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漢服廣東最熱!春節國風更盛,企業趕制“战袍”銷量大增

來源: 南方都市報 發表時間:2024-02-04 16:29:04 熱度:16

導讀: 原標題:搜索漢服廣東最熱!春節國風更盛,企業趕制“战袍”銷量大增 “國潮穿粵記”系列報道 這個春節,文旅消費市場中“最靚的仔”,國潮舍我其誰。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國貨‘潮品’等新的...

原標題:搜索漢服廣東最熱!春節國風更盛,企業趕制“战袍”銷量大增

“國潮穿粵記”系列報道

這個春節,文旅消費市場中“最靚的仔”,國潮舍我其誰。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國潮熱進一步激活。

國潮在廣東擁有成熟的產業鏈條與深厚的群衆基礎。有關數據顯示,廣東區域用戶最關注“國潮”,搜索熱度爲全國第一,廣深進入前城市。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推出“國潮穿粵記”系列報道,從國風漢服、博物館文創、品牌跨界、文旅營銷等方面展开解讀,看國潮如何“穿粵”。

第一篇,看各地如何爭搶“漢服第一城”,而老廣又有多愛漢服。

不到10年增長了25倍!2022年中國漢服消費者已經達到850.7萬。近年來,隨着國潮興起,廣袖流雲,衣袂飄飄的漢服從小衆圈子走入大衆視野,成爲文化自信的外在展現。

眼下春節將至,“穿漢服過新年”成爲新的流行趨勢,帶動了漢服熱銷。要打造“漢服產業第一城”的廣州,春節前夕,很多漢服企業進入加班模式。除了成熟的服裝制造產業鏈以外,廣東發展漢服產業還擁有龐大的群衆基礎。在百度指數上,過去一年廣東用戶對“漢服”的搜索度爲全國最高。

愛好群體:850老廣關注

廣州荔灣泮塘,一條幽靜古樸的小巷裏,纖雲館主李韻芝正在一針一线制作一件唐代的齊胸襦裙。她從2006年开始接觸漢服,浸潤於漢服文化中已近20年了。

展开全文

纖雲館主李韻芝穿着自己設計的漢服。 受訪者供圖

據其回憶,18年前的廣州漢服圈子還非常小,只有十幾人,“同袍”想穿漢服,只能在全國僅有的幾個线上漢服店家入手,要么自己做。她深知漢服很講究文化考據,“不敢隨便买一套就拿來穿”。在漢服論壇觀察、學習了整整一年後,她才跟着“同袍”參加活動,並自己動手設計漢服。2007年她穿着自己設計的漢服參加了中秋遊園活動,雖然發型、服裝比較簡單樸素,但依舊抹不去那種青澀、淡雅的韻味。

當時漢服還是小衆愛好,除了同袍間的聚會交流,李韻芝每天都要學習漢服形制、傳統禮儀等相關文化知識,跟傳統文化相關的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都要涉獵。看到很多人對漢服文化一知半解,或是盲目跟風,李韻芝決心推廣漢服文化,讓更多人穿上真正的漢服服飾。

像李韻芝這樣的漢服愛好者,數量在快速增加。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漢服愛好者從2014年的32萬人增長至2022年的850.7萬人,增長了25倍,年均增速達到51.7%。其中,2017-2019年,連續三年都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

“我只是一個漢服愛好者,憑愛好和手藝來養活自己”,2009年,李韻芝在淘寶开了網店,由客人提供三圍數據,由她手工定制漢服。三年前,她又在泮塘开設了自己的漢服工作室,提供漢服定制、妝造、體驗等服務。漢服的定制,從布料選擇、量體裁衣到設計制作,都是她和一位師傅親力親爲。“跟工廠批量生產不同,我們是純手工,慢工出細活”。她說,店裏的客戶多是有消費能力又追求古風古韻的離退休老人,“他們更看重衣服的質感、舒適度以及手工。”

研究顯示,中國漢服消費者超七成是女性,40歲以下佔比超過九成。漢服的發展,在廣東具有深厚的基礎。近一年的百度指數顯示,廣東用戶對“漢服”的搜索指數最高,江蘇、河南分列二、三位。“漢服”搜索前十城市中,廣東有兩個城市入選,深圳第四,廣州第六,北京、上海、西安位列前三。

整體而言,近六成漢服消費者是本科學歷,超八成月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000元,且月均可支配收入過萬的佔比爲49.3%。漢服活動、藝術拍攝、傳統節日成爲他們穿着漢服的主要場景,也有部分消費者會在旅遊觀光及日常活動中穿漢服。47.2%的漢服消費者是出於對漢服文化的喜愛,34.7%的消費者是爲了弘揚傳統文化。很多年輕人把穿漢服、喜愛漢服作爲當代中國青年文化自信的一種外在表現,也借此表達其個性化、創意化的文化消費需求。

在漢服圈,一直存在“復原派”和“改良派”兩種路徑。前者追求以文獻、文物爲基礎的傳統服飾復原,後者則傾向在漢服中加入時尚元素。一些“復原派”也是漢服業余研究者,他們喜歡分析不同朝代的服裝形制,考究嚴謹,有根有據。纖雲館主李韻芝就是其中之一。

網上熱銷:漢服企業趕制“春節战袍”

漢服作爲曾經的小衆愛好不斷破圈,一個趨向大衆化消費的新品類誕生了。春節臨近,不少消費者將“春節战袍”鎖定爲新中式服裝,漢服迎來銷售旺季。1月以來,淘寶上“新中式”“宋錦”的搜索量環比分別大增683%和2058%。雲照漢唐等漢服生產企業也進入了加班模式。

雲照漢唐,是位於廣州荔灣的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專注於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春節前夕,雲照漢唐的服飾訂單同比增加了50%,公司都在加班加點進行趕制,“確保如期交付”。公司創始人李雲介紹,華服的生產周期主要看繡花,“非常重工的刺繡款,有時繡花都要兩周以上。其他環節的生產,在備好布料的情況下是很快的”。雲照漢唐現有多台大型繡花機,每台機器可以同時繡數件衣服,可以滿足大規模生產。“公司從織布、染色、生產、研發、設計、銷售,全部是‘一條龍’自己完成”。

雲照漢唐創始人李雲與復原成功的花樓織機。受訪者供圖

“很多人希望在春節前买到心儀的馬面裙,趕上假期穿,當前我們的貨品真是供不應求”,廣州漢服原創品牌星河漢歌主打產品是馬面裙,其店鋪推廣負責人阿威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從這幾天的情況看,我們在抖音、視頻號、淘寶等全平台日銷售額能達150萬元。”

廣州在全國漢服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淘寶2024春夏服飾行業趨勢白皮書》顯示,淘寶服飾漢服品類產業帶相對集中在菏澤、廣州和杭州。在阿威看來,廣州擁有自身的漢服生產優勢,也擁有全國領先的消費者群體,因此完全有機會融合產業鏈,從而進一步激活漢服消費潛力,將漢服產業帶向長紅。

雲照漢唐於2019年3月成立,見證着廣州漢服產業的快速成長。2019年,也是全國漢服產業發展最火熱的一年。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採集天眼查平台數據發現,目前我國現存漢服相關企業已達5800多家,而2019年全國新注冊漢服相關企業就超過600家,爲歷年來最多。

雲照漢唐創立僅半年,就作爲環球旅遊小姐參賽者服裝唯一指定品牌,將自主研發的漢服推上總決賽舞台。“我們用兩周時間趕制了50套服飾,提供給50個國家的冠軍進行華服展示”,公司創始人李雲介紹。雲照漢唐以打造高端服飾爲定位,產品包括紡織品文物形制復原款、華服改良款與日常款。其中,紡織品文物復原款屬於博物館收藏級別,專門用於文化傳承和展覽。“每個朝代用什么樣的花型紋樣及顏色,都非常考究,嚴格遵守文物數據,不允許設計人員隨意更改”。爲了做好文物復原工作,公司專門請來了國內知名的考古專家、織錦專家、植物染專家作爲顧問團隊,其作品得到學術界認可。

漢服賽道從小衆服飾到百億產業

近年來,無數創業者和資本湧入漢服“賽道”,讓漢服突破圈層成爲一個新興產業。艾媒咨詢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漢服市場在2018-2021年高速發展,其中2019年市場規模增長超過300%。在流量和資本的加持下,漢服產業迎來爆發。2023年,中國漢服市場規模達到144.7億元,同比增長了15.4%。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我國現存漢服相關企業5800多家中,批發和零售業佔31.2%,服務業佔比27.68%,制造業佔比22.03%。從企業類型來看,超過八成是個體工商戶,有限責任公司佔比不足兩成(14.85%)。分區域來看,陝西漢服相關企業的數量排名第一;山東、河南、廣東、浙江同列前五。

從城市維度看,成都、廣州、杭州是國內漢服產業的“傳統重鎮”。成都誕生了全國第一家漢服實體店、第一個漢文化主題書店、第一個漢服文產街區。杭州是知名的“電商之都”,吸引許多漢服企業落戶。廣州則擁有成熟的服裝制造產業鏈,以及漢服頭部品牌明華堂、漢尚華蓮、織造司等。不過近兩年,西安成爲新晉的“漢服第一城”,不僅擁有衆多的漢服企業,打造的沉浸式體驗、多元業態融合的文旅新場景使其成爲“漢服最適配城市”。古都洛陽也憑借漢服火爆出圈。2023年洛陽新增漢服相關企業100多家,僅次於西安。作爲後起之秀,山東菏澤曹縣2021年作爲漢服的生產基地出圈,2023年漢服帶動10多萬人就業,銷售額達到70億元。

《2022-2023年中國漢服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爲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漢服市場規模已破百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191.1億元,未來仍有較大上行空間。爲了抓住這一產業風口,廣州、洛陽、成都等地都在積極謀劃。

新的一年,雲照漢唐也有新的設想:在復制方面,將以古代傳統最高織造技藝復織明代龍袍;在改良款方面,則推出民國風,讓華服走進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漢服擴圈:體驗館等商業模式受歡迎

近年來大熱的國潮風,讓廣州80後國學愛好者黃宇亮也萌生了推廣漢服的想法。

2023年8月,他的漢服文化體驗館在著名的北京路商圈开張,很快就迎來了中秋和國慶的火爆生意,“每天都有差不多30個人”。客人多是年輕的上班族或大學生、高中生。他們一般租漢服出去玩或參加漢服活動之前,來店裏盤頭發、做妝造。“太多人擠在一起會影響體驗感,如果實在太火爆,我們會叫大家排隊等一下”。店員“純幽子”說,她自己也是漢服愛好者,從高中時开始买漢服,已經擁有五六十套。

漢服體驗館店員“純幽子”穿着明制漢服拍攝寫真。 受訪者供圖

在黃宇亮的漢服館有200多套不同形制的漢服可供客人選擇,其中仙氣飄飄的唐制漢服最受青睞。造型則會根據客戶的臉型來設計,“如果是參加走秀的漢服模特,或者‘花朝節’的十二花神,他們的頭發做起來起碼要三四個鐘。”據“純幽子”透露,周末人流量較大,需要拍外景的客人一般中午到店做妝造,做完基本就三四點了。此時陽光柔和,最適合拍照。他們一般會去農講所、大佛寺、文化館、白雲湖、荔灣湖等處進行外拍。也可以在店內拍攝寫真,店裏有琴棋書畫、園林風格、異域風情、大唐盛世等不同風格的布景可以搭配拍攝。此外,他們也有很多商業合作。黃宇亮表示,“這兩年國潮流行,市場的需求量還挺大的。”

黃宇亮的漢服體驗館作爲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是漢服產業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南都記者在大衆點評上定位廣州,搜索“漢服”,分別出現“漢服妝造”約4.9萬個結果、“漢服寫真”4.4萬個結果、“漢服體驗館”約4.3萬個結果,另有漢服實體店約970個、漢服租賃約730個。

時間拉回漢服復興之初。2006年,成都出現國內第一家漢服店。同年10月,廣州誕生本地第一家漢服商家。當時由於漢服復雜的制作工藝、考究的原材料以及漢服文化氛圍不夠濃厚等原因,其市場化困難重重,全國漢服商家總共不超過30家。從2010年开始,才有漢服工廠化小批量制作,逐步开始有現貨銷售,但更多還是以定制爲主。在隨後的2015-2021年,中國漢服市場規模實現了由1.9億元到101.6億元的激增。如今打开電商平台,漢服相關店鋪數量過萬,售價少則幾十元,多則上萬元,從晉制、唐制、宋制、明制等應有盡有。作爲漢服分支的馬面裙,更是登上了“2023年度淘寶十大商品”的榜單。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漢服傳承千年文化,彰顯文化自信,引領時尚潮流,以一種文化自覺的方式,迎合了時代與人心。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漢服市場規模2025年有望達到191.1億元,未來仍有較大上行空間,“漢服熱”將持續升溫,向更加大衆化的品類發展。可以預見的是,隨着國風回歸,以及文化認同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漢服將從特定場景走入尋常生活。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監制:戎明昌 劉江濤

策劃:王衛國 鄒瑩

統籌:凌慧珊

採寫:楊小旻 麥潔瑩 實習生何興如 周惠琪

設計:何欣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天眼查、百度指數、文旅中國、新華財經、中國商報等媒體公开報道



標題:搜索漢服廣東最熱!春節國風更盛,企業趕制“战袍”銷量大增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88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