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珠穆朗瑪峰北坡-西藏自治區一側的攀登過程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08 00:59:42 熱度:36

導讀: 編譯:Mintina 珠穆朗瑪峰北坡1號營地狂風大作的一日 照片提供:Carla Perez/Alpenglow團隊 因爲疫情關閉四年後,珠穆朗瑪峰北壁最終在這個季節向外國探險團隊开放。獲得2024...

編譯:Mintina

珠穆朗瑪峰北坡1號營地狂風大作的一日

照片提供:Carla Perez/Alpenglow團隊

因爲疫情關閉四年後,珠穆朗瑪峰北壁最終在這個季節向外國探險團隊开放。獲得2024年有限登山許可的隊伍便包括美國登山者和滑雪者,Adrian Ballinger帶領的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他對能夠重返迄今爲止珠穆朗瑪峰最爲安全一側开展探險活動興奮不已。

2017年,Adrian Ballinger和自己的登山同伴,Cory Richards在珠穆朗瑪峰頂端的自拍照。經過41小時的連續攀登,Ballinger沒有使用輔助氧氣到達頂峰

照片提供:Adrian Ballinger

2017年,Adrian Ballinger與在最後100米距離使用輔助氧氣的同伴Cory Richard用時41小時的連續攀登站在山峰頂端。2020年,他和厄瓜多爾登山者Carla Perez一起登頂喬戈裏峰/K2峰,沒有借助輔助氧氣。

展开全文

今年春季是Ballinger第六次在珠穆朗瑪峰北坡帶隊,也是他第13次在山峰开展探索活動。

Alpenglow團隊包括7名客戶,五位向導和14名夏爾巴登山者。

背景介紹 - 爲何山峰北坡更爲安全

珠穆朗瑪峰北側

照片提供:earthobservatory.nasa.gov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1990年代起,Ballinger便在喜馬拉雅山脈擔任向導。他首次計劃從珠穆朗瑪峰北坡進行攀登是在2008年,不過,當時由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活動,所有外國探險團隊隨後移向山峰南坡。

2008年至2014年間,Ballinger在珠穆朗瑪峰南坡帶領團隊开展攀爬。他31次通過Khumbu/昆布冰川,兩次接近死亡,深入了解到尼泊爾一側急速商業化帶來的積極一面,當然還有陰影。

在此期間,他期待嘗試山峰北坡,不過他的客戶卻認爲山峰南側更具吸引力。2014年,山峰西肩一場恐怖的致命雪崩導致16名工作人員死亡。安全考量,其中包括自己僱員的生命安全變得比以往更爲重要。

2015年,Ballinger站在珠穆朗瑪峰南坡頂端,發現這裏“絕對更爲安全”。

Adrian Ballinger身處珠穆朗瑪峰北坡高處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沒有雪崩

“作爲开始,山峰北坡线路沿山脊延伸,所以山峰掉落的任何物體都會遠離登山者,而山峰南坡沿山谷綿延,所以,滾落的石塊,冰屑等會擊中攀登者。”

Ballinger也表示,Khumbu/昆布冰川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極其危險,顯然,一個登山季多次通過這裏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面臨更大的風險。

“這是一些我不能讓爲我們工作的人員承擔的後果,”他說到。“在高海拔山峰,根本沒有可能確保零風險,不過,Khumbu/昆布冰川有着顯而易見的危險…作爲一間尋求利益公司的經理和登山向導,我的道德責任要求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

這便是轉而去往北坡,又或是不再這座山峰开展探險活動。在四年休息的四年時間裏,Alpengrow Expeditions團隊去往其他八千米級別山峰,例如馬卡魯峰和馬納斯魯峰,但依然不涉足Khumbu/昆布冰川。

西藏自治區一側更爲嚴格的規定

珠穆朗瑪峰北坡

照片提供:explorersweb.com

中國西藏自治區登山協會/CTMA制定了限制山峰登山者人數的嚴格規定,以及根據此前經驗的規範。外國登山者在這一側嘗試珠穆朗瑪峰之前必須攀登一座7,000米高度山峰,對於中國攀爬者,這個要求是一座八千米級別山峰。而且,客戶-向導比率至少保持在1:1。

根據Ballinger,這提升了安全標准。現在,這裏還有相關的環境協議,例如嚴格的垃圾管理,以及禁止使用柴油發電機。

珠穆朗瑪峰北坡傳統线路 - 東北山脊

珠穆朗瑪峰東北山脊线路圖

地圖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去往海拔5,500米的大本營

第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在中國西藏自治區一側,你並非徒步去往大本營,而是乘車。

根據Ballinger,有趣的是,這是積極正向的做法,是直接去往目的地快速,清潔的方式。

“即使對於尼泊爾境內山峰的客戶來說,我並不建議他們一路徒步到達山峰大本營,相較而言,在家中使用低氧帳篷,隨後乘坐直升飛機去往盡可能接近南坡大本營的地點,”他表示。

從太空俯瞰珠穆朗瑪峰北側

照片提供:SpaceRef

計劃從西藏自治區一端开展嘗試,已經進行海拔適應訓練的客戶在四川省成都市集結。在這裏,他們乘坐飛機到達拉薩市,並駕車兩至三日,在狀況很好的硬化路面通過西藏高原。他們居住在設施齊全的酒店,去往一些寺廟參觀,並在離家一周內便出現在山峰大本營。

最初的海拔適應鍛煉徒步是在大本營周圍,隨後,人們繼續去往前進營地。

登山者在西藏自治區臨近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區域漫步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大本營至海拔6,492米的前進營地

登山者通常在大本營停留五至七日。日間,他們穿着旅遊鞋在輕松的道路徒步去往6,000米高度智商。所以,感謝卡車,而非僅是犛牛和背夫進行運輸,人們在推進海拔訓練的同時能在大本營享受各種可以獲得的舒適。

一旦准備就緒,攀爬者就此去到山峰前進營地。在這裏,前進營地感覺如同南坡大本營。這裏位於一條冰川邊緣,而且一切物品必須依靠犛牛運送。

差別就是前進營地甚至比南坡2號營地略高!再一次,人們仍舊可以在出色的海拔適應練習階段穿着旅遊鞋攀爬,享受新鮮的食物,暖氣,以及快速的網絡連接。

“海拔訓練,伴隨着舒適的環境,或許是很高登頂成功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對於不使用輔助氧氣的登山者來說,”Ballinger表示。

從大本營至前進營地的首輪適應階段通常標志着在這處中間營地停留一或是兩晚。“[這是]一座簡單的山峰營地,不過如果需要,這能夠幫助我們以更爲緩慢的節奏开展25公裏旅行,”Ballinger解釋到。

2019年珠穆朗瑪峰北坡的前進營地,這是山峰再次向外國探險團隊开放之前的最後一次探險之旅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去往前進營地的過程包括商業團隊首輪海拔適應練習後,隊員會返回山峰大本營。“顯然,這裏也存在例外,例如,如果有已經完成適應訓練的攀登者,又或是季節早期,一個出色的天氣周期提早出現。”

海拔6,492米的前進營地至海拔7,000米的1號營地/北坳

從前進營地出發繼續行進半個小時,冰川出現,徒步逐漸向登山探險轉化。旅遊鞋也被登山靴,冰爪和護具代替。穿過冰川,线路來到通向巨大北坳的山壁底部,那裏就是1號營地的所在位置。

“這裏與山峰南坡的洛子峰山壁相似,”Ballinger表示。“有時全部有積雪覆蓋,攀爬頗爲容易,其他時間,這裏附着着冰層,結果更具技術性。如同洛子峰山壁,這一側永遠不會出現藍冰,不過你會把這視作爲真正的攀登。”

從前進營地出發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人們一定會對沿途的部分冰塔感到驚嘆,不過,Ballinger自從未看到這些冰塔崩塌。

“一年,我看到一架橫梯放在一條很大的冰裂縫表面,不過,在僅有固定路繩的情況下,區域同樣非常安全。”

沿冰塔去往山峰1號營地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從前進營地去往1號營地的過程耗時兩至六個小時。1號營地範圍很大,但周圍狂風大作,是一座真正的山峰高海拔營地。

“從這裏可以欣賞到上端整條路线的美妙景致,”Ballinger補充到。這是非常安全的位置,足夠高,能夠作爲很棒的海拔適應訓練目的地。

厄瓜多爾登山者Carla Perez身處山峰北坳,兩側被兩位隊員包圍

照片提供:Carla Perez

登山者的目標是不利用輔助氧氣在此停留一晚,Ballinger說到,不過一些人選擇在首次去往7,000米高度的海拔適應訓練輪期間不在這裏過夜。

如果攀爬者的狀態適宜,最好的選擇便是繼續向更高地點攀爬,1號營地至7,400米高度一處容易的雪層覆蓋拱坡,隨後回到前進營地,爲衝頂嘗試做好准備。

身處1號營地之上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值得說明的是,當登山者返回1號營地,期待從這裏去往頂峰時,他們會在這處營地停留,並使用輔助氧氣入睡。從這裏开始,他們將繼續利用輔助氧氣一路去到頂峰。而傳統上,人們是從海拔7,790米的2號營地开始借助輔助氧氣。

海拔7,000米的1號營地至海拔7,544米的2號營地

剛剛提及的雪層覆蓋拱坡從1號營地延伸至7,400米處,已經超過攀登至2號營地的一半高度。坡度爲20°-30°,山壁固定了繩索。從此刻开始,區域受到狂風侵襲,而且基本上爲巖石表面,不過狀況取決於季節。

登山者穿着冰爪,繼續通過200米垂直距離便能夠到達2號營地。這裏的風況可能相當糟糕,所以明智的選擇是在去往山脊這處區域之前事先了解狀況,Ballinger強調。過程或持續四個小時 - 對於那些不利用輔助氧氣的人們,攀登過程或達六個小時。

2號營地覆蓋一處非常寬闊的地點,帳篷搭建的區域在7,600米至7,800米高度之間。

照片提供:Chad Peel

海拔7,544米的2號營地至海拔8,300米的3號營地

借助氧氣的登山者只會在衝頂嘗試輪去往3號營地。相較而言,不使用輔助氧氣攀登者的典型做法是在最終的攀登之前到達8,000米區域,所以,他們至少會來到通過3號營地的部分路线區域。

道路包括掙扎行進的巖石山脊,接下來是在山峰一側約8,000米高度的巨大橫跨。被稱之爲Sidewalk,這裏就身處珠穆朗瑪峰恐怖北壁下端。路线再次沿山壁垂直延伸,30°-35°的雪層,直至3號營地。

海拔8,000米的Sidewalk區域

照片提供:Jaime Avila

對於不利用輔助氧氣的攀爬者,這是在極高海拔區域漫長的八個小時攀登日。至於有氧氣協助的登山者,過程需要一瓶氧氣,除去海拔之外,沒有具有挑战的部分。他們數個小時便能夠結束攀登。

2019年,人們去往珠穆朗瑪峰3號營地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3號營地是山峰海拔最高的營地。數年前,這裏被稱之爲4號營地,因爲大多數時間,1號營地和2號營地之間會搭建另外一座營地,但是現在卻無人使用。

3號營地比山峰南坡的4號營地,約7,900米處的南坳高出300米。Ballinger認爲,對於使用輔助氧氣的登山者,這是很大的便利。

“衝頂當時用時較短,下撤期間,如此之高的地點有一處營地也提供了額外的安全保障,”他解釋到。“我們確保3號營地有大量備用的輔助氧氣,而且通常把夏爾巴留在這裏准備熱飲,或是在如果出現任何問題時提供協助。”

照片提供:Zeb Blais

這裏沒有舒適可言。帳篷底部並不平坦。另外一方面,這裏非常安全,上端沒有掉落的物體,不過,周圍是很高且狂野的地點。

“對於不借助輔助氧氣的攀爬,我發現3號營地頗具挑战,”Ballinger說到,“不利用輔助氧氣的登山者通常不會在這裏留宿,因爲這裏海拔過高。相較而言,他們會在下午返回2號營地,在更加溫暖區域度過數個小時,接下來,他們會在3號營地補充飲水,休息,隨後在晚間九時出發去往頂峰。”

“至少,這是我的做法,”Ballinger表示。

海拔8,300米的3號營地至海拔8,848.86米的頂峰

從3號營地开始的衝頂嘗試貫穿着山峰整個登山探險歷史。攀爬者跟隨馬洛裏和歐文在1924年命運多舛攀登探險的腳步。

“看到知名的三處台階不禁令人贊嘆,兩位先鋒登山者在這裏度過了他們人生最後數個小時,想象着他們能夠到達的地點,又或是他們是否能夠站在頂端,”Ballinger說到。

盡管路线全部鋪設了路繩,但依然充滿挑战。

日出的陽光照耀世界之巔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與南坡的情況不同,北坡最後的衝頂階段距離更短,陡峭區域伴隨着平坦地點,”他解釋到。“地貌被積雪部分覆蓋,隨着你從山脊下端通過,偶爾會遇到傾斜角度很低的巖面,並繼續去往山脊頂端。山壁還有三處台階,這是三條巖石帶,是整條线路技術攀登難度最高部分。”

身處山峰北坡海拔更高區域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台階

以下是Adrian Ballinger對珠穆朗瑪峰北坡线路難度部分的描述:

第一台階是連接固定繩索的完整攀巖。這是角度和緩的陡坡,但卻感覺是真切的巖壁攀登。[通過]這座台階,你會到達山脊頂部,北坡一側一處令人贊嘆的地點,另外一端是窮卓/Kangsung山壁。你在太陽升起時攀登至這裏。景致無與倫比!”

登頂日

照片提供:Carla Perez

由於每一年中國藏族工作人員放置的中國梯,第二台階在三處台階中最爲知名。這裏也有一些額外的固定路繩,此外人們還有備選做法,以備區域出現擁堵。

沒有梯子,第二台階爲5.10(法國5+,6-級別)難度的攀巖區域,感覺幾乎垂直。在這樣的海拔高度,沒有梯子難以攀登。距離不長,但是相當復雜,當你來到頂部時會感到非常滿足。隨後便是通向3號台階的容易,平坦部分。

照片提供:7summits1year.com

第三台階是分割巖石帶,如同煙囪狀的檐溝。這裏沒有梯子,不過顯然已經鋪設了繩索(從前進營地至頂峰一路固定了路繩)。這裏不像第二台階那樣艱險,不過海拔更高,的確會令人們的行進速度放緩。

通過這裏,登山者需要在北壁下面一處平台完成狂野的橫跨。隨後,他們蜿蜒繞行來到山脊,以及最終的頂峰。想象上世紀二十年代/1920年珠穆朗瑪峰探險初期沒有固定繩索時,攀登這處狂野之地的感受。

Adrian Ballinger在其中一個北坡登頂日

照片提供:Alpenglow Expeditions團隊

總之,相較於南坡,衝頂當日,人們在北側的攀登時間更短,地貌的陡峭程度也更低。

而且,這裏的人數是山峰南坡登山者數量的1/5,相對來說,這是安靜的登頂日。

“如果你選擇適宜的衝頂日,那么列隊等待登頂的攀登者則更少,而且直至來到頂峰,攀爬過程相對安靜,不過身處頂峰,你會看到大量來自南坡的登山者,”Ballinger說到。“隨後,你轉身,擺脫頂峰的混亂,再次悄聲下撤。”

2019年,沒有借助輔助氧氣,Carla Perez與同伴Topo Mena一同站在珠穆朗瑪峰頂端

照片提供:Carla Perez

Ballinger預計2024年珠穆朗瑪峰北坡有約200人,其中包括外國登山者,夏爾巴和向導。

下撤返回

“借助輔助氧氣登山者從3號營地去往頂峰的過程或需要四至六個小時,”Ballinger說到。“不過,下撤過程頗爲漫長。在三處台階需要保持專注,因爲人們需要利用繞繩方式返回。”

Ballinger強調,由於地貌不像南坡那樣雪層堆積且陡峭,所以如果一名攀爬者遇到問題,探險隊伍需要動用大量人力,輔助氧氣以及其他資源,無論是腳步扭傷,又或是出現急性高海拔病症症狀,因爲拖動人員通過雪面根本毫無可能。

照片提供:Jaime Avila

好消息就是,一旦離开三處台階,下撤過程便非常快速且直接。Ballinger表示,他試圖確保隊伍成員永遠不會在3號營地度過第二晚。

“隨着足夠數量的氧氣,這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客戶回到海拔更低區域,那么他們會更爲安全,而且狀況也會更好,”他解釋說。

大多數人會在當日一路返回北坳,即1號營地所處地點。一些人甚至會在2號營地留宿,接下來,此外約20%人員會下撤至前進營地。獎勵就是舒適的營地,旅遊鞋 - 以及廚師准備的餐食!

信息來源:Angela Benavides



標題:[西藏自治區]珠穆朗瑪峰北坡-西藏自治區一側的攀登過程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932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