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衆“花樣”過冬至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23 01:02:03 熱度:63

導讀: 中新社南寧12月22日電 題:廣西民衆“花樣”過冬至 作者 韋佳秀 陳秋霞 劉俊聰 “一家人圍坐,喫着提前薰制的臘肉,再來一桌熱騰騰的火鍋,放上我們這邊的冬筍、野生香菇等食材。對於我們來說,冬至是一...

中新社南寧12月22日電 題:廣西民衆“花樣”過冬至

作者 韋佳秀 陳秋霞 劉俊聰

“一家人圍坐,喫着提前薰制的臘肉,再來一桌熱騰騰的火鍋,放上我們這邊的冬筍、野生香菇等食材。對於我們來說,冬至是一個團聚的好日子,是寒冷冬天裏的暖意。”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的村民黃慧玲22日說。

在金秀,入冬後,瑤族民衆便开始張羅着醃制臘肉,將磨碎的胡椒、肉桂和八角等香料混合細鹽和酒,抹在切成長條的新鮮豬肉上,接着反復揉搓、按摩肉塊,以便調味料充分滲入。待到冬至,就成了餐桌上的佳餚。

冬至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民間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在廣西,冬至這天,當地人都會放下手頭上的忙碌,一家人伴着熱氣升騰的菜餚,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佳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多民族聚居地區,不同民族有其獨特的冬至習俗。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冠洞村,當地村民楊菊鳳表示,冬至是侗家人的新年——“侗年”。侗家民衆會在這一天吹蘆笙、跳多耶、看侗戲,並邀請親朋好友來聚餐,圖一個“今年喫完冬,來年好輕松”的寓意。

22日9時,南寧市淡村菜市場人流攢動,一派火熱。記者在現場看到,湯圓以及雞鴨魚肉等食材掛滿市民的電動車,或是塞滿汽車後備箱,是廣西人給這個冬至的“儀式感”。

12月22日正值冬至時節,南寧市民在淡村菜市場購买食材。圖爲一位市民購买的食材掛滿電動車。韋佳秀 攝

“我今天早上6點多就出來买菜,买了滿滿一車的食材。”南寧市江南區的王先生是壯族人,他告訴記者,每年冬至,家裏親戚十幾桌人齊聚一堂,很是熱鬧。“這一天,家裏的長輩都會叮囑小輩喝一碗韭菜鴨血湯,寓意着過一個‘暖冬’。”

記者了解到,肉糉也是不少廣西人的冬至菜單之一。林桂英是橫州人,在淡村菜市場賣肉糉已有20余年,“每年冬至,肉糉都會特別好賣,平時一天賣120余個,冬至這一天翻倍”。

林桂英告訴記者,橫州市家家戶戶都會在冬至這一天喫肉糉,不少家庭還會自己制作,並讓家中小輩學習這門手藝。“准備糉葉、篩米泡米、醃制瘦肉......由於工序較多,我們一般中午开始包糉,晚上煲糉,次日一早就可以出鍋,這樣做出來的糉子又糯又香。”她說。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講師陳雅然表示,中國南北方過冬至的差異在於北方人喫餃子,南方人喫湯圓,這個現象的形成原因是南北方農作物的差異和氣候差異。

陳雅然稱,在廣西,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區域,在冬至時節有不同的表現。如漢族和壯族喫湯圓、餈粑以及祭祖祈福等,仫佬族會在這一天“舞草龍”,侗族民衆將冬至看作是一年的歲首,通過吹蘆笙、跳多耶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开啓歲首。

陳雅然表示,習俗是流動的、富有生命力的,在多民族聚居的環境下,不同民族、不同區域之間相互交往交融、文化互鑑,促使冬至在多民族間“流行”起來。

“隨着時代發展,一些新的元素會加入到傳統的習俗和飲食中,從而使得冬至這個節日的內涵越來越大,其文化表現也越來越多。對於文化傳承而言,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她說。(完)



標題:廣西民衆“花樣”過冬至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953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