用金絲銀线進行刺繡做花邊,而且在衣服上也要鑲嵌各種金銀珠寶、翡翠玉石,認爲只有如此才符合他們的貴族身份。

女性們的服飾則更加誇張,她們衣服上鑲嵌的金銀珠寶都是“基本操作”,英國貴族女性的裙子都是用鯨魚骨架制成的,花費相當高昂,甚至一個衣領就有六百多個褶皺,制作過程也是極其復雜。爲了使自己的身材看起來更加完美,她們又花費重金,用鯨魚的須子、野獸的角和昂貴的金子來打造緊身衣,有時還會做出純金的緊身衣,穿起來盡顯貴族氣質,卻也對身體產生了極大的傷害。

2、1603-1660:內战引發的服飾變化

十七世紀的英國危機四伏,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去世後,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繼位,此時的英國在與法國和西班牙的战爭中元氣大傷,國家財政也入不敷出,詹姆士一世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當然無心再去穿着華麗的服裝,他召开議會想要通過議會投票來徵收賦稅,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然而他過於自以爲是,無視憲法,一味鼓吹“君權神授”。

因此沒有得到議會同意,國家財政也越發緊張,沒錢的詹姆士一世也只好節衣縮食,對於服飾的花費也是能省則省,他也規定男女的服飾都不能過分華麗,以此爲王室節省开支。

詹姆士一世去世後兒子查理一世繼位,他通過出賣封號和出售專賣權來增加了王室的收入,但還是無法回復十六世都鐸王朝的那種華麗服飾,從查理一世的肖像畫來看,他的服衣領是亞麻做的,用料比較簡單,褲子的切口處也沒有鑲嵌金銀珠寶,只有幾十顆紐扣,周圍簡單的裝飾了一些穗帶和普通材料繡的花邊,最華麗的就是他腳上那雙帶有玫瑰裝飾物的靴子。

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也比較自然,衣服上沒有繡滿金銀珠寶,裙子也用普通的布料制成,只不過花紋樣式華麗了一些,平時出門也只佩帶耳環、項鏈和手鐲之類的小飾品,再無更加華麗的裝飾。

1642年-1651年,英國進行了反對君主專制的內战,由克倫威爾領導的“鐵騎君”和“新模範君”打敗了國王的軍隊,將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台,建立了共和國。克倫威爾此時代表着英國的形象,但他信奉清教,穿着簡樸,人們回憶他穿着普通的呢絨套裝,衣服是亞麻領的,帽子上沒有帽帶,腰帶上似乎還沾着血,活脫脫就是一個鄉下人的打扮,雖然英國王室在這一時期的服飾已經很簡樸了,但是像克倫威爾這般簡樸,是會影響國家形象的。

克倫威爾迫於壓力开始穿着華麗起來,有時華麗的程度還超過了英國王室,在國王加冕禮中他身着裝飾有貂皮的紫色天鵝絨長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登基。不過這一切的華麗服飾都是暫時的,受到國王、內战、清教的影響,英國十七世紀的服裝依然是低調簡約的。

3、復闢王朝服飾的奢華與簡樸

查理一世被處死後其子查理二世流亡法國,法國是出了名的時尚之都,巴黎、盧浮宮、楓丹白露,無處不體現着時尚的元素,而法國在服飾上的華麗更是超越西歐諸國,“太陽王”路易十四除了是橫掃歐洲的政治家之外,還是法國時尚潮流的領軍人物。

回到英格蘭的查理二世重新登上了王位,他在服裝風格上處處模仿法國,甚至照搬照抄,想要恢復英國都鐸王朝時代的華麗服飾,他帶回了法國的巴洛克風格服飾:頭上的帽子插滿羽毛、讓所有人都戴上彎曲的假發、身上的衣服系上各種綢帶、衣服領口系上蝴蝶結……這些裝飾都要花費巨款,領帶是針織的還要嵌滿流蘇,假發制作出來要和真發一樣,制作成本高昂。彼時的英國剛從內战中走出來,無法承受如此沉重的負擔,於是查理二世的奢華服裝引起了人們的不滿,他开始着手改革服裝。

查理二世放棄了奢華的法國服飾,他發明了簡單的長背心取帶了堅硬的緊身衣,也設計了長外套來取代笨重的披風,將原來的褲裙加以改變,變成了一條簡單的長褲,同時又把長外套適當縮短,去掉身上多余的裝飾物,簡化了英國的男裝。

女子們也开始對服裝進行改革,她們設計了把上衣和裙子連在一起的連衣裙,也不再穿那種堅硬的緊身衣,而是獨創了貼身穿的系帶緊身衣,即輕松又不會感到束縛,同時也能充分展現女性的曲线美。這一時期女人的思想也非常开放,她們還引進了騎馬裝,穿着襯衣和夾克,帶着男子的帽子,在馬場上縱橫馳騁,上至王後,下至普通女子,都可以穿着騎馬裝騎馬打獵。

4、“光榮革命”和君主立憲制對服裝變革的影響

1688年-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統治的非暴力革命,這場革命使國王退居幕後,由議會行使權力,確定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由於沒有流血事件發生,人們稱之爲“光榮革命”。

光榮革命後王權开始成爲擺設,國王的服裝也變成了普通的呢絨材料和簡約的西裝革履,身上也幾乎不佩帶任何首飾,國王只有在出席重要場合時才會穿着色彩鮮豔的衣服,這也得到了人們的贊揚,認爲國王如此穿着更能凸顯其莊重的姿態和紳士風度,比起從前的雍容華貴,更增添了男子的陽剛之氣。

普通男子也开始擺脫從前的寬袍大袖,換上了簡單的襯衫、半截褲和騎馬裝,顯得瀟灑又有魅力。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爲男子樹立了新的服飾概念,簡約大方、舒適得體成爲了男裝的主流,也影響着今天英國的時尚潮流。

女性服飾在光榮革命後並未受到任何衝擊,反而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華麗,這也是因爲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人參政,這一時期的女權主義思想還不是很盛行,對父母的限制也頗多,她們即無法參政又受到管束,因此只好把心思都用到了穿衣打扮上,通過華麗的服飾填補內心的空虛。

綜上所述,服飾的變化可以反映王權的興衰,王權的興衰也影響着服飾的變化,而貴族的服飾變化也不短影響着下層社會爭相模仿,男子因爲君主立憲制政體的確立帶來的服飾變化而更加追求服飾的簡約,這種簡約的服飾也代表着英國新政與傳統王權的對比,從而樹立君主立憲制的崇高地位。但是忽視了諸多女性的政治訴求,使得女性們只能通過不斷的變換華麗的服飾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二、英國人思想觀念的轉變

1、十六世紀的奢侈

十六世紀英國的農業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農產品產量增加並且在出售過後還有大量剩余。貴族們把剩余的農產品用來用來換取日常生活用品之余,還可以用來換奢侈品,英國开設的貿易公司和准許海盜在海上劫掠的政策,也爲英國帶回了大量的奢侈品,供貴族使用。

貴族們爲了攀比奢侈品,也开始瘋狂購买並且裝飾在服裝上,走出去琳琅滿目、珠光寶氣,盡顯貴族奢華之氣,也間接拉動了消費水平。貴族作爲社會潮流的引領者,必然會使得百姓們爭相效仿,由於當時的社會經濟也很發達,平民的購买力也很高,加之他們熟悉奢侈品的主要銷售地點因此獲取奢侈品的途徑比貴族更方便,於是奢侈品不再是上層社會的專享,所有的國民都把奢侈品裝飾在身上,來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地位。

2、清教徒的抑奢觀念

克倫威爾是一個信奉清教的人,崇尚服飾簡單,只不過由於他當時需要代表英國的形象不得已穿上華麗的服裝。英國內战結束後,清教徒加爾文認爲人們的服飾應當加以改變,應該穿着簡約大方的服飾,他引用《聖經》中的典故,上帝將偷喫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趕出伊甸園的時候,用獸皮爲他們制作了衣服,而在此之前他們則是不穿衣服的。

加爾文意外說明獸皮是人類爲了掩飾罪惡的護身符,反映着人本性的自私和邪惡,因此人們要在服飾上體現出端莊和嚴肅,穿過分華麗的服裝,只能平添人們的罪惡。同時清教徒們認爲女性就應該在家中相夫教子,不應該濃妝豔抹,那是妓女的行爲,但是女人愛美的天性並沒有因此而受到遏制,女人們極端厭惡這種“直男”思想,反而在服飾上更加注重奢華了。

結語

英國人服飾的變化,與政治變革和思想轉變是分不开的,它反映了王權的衰落、社會的變遷、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從都鐸王朝時期的奢華到查理一世的奢華與簡樸並存,再由內战時的簡樸到復闢時期的簡樸與奢華的碰撞,到最後的除了女性服裝之外變得完全簡約,體現了英國王朝的變遷過程。



標題:從盡顯奢華到簡約大方,透過政治變革與思想轉變,看英國服飾演變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787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