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洋茅Young 這裏的鄉村發展何以吸引年輕人?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29 08:58:15 熱度:22

導讀: 遊客“打卡”糧倉。 鴨舍改成的“青蟹咖啡”成爲網紅打卡地。 4月28日,2024象山茅洋鄉村旅遊季暨千人露營徒步大會正式开啓,2000人的青少年研學團正在分期分批奔赴茅洋。從3月底的在甬外籍女性團慕...

遊客“打卡”糧倉。

鴨舍改成的“青蟹咖啡”成爲網紅打卡地。

4月28日,2024象山茅洋鄉村旅遊季暨千人露營徒步大會正式开啓,2000人的青少年研學團正在分期分批奔赴茅洋。從3月底的在甬外籍女性團慕名而來,到4月春遊季,青少年蜂擁而至,再到“五一”前夕,茅洋的“粉色”火山在許多年輕人和親子家庭中瘋狂種草……茅洋正以年輕的“屬性”吸引着年輕人,“茅洋,茅Young”,已經成爲大家共識。

那么,茅洋,何以“茅Young”?

連續多年獲得寧波最具人氣鄉村旅遊目的地稱號

2016年11月,茅洋爲了改變“小、散、亂”的鄉村旅遊現狀,決定成立蟹鉗港旅遊發展公司,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整合營銷。

茅洋鄉和蟹鉗港旅遊團隊對現有資源、闲置資源進行排摸,走訪村書記、鄉賢、民宿老板和種植大戶等,聽取好點子,並與大家達成共識:統一包裝宣傳、統一價格營銷、統一旅遊服務。

展开全文

2018年6月,村集體入股、250戶村民每戶出資衆籌的白巖下村海景玻璃棧道投入運行。由年輕的旅遊團隊參與運營僅半年,就實現門票收入674萬元,村集體實際增收80萬元,村民入股分紅350萬元。當初村民每戶衆籌只出了8000元,才半年就收回成本,還賺了6000元。

村民高興壞了,蟹鉗港旅遊公司的年輕人也激動不已!兩地奔波、扎根田間地頭的苦楚都不那么苦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四季果園、花卉苗木、海水養殖等產業基地,以及茶葉、魚鯗、苔條等特色農產品都變成了旅遊的附加值產品……

茅洋的鄉村旅遊就此一炮而紅,連續多年獲得寧波最具人氣鄉村旅遊目的地稱號。這幫青年人配合茅洋鄉整合133家民宿,形成“宿說茅洋”品牌,成爲寧波唯一一個以民宿爲主導的省級鄉村旅遊產業集聚區。

希望年輕人能與這片土地產生“化學反應”

引入旅遊職業經理人的成功,讓茅洋鄉黨委、政府看到了引進青年人才的重要性。茅洋鄉分管旅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茅洋搞鄉村旅遊,關鍵在人才,關鍵在青年,就像青年與海,要开放、包容,擁抱所有的年輕人。”

2022年,茅洋鄉將白巖下村200多畝闲置土地盤活,准備建設一個“共富農場”。但農場主理人交給誰,是經驗豐富的老農,還是從未搞過農業、但有想法的返鄉青年?

茅洋鄉最終選擇了後者——“希望他們能與這片土地產生‘化學反應’。”

當時,潘文達和俞康寧兩人拿不出30萬投資資金,茅洋鄉政府就出錢給他們購买無人機設備,將農場租給他們,他們只需支付數額較低的年租金即可开始創業。

壓力小了,兩個年輕人开始放开手腳大膽地幹:以無人機種植水稻,輪種油菜花、向日葵、果蔬等四季作物,把破舊鴨舍改造成“青蟹咖啡”,將農場打造成一個新型的旅遊試驗田……

2023年,“青蟹咖啡”一战成名,成了網紅“打卡點”,僅國慶節一天就創下1.2萬元營收。這一年,他們承攬了象山大部分農田的無人機飛防業務,團隊也從2個人發展到12個人。

在返鄉青年群裏,常有各種新奇創意迸發

這樣的“神奇”還在茅洋這個只有7000多常住人口、人均耕地只有0.5畝的小山鄉不斷發酵——

兩三年前,曾在瑞士工作的史英子,回到茅洋接手父親的300畝地莊園,开始爆改:用180畝種植台灣火龍果,开發火龍果酵素、果酒、果幹等產品,闢出用於文旅體驗的果林,還开闢了萌寵樂園、大草坪、遊泳池、卡丁車等多種玩樂區域,打造農業與文旅集成發展模式……

這番父輩難以理解的操作贏來了大流量,去年开業後,在茅洋鄉和蟹鉗港旅遊公司大力推介下,各種研學團、旅遊團接踵而至,文章开頭提到的2000人研學團,目的地便是史英子的火龍果樂園。

4年前,在城裏做護士的邱婷辭掉穩定工作,賣掉房子,湊了400萬元回到老家白巖下,將老房子重建成宋式全木結構民宿,取名“樸舍”,一下成爲頂流;返鄉青年章思偉則以野茗茶業爲基礎,打造新中式風格的山澗茶舍,在器物、陳設上別出心裁,圍爐煮茶做到寧波地區抖音平台排名第三;還有李嘉豪开發民宿產品,做聞香……在“青創共富農場”返鄉青年群裏,常有各種新奇創意迸發,大家常因一個靈光閃現的“火花”徹夜長談。

在茅洋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有這樣一句話:“完善人才引育留用生態體系,引進青年人才50名。”簡單的數字背後,則是茅洋爲培養“新農人”“新旅人”“青創客”,打造專業運營團隊,搭建青年創業孵化平台,打通校地合作青年落地通道,營造鄉村振興青年返鄉濃厚氛圍所做的不懈努力。

對此,茅洋一位青創客深有感觸:“這幾年,茅洋鄉黨委、政府領導班子雖然經歷換屆,但他們旅遊強鄉、建設青年人才隊伍的理念沒有變,一任接着一任幹,久久爲功,讓人心裏踏實。”

“我也是‘茅Young’的一員,年輕,無關年歲”

說起茅洋鄉著名的糧倉,就不得不提70後“青年”王群。他16歲开始學習竹根雕,經過36年不懈努力,成長爲寧波市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根藝美術名家,其作品先後獲得“劉开渠根藝獎”金獎、“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等多個獎項,得到業界充分肯定。

他扎根鄉村成爲“新農人”是在7年前,在茅洋鄉的支持下,他對老糧倉進行改造提升,1300多平方米的老糧倉被打造成集竹文化展廳、茶吧、民宿、培訓基地、藝術沙龍等於一體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間。老糧倉煥發出年輕態,成爲藝術愛好者交流的天地,成爲年輕人喜歡打卡的“詩與遠方”,成爲學生研學、療愈的好去處。

王群笑言:“我也是‘茅Young’的一員,年輕,無關年歲。”

年輕的種子在茅洋遍地开花,最早开辦民宿的花牆村,正在鋪設天然氣管道、打造集市,在它不遠處的“海花裏灘塗泥玩中心”也將在5月开業,茅洋的國際鄉野俱樂部也將建成。正如茅洋鄉相關負責人所說:“我們精心培育的青年人才隊伍,從做點上的精品开始,一個村一個村打造,再連點成片激活鄉村,推進全域共富。”

“茅Young”的邊界究竟有多廣?無法預知。青春不息,夢想無界。記者張曉曦

通訊員陳益堅文/攝



標題:茅洋茅Young 這裏的鄉村發展何以吸引年輕人?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366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