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那么多路 依然學不會如何旅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22 08:54:39 熱度:26

導讀: 曾經我也去過一些地方,但是感覺去過了,就僅僅是打了個勾,很开心,但真正的收獲很少。我無數次地想追尋原因,卻不知道從何找起。那天坐在海邊,我重溫了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才發現原來是因爲我只流於形式,...

曾經我也去過一些地方,但是感覺去過了,就僅僅是打了個勾,很开心,但真正的收獲很少。我無數次地想追尋原因,卻不知道從何找起。那天坐在海邊,我重溫了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才發現原來是因爲我只流於形式,我的出去看看只能說是“旅遊”,而非“旅行”,而這旅遊的唯一意義就是放松了身心。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我記得高中時讀過背過,仿佛也只是爲了考試背了背,沒有任何思考,沒有任何體會。可那天重讀,我开始有了新的體悟。

王安石和好友一起在褒禪山探險,在平坦又很近的地方,遊人很多。路途越遠,地方越危險,遊人就越少,但是世界上的奇觀往往在險遠之地,非有志者不能到達。他們已經走到了遊人罕至的地方,那時,火尚可以照明,人的力氣也沒有用盡,但就因爲遊人提出停止,王安石一起的遊人就返回了。王安石很是嘆息悲恨。

展开全文

王安石由此引發了感慨:有

這是王安石的收獲,他在遊玩和體驗中深思,這爲他後來的改革奠定了很堅實的基礎,雖然改革三起三落,後人對王安石的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從一开始的“百年之積,惟存空簿”,到後來的“數十百巨萬”,“可以支二十年之用”,這是王安石的功勞,這是王安石善於深思的結果。

我想起了之前在台灣的鵝鑾鼻公園,我們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幾乎沒有人,有時極其安靜,有時風忽地一下,樹葉的聲音籠罩了整個陰森的周圍。我很害怕,但繼續走了下去,唯一悔恨的是,我沒有走那條“冤家路”,很窄,四周都是綠色苔蘚一樣的東西。我像王安石一樣悔恨,但沒有像他一樣對自然、對旅行有一定的深思。

而我看大多人也和我一樣,喜歡旅遊放空自己,喜歡探險但止步於平常,這樣的旅遊除了留下照片和回憶,還有多少意義呢?當我們給其他人講的時候,似乎只剩下了“那裏很好玩,景色很美”。



標題:走過那么多路 依然學不會如何旅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23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