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手遊、逃離城市,當代年輕人爲何愛上徒步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3-15 17:03:59 熱度:15

導讀: 海報新聞記者 金立紅 濟南報道 28歲的周星第一次徒步源於一條“濟南龍洞徒步”視頻。去年秋天,看完那條徒步視頻後,他背上僅裝了兩瓶水和一點食物的背包就進了山,從龍洞到一线天到大華紫郡再到林場,然後原...

海報新聞記者 金立紅 濟南報道

28歲的周星第一次徒步源於一條“濟南龍洞徒步”視頻。去年秋天,看完那條徒步視頻後,他背上僅裝了兩瓶水和一點食物的背包就進了山,從龍洞到一线天到大華紫郡再到林場,然後原路返回,全程大概10公裏左右,“穿過大華紫郡狹窄的道路,前方突然开闊,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山谷,太陽高懸,就像自己掙脫了牢籠重新看見陽光。”

三月回暖,伴隨着“上春山”的口號,戶外徒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獨自一人或者三五成行逃離城市鑽進山林,用腳步丈量深山,享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多個瞬間。當代年輕人爲何愛上徒步?海報新聞記者跟隨隊伍進了次山。

記者體驗:全程15公裏迷路又折返

3月9日,周六,濟南天氣晴朗,最低溫度4℃,最高溫度13℃。查過多個濟南龍洞徒步攻略後,海報新聞記者來到龍洞風景區附近,與山下集合的多個徒步愛好者相遇。

公开資料顯示,位於濟南東部的龍洞山,位於歷下區與市中區交界之地,北有老君崖、鳳凰台,南有獨秀峰、三秀峰突兀環列,形成峭壁圍繞的山峪,名“龍洞峪”。深谷之南,巨峰危立,整個景區以山峰、泉池、洞穴爲主要景觀。

徒步路上的景觀

當天進山的遊客很多,有不少人帶着孩子全家出遊。初上山時很是熱鬧,但過了帶有扶手的一线天後,人流量便減少了很多。有幾位同行的徒步愛好者告訴記者,後面要走的路线,才算是徒步的正式起點。

道路蜿蜒,有不少地方需要手腳並用上山,記者與幾位徒步愛好者結伴經過一處懸崖“野路”,落腳點只有一個腳掌大小,需手掌緊緊攀附懸崖壁才能通過。上山後又進入谷底,初春的樹枝還沒冒新芽,陽光從交錯處斜射下來,空氣十分清新。

結伴的幾人經驗不足,進入谷底後迷了路,只好從谷底折返回到山頂,一路波折,回到景點門口處時發現行程大概15公裏左右,用時近4個小時。

行程途中,記者遇到一名獨自出遊的19歲在校大學生,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徒步,雖然很累但感覺很好,“總比在宿舍躺着要好多了,這次有了新的體驗,下次可以約着同學一起徒步”。

展开全文

愛上徒步後他戒掉了手遊

年輕人愛上徒步已不是個例,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年輕人分享了自己的徒步經歷,28歲的周星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一年,周星幾乎沒工作。一方面是他上一份工作的合同到期了,另一方面,他還沒想好未來到底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所以他猶豫、糾結,也很害怕未知的未來,“覺得過去的這些年,自己玩也沒玩好,學也沒學好。”

在接觸徒步之前,除了零散的工作外,周星的生活幾乎是“靜態”的,下班後除了一日三餐就是手機遊戲,“所以當身邊的同齡人开始步入人生的下一階段時,我好像被困在了原地。”

無意間刷到“濟南龍洞徒步”視頻後,周星想着,“幹脆就滿足自己,放縱一下,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好好地看看自己想看的東西”。於是便有了第一次徒步進山。

周星第一次徒步

周星告訴記者,那次徒步帶給他的震撼是比較大的,“秋天道路兩旁开滿了鮮花,還有蜜蜂、飛蛾和其他蟲子。”這些散發着生命力的生物和林場大片大片的綠色讓周星印象深刻,也成爲周星愛上徒步的原因之一。

“去年徒步的時候我幾乎都是一個人出行,但今年我在路上認識了很多朋友。”周星說,他每次徒步的平均裏程在12公裏左右,主要在龍洞、佛慧山、漿水泉及玉函山附近活動,既不算累,又能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林場

周星基本兩周徒步一次,在這個過程中他愛上了古建築,也終於成功戒掉了手遊,“我們生活在城市裏享受着經濟發展的便利,也承受着很大的壓力,時間久了,容易迷失自己,而且在社會每天都在與人打交道,卻沒有時間認識自己,去山野徒步就是在和自己打交道,能夠發現平時看不見的美景,也是梳理內心的過程。”

徒步引發的“跟團”經濟

記者注意到,除了雲貴川等大衆所追捧的徒步勝地,濟南周邊也有不少適合徒步的景點。

在小紅書、抖音等各個平台搜索“濟南徒步”時,可以刷到很多個人分享帖及相關攻略,此外,徒步衍生出的“跟團”經濟也悄悄出現在各個平台,他們多以分享攻略、路线的形式出現。

徒步愛好者

90後的李偉磊和李一鳴是“凌覽戶外”組織的發起人,也是爬山徒步大軍中的一員。李偉磊告訴記者,最初時他和李一鳴只是自己熱愛爬山,“李一鳴原來是消防員,退下來以後一直都想做點公益性事業,我們也想過做義工、照顧小動物這些事情,但發現社會面的渠道並不多。”

“能不能把我們的興趣愛好擴大一下?”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利用周末及假期時間帶領更多人參加到戶外運動中來,“我們從事的是軟件行業,平時也沒有時間運動,更能體會到現代人坐在辦公室的疲憊,在戶外徒步的那幾個小時,手機常常沒有信號,這就像一場逃離城市計劃,周末在戶外放空自己,享受一次大汗淋漓的運動,周一再回到工作環境中,將工作和生活分开,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會更加飽滿。”

李偉磊和李一鳴

“凌覽戶外”組織的爬山

李偉磊說,原本他們設想的是最多組織十幾個人,大家一起出來運動放松一下,但沒想到隊伍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他的預期,“尤其是2023年,濟南周邊遊很火,我們通過平台發布的動態獲得了極大的流量,現在我們已經有14個微信群,將近7000人的隊伍。主要面向18到35周歲的年輕人群體。”

2023年,除了李偉磊的“凌覽”活躍起來,濟南很多戶外組織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李偉磊告訴記者,因爲大家路线相近,所以彼此之間都比較熟悉。

最开始,李偉磊與李一鳴並不收取費用。安全繩、應急藥品、冷敷貼、冰袋、紗布……作爲大家的領隊,二人的背包裏除了裝着自己的戶外物資,也始終爲大家備着各種戶外應急救援物資,“像一些探洞或者懸崖邊,我們不會帶大家去,因爲確實存在着一些風險。”

李偉磊與李一鳴帶領衆人進山

“每次出行,別的不說,我們一定要把這些人安全帶進去,再安全帶出來,這一定是最重要的。”隨着帶隊經驗的增加,他們也會時常根據大家的需要自費購买一些應急物資。

此外,隨着徒步足跡越來越廣,有人在後台向他反映希望能解決交通問題,“在濟南市裏還好,去濟南周邊或者更遠的地方,很多人都存在着交通不便的難題。”爲此,李偉磊與李一鳴商議後決定去較遠的地方徒步時租大巴統一出行,核算成本後收取一定的交通費用及領隊費。

“目前我們有5個核心人員和一個公衆號客服,針對不同人群劃分出不同的徒步路线,相關小程序也即將上线,到時可以更好地幫助大家了解近期活動以及更方便的報名。”李偉磊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周末已經定下了去江西婺源的行程,大家將在當地集合後乘坐大巴,共同奔赴一場山野之旅。

責編:馬婉瑩

審籤:辛 然



標題:戒掉手遊、逃離城市,當代年輕人爲何愛上徒步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512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