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載風華,一針一线煥活漢服之美

來源: 新華日報 發表時間:2024-03-07 08:32:20 熱度:14

導讀: 原標題:承千載風華,一針一线煥活漢服之美 不少身穿漢服的遊客,在南京市溧水區洪藍街道傅家邊科技園打卡留影。 朱紅生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 本報記者 程曉琳 蔣明睿 月滿人間,燈火如晝。今年上元...

原標題:承千載風華,一針一线煥活漢服之美

不少身穿漢服的遊客,在南京市溧水區洪藍街道傅家邊科技園打卡留影。 朱紅生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 本報記者 程曉琳 蔣明睿

月滿人間,燈火如晝。今年上元節秦淮燈會,一群群身着漢服的少男少女雀躍而過,盈動着春的氣息。望着街上隨處可見的漢服穿搭,南京漢服設計師張則寧眼眶有些溼潤——現代的人們穿着漢服走出家門這一小步,用了快20年。

尋找中華文化認同,將熱愛變成事業

2003年,韓劇《大長今》爆火。許多年輕人爭相效仿韓服穿搭。同年11月的一天,河南鄭州的電力員工王樂天身穿漢服上街,在全國掀起漢服復興的討論,他也被稱爲“當代漢服復興第一人”。

褒貶不一的討論,讓當時正在上海讀大學的張則寧困惑不已:漢服明明是中國傳統服飾,爲何由於“韓流”的衝擊,讓不少人誤認爲漢服就是韓服,深藏血脈的中華文化認同感,從何處找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來自《詩經·秦風·無衣》的這句話,被漢服愛好者們衍生出群體自稱——“同袍”。當時張則寧因爲喜歡漢服,參加了漢服社團,在和“同袍”們的討論中,他們決定從制作漢服、穿着漢服入手,讓更多人了解漢服文化。

當時市面上罕有漢服商家,專職設計漢服的人寥寥無幾,愛好者們只好自己動手縫漢服。張則寧利用論壇、貼吧在網上認識了一群“同袍”,大家互相傳授漢服的設計制作方法,相互鼓勵打氣。這群人中,有教師、學生、工人等等,沒有學歷、工作領域等的桎梏。“信而好古”“逸秋”……時隔多年,張則寧仍清晰記得最初做漢服“同袍”的名字。

2005年5月,上海的漢服“同袍”們組織了一次聚會。爲了參加這次聚會,張則寧在舊報紙上畫出漢服的大樣,自己花十幾元錢买了布料,送到一家藏身在菜市場裏的裁縫鋪子,請師傅照着大樣做一件漢服。

“你怎么想要做這么一件衣服?”師傅很驚訝,但實際裁剪制作卻並不讓師傅感到爲難,“我們老家農村做的衣服很多帶盤扣、斜襟,形制上有相通的地方。”加上手工費,這件漢服不到百元。

展开全文

2007年,張則寧即將大學畢業。眼見漢服設計前路迷茫,她忍痛放棄將其作爲主業的想法,轉身投入實驗室,繼續自己的專業——水泥材料分析。然而,翻閱漢服書籍、闲暇時設計漢服,漢服依然沒有走出她的生活。後來,她的丈夫問她:“你既然喜歡,何不把它變成事業?”

2013年,張則寧辭去工作,开辦漢服工作室。但熱愛與真正將其變成一種事業,是兩碼事。她坦言,雖然自己掌握一些制版知識,但對於印花、配飾制作等方面還一竅不通。這條路,能堅持多久?她心裏沒底。

尋訪千年壁畫,一針一线還原傳統

逐漸火熱的漢服潮背後,是千錘百煉、浴火重生。

“我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在張則寧看來,雖然設計漢服的人很多,但一針一线還原傳統漢服的人鳳毛麟角。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法海寺、永樂宮……這些古跡中的壁畫,成爲她創作的靈感源泉。

身披塵沙的敦煌莫高窟中,千年壁畫仍綻芳華。站在這些凝結着千年智慧的壁畫前,張則寧受到深深的震撼。相較於熙熙攘攘的敦煌莫高窟,不少藏有精美壁畫的古建築門可羅雀,“永樂宮、法海寺這些地方的壁畫,無論是審美高度還是繪畫功底,都不輸於敦煌莫高窟”。

“站在永樂宮兩三米高的壁畫前,我仿佛接收到穿越千年歷史而來的訊息。”張則寧的眼睛亮了起來。永樂宮壁畫也成爲她復原的第一件作品,“如果這些壁畫不能被更多人看到,就不能打動更多人。”

復原壁畫上的漢服,並非臨摹一幅畫那樣簡單。張則寧解釋,首先,絕大多數壁畫只能看到人物的正面,因此服飾背面樣式結構需要進行推斷。其次,壁畫經過多年氧化,部分顏色已經褪色,紋樣缺失,給復原造成很大困擾,“有一次做一套漸變色的衣服,光是選顏色就打了8次樣。”

《楚辭飛鳥繪》《中國織繡收藏鑑賞全集》《寶寧寺明代水陸畫》《佛教的紋樣》《瓷裏看中國》……張則寧的書架上,滿是從繪畫到織繡技法的各種歷史典籍。她一遍遍翻閱,視若珍寶。對傳統服飾原型的極致考究,成爲她重現漢服文化的密鑰。

泡在南京博物院學習,重走林徽因在山西等地的古建築尋訪之路,並非美術專業出身的張則寧,許多知識必須從零學起。自學色彩、素描,她每天泡在畫室中一練就是3個小時。爲了節約成本,她還自學傳統妝造復原、拍攝布置。

壁畫《平陽府朝元圖》1936年被日本商人從山西晉南(現山西臨汾)盜運出國,流落到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一位關注張則寧已久的加拿大留學生,把這幅壁畫拍照發給她。張則寧決定復原這幅壁畫上的漢服,反復尋找更高清的壁畫細節圖片,設計、畫圖、打樣、縫制……最終,流失國寶中的人物,以“漢服復刻”之身重回故土。

以敦煌莫高窟涼國夫人像復原出《仙蕙》,從唐懿德太子墓女官线刻畫復原出《重潤》……10多年來,張則寧跑了10多個城市,復原了50多套不同朝代的漢服。光復原一套壁畫上的服飾,就得花一兩個月。

堅守復原破圈而出,展示千年文化自信

“真的很喜歡衣服樣式,可是顏色太豔麗了,不加上濃厚的妝造無法穿出街,不夠日常。”張則寧的堅持並非人人都能理解,類似的評價也收到過不少。她坦言,自己的顧客多半是因爲參加漢服比賽、走秀而購买,這也意味着,銷量有限。去年,她專門去山東曹縣考察,看到漢服產業化的蓬勃場景,但認爲曹縣大規模批量化的漢服生產模式並不適合所有工作室,“每個漢服設計者的定位不同,比如曹縣一些漢服的成本能控制在百元以內,而我們做的復雜漢服,一件裙子就得用近6米的布料,成本近千元。”

還有同行嘲笑她“懂漢服,但是不懂生意”。張則寧也曾推廣過一款售價只有100多元的低價漢服,賣出了幾千件。“但是太累了,訂單大量湧來,如果做工無法完全跟上會‘自砸招牌’。作爲漢服工作者,我還是堅持嚴格要求自己,維護傳統標准形制。”

逐漸地,張則寧和她的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南京博物院的“博物館奇妙夜”、大運河博物館漢服表演、西安大唐芙蓉園、山西博物院、華裳九州展示活動……張則寧帶着自己設計的漢服走上了更多的舞台。在大唐芙蓉園外景走秀時,突如其來的暴雨把燈澆滅了一半,但是前排還是擠滿了觀衆,張則寧瞬間熱淚盈眶。

“2005年左右,我穿着漢服上街被人‘指指點點’。”現在,看到街上年輕男女自信地穿着漢服,小朋友們的新年服裝有不少就是漢服,張則寧笑眯了眼:“多棒啊!”“太好了!”“太難得了!”

漢服熱升溫,堅守漢服復原的張則寧希望,同行者能多一些,挖掘更多傳統服飾文化的寶藏。“我們國家傳統文化太豐富了,漢服有足夠的文化承載力和挖掘潛力。”去年冬天,她走進我國越窯青瓷發祥地——上林湖,湖岸坡上隨處可見的破罐殘瓷和湖面映照一體,遠處的千峰翠色仿若瓷的釉色。於是去年她又开始學習陶瓷課程,打算將陶瓷的元素引入漢服。

“服飾傳遞的是文化內核,也許客人此前並不知曉,但通過我的衣服了解到了永樂宮、法海寺,何樂而不爲?”張則寧記得,當一位顧客买了永樂宮復原款,在永樂宮特展前拍照打卡發給她的時候,她看到了文化的活態傳承,更看到兩個女孩跨越千年的“美學對話”。

“保護傳統服飾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它穿出去。”一位漢服愛好者說。漸起的漢服風,是越來越多的人穿出來的。漢服文化不再像以往“圈地自萌”,而是破除年齡、職業人群分類,一展傳承千年的文化自信。不停氧化消失的古壁畫,和漢服工作者們的復原腳步交錯前行,湧動着傳統文化不滅的春潮。



標題:承千載風華,一針一线煥活漢服之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331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