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多生意,白雲無盡時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5-12 08:53:27 熱度:22

導讀: □唐克揚 很久以前白雲山就在廣州人仰望的視野中,雖然多有神仙故事,再加上葛洪曾在此山煉丹的傳說,實則它是“人境庐”的標配,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德國攝影者,也是中國建築最初的研究者,柏石曼(E...

□唐克揚

很久以前白雲山就在廣州人仰望的視野中,雖然多有神仙故事,再加上葛洪曾在此山煉丹的傳說,實則它是“人境庐”的標配,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德國攝影者,也是中國建築最初的研究者,柏石曼(ErnstBoerschmann,1873-1949)1909年到達廣州的時候,坐實了白雲山的兩種不同面相:鏡頭裏,它作爲風景的價值,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那樣;它還是城市人尋幽覽勝的去處,由此俯瞰廣州大都市歷歷在目。

林廣思教授和王曲荷碩士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山莊旅舍:嶺南庭園的現代主義》,正是解讀了這樣一種不算很爲人知的傳統。它讓人們看到,南粵的風景從來都沒有離开黎庶人間。山莊旅舍,又名白雲山莊,建成於1965年,不是真正的農家莊園,曾經也絕非一般旅客的選擇,這裏是摩星嶺蘇家山東側的谷地,位於白雲山風景區的淺山區域,需要步行一段距離才可抵達。這才叫“山莊旅舍”,溯溪谷布置,深植於茂密的林蔭之間。它是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卻有着“現代主義”的標籤,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莫伯治主持設計。

這部著作,從不太一樣的角度詮釋了“現代主義”的含義。山莊旅舍誕生前後的20世紀50-80年代,遠在中國大陸的現代主義建築運動之前,“山莊”的“現代”,又體現了嶺南人居文化自我更新的連綿傳統。1960-1965年,廣州陸續建成了泮溪酒家,毗鄰1965年建成的山莊旅舍,還有1963年建成的雙溪別墅(又稱“雙溪客舍”)。如今這些建築都在對外營業,依然接待着普通的都市來客。

長久以來,類似建築史的研究是首尾脫落的。古代部分使用歷史情境和形式分析、建造工藝相結合的方法,而現代只剩下了“作品”和“設計”。本書則另闢蹊徑,將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以社會情境構建故事和行文框架,圍繞設計圖紙和影像資料裏的空間構圖等內容展开,盡可能詳細地分析山莊旅舍的建設背景、理論基礎、設計方法和空間特徵”,讓案例分析因時間跨度和大量細節變得綜合和立體。

在嶺南,城市建築轉化和適應時勢的能力,並非最近的新現象。這裏素來就有“外來文化的傳統”,這種略帶幾分矛盾的表述,反映了山莊旅舍一類建築萌生的文化基礎:开放,善於學習——“不變的是變化”,即使特殊時期也不曾斷絕。

在唐代,杜牧的祖父杜佑在廣州任嶺南節度使時,擴寬城市街道“以息火災”,繼任的楊於陵更是教會當地人“陶瓦易蒲屋”,也就是採用磚瓦代替易燃的建築材料,以絕火患。可見影響建築的絕非單純的設計形式,也非抽象不變的“本地傳統”。林教授解讀董必武題白雲山莊詩句,“綠樹多生意,白雲無盡時”,略帶幾分幽默地指出,廣東人考慮的不光是節省材料,還有“生意”。佔地不到2000平方米的旅舍,爲當時一枝獨秀的海外生意,應該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從傳統園林邁出去,和正在酝釀中的城市公共空間碰撞、對接。從這裏,才產生了未來一系列富於自然情趣的“嶺南現代主義”的可能,比如,白天鵝賓館和花園酒店也有着“移天縮地在君懷”的園林情致,同時又是毫無疑問的現代都會空間。也許,後兩者的室內飛瀑,正是從山莊旅舍的“三疊泉”中跌落,又噴湧而出的。



標題:綠樹多生意,白雲無盡時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59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