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裁縫”凱瑟琳:在華二十四載 與香雲紗同行

來源: 羊城晚報 發表時間:2024-04-14 08:26:38 熱度:19

導讀: 原標題:德國“裁縫”凱瑟琳:在華二十四載 與香雲紗同行 凱瑟琳(右)與活動嘉賓交談 榮寶齋廣州舉行“雕塑的面料”香雲紗時裝秀 凱瑟琳與作品《莨·鞣》合影 受訪者供圖 文/羊城晚報記者 梁善茵 朱紹傑...

原標題:德國“裁縫”凱瑟琳:在華二十四載 與香雲紗同行

凱瑟琳(右)與活動嘉賓交談
榮寶齋廣州舉行“雕塑的面料”香雲紗時裝秀
凱瑟琳與作品《莨·鞣》合影 受訪者供圖

文/羊城晚報記者 梁善茵 朱紹傑

圖/羊城晚報記者 鐘振彬(署名除外)

展开全文

4月3日,“雕塑的面料——香雲紗春夏秀”在榮寶齋廣州舉行,德國設計師凱瑟琳·馮·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帶來了她的香雲紗服飾作品。今年是凱瑟琳來到中國,並與香雲紗結緣的第二十四個年頭。在很多年以後,她依然記得,薯莨汁液在嶺南陽光下被加熱後散發出來的氣味……

不遠萬裏而來

20多年前,凱瑟琳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在廣東順德找到了當時唯一生產香雲紗的廠家。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她看到了棕紅色坯紗綢的曬場、染池裏被攪動的薯莨汁、堆得像山一樣高的薯莨、工人的古銅色手臂……這樣孕育並依附於自然的傳統技藝,令凱瑟琳着迷。一個念頭突然冒出:我要留在中國制作香雲紗服裝。

香雲紗本名“莨紗”,最早產於珠三角,是採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絲綢面料,也是世界紡織品中唯一用純植物染料染色的絲綢面料,被紡織界譽爲“軟黃金”。明朝年間,香雲紗即出口海外。20世紀20-30年代,香雲紗的生產發展迅猛,位於珠三角的南海西樵和順德倫教,年產“莨紗綢”過百萬匹。2008年,香雲紗染整技藝入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完全被它迷住

凱瑟琳畢業於巴黎高級時裝工會學校,來中國之前曾先後受聘於迪奧、香奈兒等法國頂級時裝工作室。她出生在德國的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是雕塑家,母親是手工老師。聽着巴赫的樂曲,觀察父親在陶器表面塗上各色釉彩,是她童年記憶中重要的部分。

時至今日,凱瑟琳仍清晰記得初見香雲紗時的那份驚喜。1995年,她在台灣設計師洪麗芬的身上見到了香雲紗,這種薄如蟬翼、亮如珍珠的獨特面料觸動了她的內心。“香雲紗柔軟而不失韌度,雙面有着不同的色澤,制成衣服後還有天然的造型感,我完全被它迷住了。”

爲了找尋香雲紗,凱瑟琳在2000年只身來到中國。她在北京落腳,一邊給人設計衣服,一邊打聽關於香雲紗的消息。由於語言不通,在最初一年裏她毫無所獲,直到一家名爲“謙祥益”的百年老店提供了香雲紗來自廣東順德的重要线索。2002年,幾經周折,凱瑟琳和當年的“湖北小夥”、她後來的丈夫張向雲找到了廣東順德倫教的曬莨廠。

解決面料的來源問題後,凱瑟琳在北京組建設計團隊,以巴黎高級定制的要求制作服裝。爲保證布料的色固性,她堅持不以當年制成的香雲紗爲面料,擺上縫紉機的面料必須經過兩年以上的窖藏。“當它們老舊之後,會變得更雋永,更有故事。”她認爲,傳統的發揚並不是改良或更新,而是將原有的方式考究到極致。

隨後,凱瑟琳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Rechenberg”。大部分時間,她都在工作室裏安靜地研究染色工藝、制作香雲紗服裝,不在乎生產速度和數量,然後通過藝術展覽或時裝發布會進行展示。“以前的客人多數是外國人,但這幾年找我做衣服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他們喜歡傳統,喜歡手工制作,其中不少是年輕人。”在她看來,自然、環保已成爲當下人們選擇衣服面料的重要標准,香雲紗在這方面天然具有優勢。

非遺友誼大使

“香雲紗自身垂墜的力量,挺闊通透,是穿在身上時最自然的美。”凱瑟琳說,“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不分國界的,東方美學並不是表面的現象或形式,而是內在的精神和文化。”在2020年的第四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上,凱瑟琳被授予“傳播中國紡織非遺友誼大使”的稱號。“我無法想象有一天會離开中國,我會在這裏不斷學習,把中國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她說。

2024年的春天,凱瑟琳將她設計的香雲紗服裝作品帶到了廣東,以藝術展演的方式呈現香雲紗的特點和魅力。從絲、麻到香雲紗,面料跟隨模特肢體的曲线而抖動,泛起一層金屬質感的深黑光澤。“它們太美了!”在凱瑟琳眼裏,這些源於自然的布料是有生命的,絲线在流動間交織出空間。她將本次時裝秀的主題定爲“雕塑的面料”——在她看來,香雲紗具備雕塑般的力度,質感總讓她想起父親的陶藝。

【訪談】

當你愛上香雲紗,會看到更多中國文化

想起父親的陶藝

羊城晚報:這次時裝秀的主題爲什么叫“雕塑的面料”?

凱瑟琳:這次時裝秀和以往一樣,都是我持續研究面料、展示香雲紗之美的努力。香雲紗一直是我靈感的來源,織物通過染色變硬,可以被更好地“雕塑”出各種造型。我沉醉於香雲紗折射出的黑色以及閃亮的金屬光澤,它讓我想起了皮革和釉。

我父親從事陶瓷雕塑,陶藝陪伴着我成長。香雲紗就讓我想起父親在陶器創作上使用過的材料。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做服裝,而是在做雕塑。對我來說,雕塑並不是添加足夠多的東西,而是一種創造。我也不是給衣服添加東西,而是通過簡化、還原,揭示出本質。

羊城晚報:談及您的父親,成長環境對您後來設計產生什么影響?

凱瑟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分辨不同黑色之間的細微差別,通過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的不同。當愛上香雲紗時,你會看到更多,看到它和中國文化的聯系。

就像在品茶的時候,有心人和行家能夠品嘗出不同茶葉的細微差異,不需要添加草莓、香草或其他人造口味,茶本身的味道在不斷發展或變化。我很欣賞這一點,如果能體會這些細微的差異,就能夠靜下心來。即使用不同方式燒水,茶的味道也是不同的。通過欣賞這一點,能讓我們意識到這是生命的本質。

不遵循傳統令人遺憾

羊城晚報:您認爲自己在設計和制作香雲紗的過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凱瑟琳:我不確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但我認爲我在推廣香雲紗。相對於“設計師”,我更喜歡人們把我看作“裁縫”。裁縫在德語中是“裁”的意思,但在法語中是couture,意思是縫。中國人把裁和縫都結合起來了。如果有人叫我“裁縫”,我會很高興。不過,我特別不喜歡裁,我不喜歡在布料上劃,也不喜歡浪費布料。我不想破壞珍貴的布料,只想在不破壞布料的前提下進行設計。

羊城晚報:還原香雲紗工藝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凱瑟琳:香雲紗的美在於它依賴自然,可以讓人真正看到、觸到大自然的一切,人們無法決定它的樣子。它取決於薯莨、水和泥漿的質量,也會受陽光和工藝的影響。我在做實驗的時候,用薯莨給布料染色,把薯莨汁塗在布料上,然後在太陽底下曬幹,大概需要塗抹8-10層。北京的陽光不如廣東的強烈,一年裏只有幾天適合染色。而在廣東,從清明節一直持續到10月,都是很好的染色季節。

人們對這種面料的需求越來越大,我認爲這是個巨大的挑战。人們想欣賞、擁有香雲紗這種文化遺產,我們也想讓大家喜歡它,但如果需求量太大,這種傳統方式很難滿足需求。所以,現在有不少人試圖找到其他方法來獲得香雲紗,卻不遵循傳統的染色方式。我認爲這是很遺憾的,我希望還有人繼續以傳統的方式進行並保存染色技藝,正確辨別正宗的香雲紗。

羊城晚報:當下香雲紗制作和設計有什么問題需要注意?

凱瑟琳:我覺得兩種方式(傳統和工業方式)都是好的,但那些沒有沿用傳統方式生產出的衣服應該有其他的名字,而不能被稱爲“香雲紗”。我認爲,某些非天然的方式已經改變了香雲紗。比如在法國,只有凝結後瀝幹而制成的奶制品才可以被稱爲“奶酪”,如果它不是這么做的,就不能用同樣的名字。

欣賞需要過程

羊城晚報:您如何看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香雲紗?

凱瑟琳:也許人們第一次見到香雲紗,會覺得它都是單調的黑色,想要加入其他顏色。欣賞需要一個過程。隨着時間的流逝,一旦發現香雲紗的美,就會慢慢地愛上它。它不像一些時尚的衣服,今年覺得很好,但下一年就不想再見到它了。這也是我喜歡香雲紗的原因。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中國人愛上香雲紗,我希望他們是真的熱愛,不僅僅是因爲香雲紗是文化遺產而想擁有它。我也希望通過我的工作,人們會理解並欣賞它的美。

羊城晚報:來中國的20多年裏,您對香雲紗的理解有什么變化?

凱瑟琳:一开始我只是喜歡香雲紗,現在我更能理解自己爲什么喜歡。剛开始我發現香雲紗是一種完全天然的蠶絲織物,令人難以置信,但現在我更理解自己的想法。我認爲它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道理,例如:並不是讓大自然遵循人類的生活方式,而是我們需要重新回歸自然,和自然生活在一起,保護大自然,感激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這是一個非常明確和現代的主題,是我們目前擁有的最重要的事物之一。

羊城晚報:您未來會考慮在廣東設立新的工作室嗎?

凱瑟琳:哈哈,爲什么不呢?我在這裏很开心,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這裏有更適合的氣候。我們把衣服從北京帶過來的時候發現,在北京需要掛起來熨一下,但在廣東只需要掛起來,第二天就不需要熨衣服了。因爲這裏的溼度更高,衣服很快就變平整了。



標題:德國“裁縫”凱瑟琳:在華二十四載 與香雲紗同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05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