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信心滿滿“闖廣東”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2-20 08:57:40 熱度:22

導讀: 19日,來自貴州的600多名務工人員在榕江站乘坐返崗列車奔赴廣東 羊城晚報記者 鐘振彬 攝 羊城晚報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 春節過後,一輛輛免費返崗專列,從廣西、湖南、雲南开行相繼抵達廣東。2月...

19日,來自貴州的600多名務工人員在榕江站乘坐返崗列車奔赴廣東 羊城晚報記者 鐘振彬 攝

羊城晚報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

春節過後,一輛輛免費返崗專列,從廣西、湖南、雲南开行相繼抵達廣東。2月19日,返崗列車D1857次載着600多名黔籍大灣區建設者奔赴廣東,开始了新的奮鬥徵程。記者跟隨他們登上列車,體驗來粵務工者的返崗路,聆聽他們的在粵務工故事。

“60後”務工者程元富:

回家過年是生活,回粵打拼是夢想

新蓋的三層小樓住着三口之家,客廳寬敞明亮……這是程元富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程元富家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王嶺村。今年56歲的他是村裏首批到廣東務工者之一。回想起過往的務工生涯,他表示:“回家過年是生活,回粵打拼是夢想。”

程元富在一家專門承包企業食堂的餐飲公司上班,從幫廚开始做起,現在已經是員工食堂的負責人。

在他看來,廣東經濟發展好、機會多,是自己工作的首選地。程元富笑着說:“前兩年,公司食堂只需要給400-500人做飯。去年,企業發展得好,招聘的員工多了,我們要負責做1000人的飯。”

如今,程元富一家3口都在東莞務工。在一家人的努力下,生活越過越好。“原來家裏人住着祖輩建的木房子,環境差、不保暖,下大雨時還會漏雨。後來我們打工賺到錢,便建了一棟三層樓的水泥房。”程元富說。

來粵務工,不僅讓這個家庭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也讓“90後”的兒子程江流成長很多。“來廣東讓我增長了見識、認識了更多優秀的人,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期待。” 程江流表示,“我期待自己能學習更多技術。”

談及2024年,程元富表示:“我對未來一年發展充滿信心,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80後”務工者周章盛:

展开全文

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幸福

19日清晨,春節假期與家人短暫團圓後,今年38歲的周章盛和妻子告別年邁的母親與兩個兒子,再次踏上了返崗的旅程。這是周章盛與妻子外出務工的第五年。

說起近年來的變化,周章盛感慨道:“現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周章盛和妻子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寨蒿鎮老鴉村的村民。老鴉村地處榕江縣寨蒿鎮西北部,曾是全縣深度貧困村之一。隨着兩個兒子的陸續出生,僅靠種田難以維持日常开銷,夫妻倆便決定外出務工。

5年前,在親戚的介紹下,周章盛與妻子來到廣東珠海鬥門,开始南下務工生涯。“現在我和妻子都在工廠上班,負責流水线上的產品加工。”說起現在的工作,周章盛感到很滿意,“我們兩口子一個月能掙8000多元,以後待遇還會提高。”

後來,老家也傳來好消息。父親申請易地扶貧搬遷有了回應,一家人搬進了榕江縣東環特和社區,實現了“進城夢想”。周章盛感嘆,生活是越來越幸福了。

新的一年,周章盛有了新的目標:“今年我們想存錢买輛汽車,這樣明年我們就能开車回榕江,也能帶着家人出去轉轉。”對丈夫的小目標,妻子十分贊同和支持:“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實現目標。2024年,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幸福。”

“90後”務工者張家洋:

學習技能競聘更好的崗位

“爸爸媽媽,你們多保重,我回去上班了。”1999年出生的張家洋,今年24歲。從19歲开始,她就跟着村裏人开始了南下務工的生活。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北部,有個被群山包圍的小山村,這就是張家洋一家所在的錫慶村。

“小時候家裏的生活來源便是在山坡上鑿出的梯田裏種些莊稼,勉強填飽肚子。”張家洋說。

張家洋是家裏的女孩,排行老二。說起過去的生活,張家洋很是無奈:“以前家庭年收入只有1萬元左右。實在太窮,我中學僅讀了一年,就輟學了。”

張家洋十多歲時,姐姐跟着村裏人走出了大山。在姐姐的口中,廣東是繁華的,是個充滿希望的地方。“自從姐姐外出務工後,家裏的狀況才一點點好起來。”張家洋19歲的時候,跟着姐姐來到了廣東。

在外務工多年,張家洋不斷充實自己,學習新的技能和本領。從流水线工人做到了文員,收入也提高了。

“前兩年家裏蓋了新房、添置了家電,生活質量提高了。”說起家裏這些年的變化,張家洋很是自豪。

2024年,張家洋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我計劃今年報班,學習採購。現在公司採購部門缺人,而且做採購收入比較高,我想去試試。”



標題:老中青三代信心滿滿“闖廣東”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049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