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20 00:58:37 熱度:21
#我來嘮家常#
大家好,我是地道風物的圖編,Geethan
在先前的多篇美食推送中
如西北的涼皮,北回歸线的水果
全國的糯米,喫貨張季鷹,以及雲南的蟲子裏
你應該見過我的名字
如果沒印象,可以翻翻歷史消息再看看
順便增加一些閱讀量…
我們有一個文編叫伊森,我叫基森…
兩個男人的名字摞在一起
像一個美麗的意外
在對着電腦屏幕看了整整一個月的美食圖之後
總監對我說:好了,你可以去做一期圖片故事了。
杭州,一座大家都知道很美,並都在努力去表現她的美的城市。遷客騷人,多會於此,拍攝杭州的攝影師,比北回歸线上盛產的水果都要多。
而李小鐳鏡頭裏的杭州,卻令人在這樣炎熱的夏日裏,感受到一種清涼的詩意。緩慢的,五年的春夏秋冬,時光在方幅的膠片裏悄然更替。
這個血液裏流淌着新疆基因,生長於江蘇的女生,用影像詮釋着她心裏的江南。
▼
春
▲二月,孤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千百年前,隱居孤山,梅妻鶴子的林逋,也許就是看着這樣一番景致,吟誦出了這句詠梅絕唱。
▲二月,靈峰探梅。去靈峰探梅的路上,路過一處不起眼的園子,走進去卻別有洞天。幾樹梅花开得正盛,最大一棵紅梅亭亭如蓋,樹冠足有七八米寬,不堪急雨簌簌,一地繽紛落英,甚是浪漫。
▲三月,西泠印社。"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的杭州春光才不容錯過,處處都讓人沉醉。
▲三月,靈隱下天竺。很多人問杭州好在哪裏,我想,除了四時不同之景,最難得的是,在這湖光山色的薰陶裏,人心境的沉澱。不在杭州住個一年半載,單是走馬觀花地來遊玩幾次,實在難以體會得到。
▲四月,下天竺法鏡寺-中天竺法淨寺。縱有再多煩擾,到了靈隱,也都化爲烏有,內心回歸短暫的安寧。
▲五月,九溪。和風煦日的五月,九溪春色盎然,滿眼綠意,心情也跟着明亮起來。
▲五月,三天竺。平時覺得杜鵑花太過豔麗,开在這條通往佛學院的竹林小道兩邊,竟也染了一份靜氣。
夏
▲五月,靈隱托鉢行腳第十年。1000名僧人著衣持鉢,頭戴鬥笠,腳踏芒鞋,從上天竺法喜寺出發,沿天竺路一路托鉢行腳至杭州靈隱寺,沿途接受十方善信的供養,並將所得善款全部捐贈給慈善機構。整個儀式讓我想起趙樸初當年吟詠靈隱的一句詩文:“人間興淨土,天下有同心”。
▲六月,法喜寺。僧人們聚集在佛堂誦經,午後的陽光照在殿外,籠罩了一層祥和的光芒。
▲七月,西泠橋。又是一年台風過境,整個西湖上空的天絢麗得濃墨重彩,站在西泠橋上看着一顆顆棉花糖懸在空中,美呆。
▲八月,毛家埠。夕陽漸隱的河面一派詩意。
▲八月,靈隱寺。靈隱的草木自有一種讓人安靜的力量。
▲八月,斷橋。都說夏日是賞荷季,我卻總是錯過西湖荷花盛放的時日。
▲八月,曲院風荷。坐在曲院風荷的長椅上,看着西湖的夜幕降臨,雷峰塔燈光亮起,伴着夏日的晚風習習,吹動蓮葉沙沙,一時間想不起比這更愜意的夜晚了。
秋
▲十一月,寶石山。寶石山上遠眺白堤,夕陽的余暉映在橋上,綠蔭幾片,殘荷幾方,遊船幾只,如詩如畫。相看永不厭,唯有西子湖。
▲十二月,曲院風荷。江南的秋色縱使濃鬱,依然保留了一份恬靜之美。
▲十二月,花港觀魚。西湖變成透明的深藍,在花港觀魚,隔岸眺望秋色浸染的南山路,真像一幅沉靜的水彩畫。雖然沒有西北的壯闊天地,但杭州無數隱匿的小景致,在四季的變幻中散發着江南耐人尋味的美。
▲十二月,靈隱寺。每次去靈隱寺,總能看到路旁的那句話“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常年浸潤在杭州的景致裏,的確更容易感受到這種心境。
▲十二月,靈隱路。杭州秋天最美的路,梧桐燦爛的北山路常被奉爲第一,但在我心中,楓葉火紅的靈隱路毫不遜色。
▲十二月,太子灣公園。秋末的杭州大部分楓葉已經枯萎,太子灣一處不起眼的河邊,仍舊盛放着一樹火紅。杭州無數隱匿在角落裏的小景致,總能帶給人驚喜。
▲十二月,下天竺法鏡寺。工作日的早晨,法鏡寺格外清淨。香火,陽光和風造就了別樣的光影。
冬
▲一月,茶葉博物館。突降大雪的杭城,銀裝素裹,宛若仙境。
▲一月,龍井。整個龍井的茶園、山巒、溪澗、涼亭全部變成純白一片,那些平日裏平平無奇的景象,有了江南的雪,都變成令人驚嘆的畫卷。“人地相宜”這四個字,不僅是龍井的寫照,更是杭州的特質。這方生在城市中的山水,已經融入杭州人的骨子裏,浸潤出杭州人淡泊曠達的心境。
▲一月,西湖。斷橋-蘇堤-白堤-北山街-西泠印社-西泠橋,繞着雪中的西湖走了小半圈。四下望去,湖岸一色,純淨無邊,像是在眼前無限鋪开的黛色畫卷。白牆青瓦的江南建築,不知是否就來自於雪中的靈感。都說“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只需來雪中的西湖邊看一眼,便知其中真義。
▲一月,靈隱三天竺。在下天竺的幽香中踏雪尋梅,走到一戶茶室門前,臘梅开得正盛,拿起鏡頭的時候,看見茶室的楹聯寫着:“良辰入奇懷,虛室絕塵想。”此時此刻,簌簌雪落中,遊走在人跡罕至的三天竺,沒有比這更應景的佳句了。
▲一月,靈隱寺。一場大雪,讓靈隱回歸了難得的幽靜,沒有商家熙攘,沒有遊人如織,僧人信步遊走在這冰雪佛國中,草木沉默,廟宇安詳。
圖編對話李小鐳
問:一句話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答:膚黑貌美大長腿,天馬行空大水瓶。
問:在所有的這些作品裏,你最滿意的是哪一幅?是的,只選一幅~
答:大雪的靈隱寺,一個穿青色僧袍的出家人獨行在小路上。兩旁都是白雪皚皚。每次看這幅作品的時候都能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平靜。(其實想說,最滿意的是下一幅哈哈哈哈)
問:你是一個北方人,也曾在上海生活,而你卻選擇在杭州定居。杭州的哪一點最打動你?
答:杭州幾乎滿足了我這個北方人對江南的所有想象,來到杭州後,才真正體會到何謂"詩意地棲居"。這種詩意不僅來自於杭州的山水,更來自於山水浸潤下人心境的詩意。尤其是在上海生活過後再來杭州定居,明顯感覺這幾年漸漸褪去了浮躁,人也沒那么容易焦慮了。
問:杭州的美景世人皆知,有太多的遊客和攝影師慕名而至。杭州,從來少不了贊譽和喧囂。五年的拍攝下來,你如何定義杭州的美?
答:杭州沒有讓人特別驚豔的奇觀異景,但是一襲拂面春風,一道湖上光影,都讓人覺得詩意無比。行走在西湖邊,覺得滿目皆景,處處都令人沉醉。在杭州待得久了,慢慢覺得杭州的美不僅在於景色本身,更是滲透在一草一木中人地相宜的城市氣息。人在這樣的一方水土中浸潤久了,與春花秋月時時照面,不知不覺就養成了一副恬淡的性格,還有對美的獨特感知。所以杭州能夠讓無數畫家、文豪揮灑筆墨,還能誕生出中國美院這樣的頂級藝術學府。
問:五年裏,面對一樣的西湖和靈隱,一樣更迭的四季,你是如何堅持拍攝的?是否在前期做過明確的拍攝計劃?
答:其實我最初並沒想過要堅持拍攝西湖和靈隱,只是闲暇之時,愛去這裏散散心,所以一直沒有做過明確的拍攝計劃,只是單純地把我感受到的杭州用膠片記錄下來。大概從第四年开始,才覺得如果堅持拍攝下去,將是很有意義的記錄。
這五年來,我每個月至少去一次西湖或靈隱,卻從未覺得膩煩,如同面對自己的愛人,即使朝夕相處,熟悉至極,卻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帶給你不同的感悟。
問:在你的照片裏,始終存在着一種清冷的,淡淡的疏離感。景物沒有誇張的角度,人物沒有劇烈的情感。和照片裏出現的人物,你有沒有嘗試過主動的交談和介入?
答:沒有。我覺得他們在當下和環境是融爲一體的,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在記錄。而且一般人非專業模特,面對鏡頭會不自然,而我希望記錄他們最自然的狀態。我不會主動去交流,都是抓拍。我的膠片裏呈現的,就是你、我、他都能看到的真實的杭州。
問:和大家分享一次你最難忘的拍攝經歷吧。可以是一件事,或是一個瞬間。
答:最難忘的是去年下大雪的杭州。驚豔到讓我覺得所有辭藻和鏡頭都呈現不出萬分之一的美。萬物純淨,天地寂寥,還有殘荷、修竹、茶園、松林,都是獨屬於江南雪景的韻味。兩天的時間,我去了龍井、靈隱、西湖,平時熟悉的每一處景色,因爲大雪的覆蓋幻化出另一種美。高中時候,因爲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燃起的向往,這么多年終於實現了。坐在晃晃悠悠的小船裏,去湖心亭看雪的時候,觀望着西湖白色的悄然天地,忍不住感嘆:任世界遼闊,我也只想在西湖的春夏秋冬裏,日復一日地徜徉。
標題:在杭州五年,她拍下了無數隱匿的小景致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192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