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重慶|馬識途:誰說蜀中無大將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01 00:57:23 熱度:11

導讀: 晚上好 這裏是第73期 重慶發布·晚安重慶 大師離席。 3月28日,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在成都去世,享年110歲。 生於重慶忠縣的馬老,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並稱“蜀中五老”。回望馬老一生...

晚上好

這裏是第73期

重慶發布·晚安重慶

大師離席。

3月28日,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在成都去世,享年110歲。

生於重慶忠縣的馬老,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並稱“蜀中五老”。回望馬老一生,他追逐思想的火光,也培育革命的火種——他是西南聯大的“老學生”,也是西南聯大地下黨的黨支部書記。中共地下組織的革命火種在這裏越照越亮,最終點燃了第二條战线鬥爭的熱火,推動了“一二 · 一”運動的爆發。

他是文壇的“常青樹”,筆耕不輟,爲天下立言,爲時代立傳。其作品影響廣泛,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更是被改編成爲經典電影《讓子彈飛》;107歲時,他出版了作品《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和散文集《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成爲全國文學界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

3月29日,北京大學也發文悼念這位110歲的北大老校友:“斯人已逝,而其精神將跨越時空,潤澤後來者。”

在抗战前线和烽煙山城

馬老經歷了怎樣的激蕩往事?

年逾百歲依然筆耕不綴的馬老

有着怎樣的創作理念?

對年輕一代作家又有怎樣的期盼?

今晚,小布丁帶你

在《笑傲人生——馬識途百歲感悟》中

感受這位老人

“拂去塵泥,熠熠生光”的過往

以及他對後輩

“誰說蜀中無大將”的希冀

展开全文

馬識途在家中 來源:央視新聞

節選自《抗战前线採風》

在那战場上血腥遍地的野地裏,在那被炸垮燒毀的房屋和斷井頹垣間我發現,總有叢生的雜草和朵朵默默开放的野花。

還有一次,我看到在離前线不遠的地方,有幾只小鴨子在一個積滿了水的大炸彈坑裏嬉遊,和彈坑四周地上的青草和野花相映成趣,是那么生機盎然。而更讓我感動的是在前线陰溼的坑道裏,有战士用一個廢炮彈殼當作花盆,在裏面放上泥土、種上野花。我爲此而震顫了。

1947年的馬識途 來源:央視新聞

節選自《危險信號》

當年我們做地下工作時,在城市和特務打交道是常有的事。我除开不斷地改換職業打扮,學些南腔北調的職業行話外,還要懂得如何識別混在人群中的特務以及掌握被特務盯梢時如何脫梢的技巧,更要熟悉城裏的大街小巷,了解哪裏有祕密通道可以利用。在每次約定接頭地點時,我都會預先看到可以逃遁的路子,以應付緊急情況。

更關鍵的是,我們做地下工作,就要以身相許,隨時准備犧牲,一個人不怕死便會有勇氣,有了勇氣便生智慧,就可以做到臨時不慌亂,沉着應對。特務雖然兇惡,但並不可怕。我們的一些同志出事往往就在於平時不警惕,又無狡兔三窟的准備預案,出事時沉不住氣,慌亂,瞎抓,結果一定會失事,這是我們通過血的教訓得來的經驗。

在昆明求學時,馬識途(前排右一)與同學和飛虎隊員合影 來源:央視網

節選自《創作需要真誠》

寫真實,這已經是作家們說爛了的一個題目。然而什么是作品的藝術真實,它和生活真實是什么關系,如何把世俗中隨處可見的真實生活轉化爲美的形象,不僅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還能啓發人們去思考,去追求?解決這些問題卻不是容易的事。

這不僅要求真實,要求認真地生活和創作,而且需要誠實的品格,要把世界上美好的純真的事物作爲自已虔誠的信仰,並且爲了使之能給人以啓迪和信念不惜貢獻自己的全部心力以至生命。這需要在生活中苦苦追索,要在世俗的污泥濁水中去挖掘,拂去塵泥,使之熠熠生光,告訴沉淪於世俗觀念,終日惶惶馳車的人們,這才有價值,這才是本質,這才是人。而這也才是作爲美的載體的文學的最崇高的目的。

馬識途在寫書法 中國現代文學館 慕津鋒 供圖

節選自《在四川作協2003年迎春茶話會上的講話》

想請大家再度聽一個老人的勸告: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我真切地感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才看池塘春草綠,庭前梧葉已秋聲”。時不我待,時不再來,要寫出反映偉大時代的偉大作品,沒有孺子牛的精神,熱愛國家和人民,並鍥而不舍地做幾十年的努力,是不成的。

而這就期待我們在座和沒有在座的青少年作家一代。你們再不要浪費青春,浪費創作的大好時光了。多讀點書,多看點生活,多寫點作品,那些文外功夫,那些名繮利鎖,都是生命和光陰的蠹蟲。

馬識途用電腦寫作 來源:北京大學

節選自《寄〈青年作家〉》

我們老一代的作家是懂得“春樹嫩芽推老葉,清溪後浪逐前波”這個新陳代謝的道理的,新的一代必定比我們要強,我們寄希望於青年一代,我們愿意做辛勤園丁,做護花人,並且“愿請東君長做主,千紅萬紫滿春園”,讓文藝的春天長留天地之間。

馬識途在工作中。張書旗 攝

節選自《誰說蜀中無大將》

以我們衆多的才華橫溢的中青年作家來說,有向他們提出更多要求的理由。他們只要認真地去生活、觀察和思考,只要悉心專志地去創作,心無旁騖,目不旁瞬,甘於寂寞,不求急功近利,不存僥幸之心,不賣弄才華,不摻水分,反復錘煉,十分功夫一分貨,在不遠的將來,將有鴻篇巨制出來,我是寄以深切期望的。

本文節選自——《笑傲人生——馬識途百歲感悟》(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出版)

小布丁多一點

馬識途 來源:北京大學

馬識途,本名馬千木,生於四川忠縣(今重慶忠縣)。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從事中共地下組織革命活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黨的組織工作。1941年到西南聯大學習,1945年畢業。歷任鄂西特委書記、川康特委副書記,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四川省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西南局及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理事、顧問、名譽委員等。

馬識途先生於1935年开始發表作品,196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巴蜀女傑》《魔窟十年》《滄桑十年》等,長篇紀實文學《在地下》,中篇小說《三战華園》《丹心》,短篇小說集《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作品。出版《馬識途文集》(12卷)。

人間總有馬識途

一路走好

大家都在看

未來一周多陣雨或雷雨!這些區縣暴雨災害有較高風險→

這裏很重慶|走,去看“海”!

全國這么多單位來重慶高校送Offer→川渝崗位近半

來源:重慶發布

本期策劃:姚於 李聰衝

編輯:楊夕文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爲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版權所有: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網



標題:晚安重慶|馬識途:誰說蜀中無大將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797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