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進校內的專碩生:有人一年房租是學費的三倍,有人一年花1600元住校外公寓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18 00:53:51 熱度:83

導讀: 極目新聞記者 沈外 見習記者 唐佳燕 李迎 近年來,“多所高校不爲研究生提供住宿”屢次登上熱搜,部分學校表示不爲專碩生提供住宿,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开大學等名校。 極目新聞(ji...

極目新聞記者 沈外

見習記者 唐佳燕 李迎

近年來,“多所高校不爲研究生提供住宿”屢次登上熱搜,部分學校表示不爲專碩生提供住宿,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开大學等名校。

極目新聞(jimu1701@163.com)記者採訪了多名目前正在就讀或已經畢業的專碩生。他們都因爲學校不提供住宿,在外租房,提前成爲“漂”在城市中的一員。他們中,有的房租超過學費的三倍,有的住進學校附近的“老破小”,還有人一年只花1600元住進了離校6公裏的公寓。有人感覺因住在校外對學校缺乏歸屬感,有人覺得能提前學習獨立生活。

專家認爲,大學不爲研究生提供住宿服務,推進後勤服務社會化,是大勢所趨,但高校要解決這一問題,不能簡單地要求專業碩士自行租房,而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爲他們校外租房提供相應的便利,需要社會有相應的配套服務,保障社會化後勤服務方式的公益性。

有人一年房租是學費的三倍,有人入住一年1600元的公寓

2021年,黎朝義通過了“夢中情校”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復試前夕,她才從學姐那裏了解到,她無法入住學校的宿舍。

2021年开始,南京大學不再爲全日制專業碩士提供校內住宿。黎朝義最終通過復試被錄取,她說自己埋頭復習,好不容易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南京大學,結果無法住在校園內,還是有些遺憾。

黎朝義租住的房屋(受訪者供圖)

黎朝義的遭遇並非孤例。極目新聞(報料郵箱:jimu1701@163.com)記者了解到,考研大潮下,本就有很多學校不爲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宿舍。近年來,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开大學等名校均开始不爲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提供宿舍。

專業碩士分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對於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而言,他們多數可以在職讀研,有一定的經濟來源;對於全日制專業碩士而言,他們是在校學生,無經濟來源。隨着多所高校不再爲全日制專業碩士提供宿舍,他們在“考研上岸”後的校園生活與傳統的大學校園生活不太一樣:因爲學校不提供住宿,他們在外租房,提前成爲“漂”在城市中的一員。

展开全文

多名全日制專業碩士告訴記者,他們的學校位於一线城市中心,難以在學校附近找到價格低廉又合適的房子。通勤時間、居住質量和價格成爲“不可能三角”。例如,復旦大學所處的位置周圍基本上是建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破小。去年畢業的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張晨稱,當年入學時,爲節約通勤時間,她選擇犧牲居住質量。爲了節約房費,她和同學共三人合租了一套月租爲5800元的兩居室,兩個人住在一個大房間內。“房子60平方米,八幾年建的,管道堵了兩次,還漏水。”

學校在郊區的學生則面臨通勤問題。黎朝義所在的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周邊比較偏僻,附近並沒有太多可供租住的房子。

爲了找房子,黎朝義找遍了南京大學仙林校區附近的小區,稍微繁華一些的小區均集中在距離學校4公裏的仙林湖附近,黎朝義租的房子就在這裏。小區位於二號线終點站外將近2公裏。“再往東一點,就出南京了,離句容就兩條街的距離。”她整租了一間屋子,月租2500元,加上物業水電費大概每月支出2800元左右。計算下來,她一年光是花在房租上的費用就要3萬多元,是學費的三倍有余。

因爲交通不便,媽媽心疼女兒,給她花9萬买了一輛新能源汽車,充電費一個月下來要60元。爲節約开銷,她又花1300元买了一輛電瓶車。不下雨的天氣,就騎電動車上課,這樣一周充電只花3元錢。另外,學校每年會爲租房的專碩生提供2000元的交通補貼,爲黎朝義稍微減輕一點負擔。

爲了解決專碩學生住宿問題,部分學校聯合社會力量向學生提供更廉價的公寓。復旦大學就聯合社會力量,爲學生設立愛久公寓。2021年保研進入復旦大學的專業碩士寧宇說,當時自己已有四次租房經驗,但在學校周圍並未找到滿意的房子,於是她選擇了居住在離學校6公裏遠的愛久公寓,一年只需花費1600元。

有人認爲對學校缺乏歸屬感,有人覺得能提前適應獨立生活

盡管住進了價格便宜的公寓,但從住進愛久公寓的第一天起,寧宇卻感覺自己沒什么上學的體驗感。

和普通學生不同的是,住在校外的研究生寧宇每天醒來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通勤”。愛久公寓距離復旦大學約6公裏,由於學校安排的班車最晚一班是8點多,寧宇10點才上課,因此基本沒坐過班車;因爲地理位置偏遠,打車也要等一二十分鐘。所以寧宇上課都選擇騎車二十多分鐘到學校,到學校時她經常感覺雙腿酸痛。因此,每次從公寓出門前,寧宇都要做心理建設。

復旦大學愛久公寓(圖源:愛久公寓官網)

通勤問題直接影響了她的社交。周末絕不出門,除非有人約;每次有人約也都要把時間定在課後,這樣可以節省一次額外的通勤時間。在开學前,寧宇想着一定要多認識幾個男生,但住進了愛久公寓以後,她只認識了班上的三個男生。

張晨的住處雖然離學校很近,但沒課的時候,也不會像其他學生一樣到校園散步,而是會直接回到宿舍,晚上學校有活動也不方便參加。因爲張晨住所樓下環境相對復雜,她晚上一般都不外出。張晨甚至覺得:“不住學校,你感覺跟上了個MBA一樣,跟學校就是純純的买課關系。”

但“漂”在校外也有好處。張晨告訴記者:“我和室友的關系很好,因爲大家畢竟是患難與共,還可以提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包括租房子有問題怎么辦,怎么和社會上的人相處。”

爲了補貼生活費,黎朝義平時會做一些實習和兼職。她做過很多看起來和本專業不那么相關的兼職:考研輔導、南京某博物館社教公司的課程設計和助教,還有某電視台欄目組文化顧問。因爲住的位置太偏僻,兼職來回通勤都需要兩個小時以上。好在她的導師非常理解她,鼓勵她們多去校外參加實踐。“這也對我將來就業有積極的幫助,起碼讓我對這個行業的運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黎朝義說。

南开大學研究生李毅家在天津本地,但因爲家離學校比較遠,他讀研期間選擇在學校附近租房獨居。“我覺得挺好的,我比較喜歡一個人住。”李毅覺得,雖然遠離了集體生活,但也減少了很多無用的社交,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

盡管明知讀研需要花費不菲的價格,但多數學生覺得,這個成本是值當的。黎朝義覺得,雖然在南京大學讀研時花費了20余萬元,但自己以後想要繼續讀博,以後也想要留在南京。“學校如果能多給一些補貼就更好了。”黎朝義說。

復旦大學2021級專業碩士生李尚告訴記者,他考前擇校期就知道復旦大學不會給專碩生提供宿舍,讀研花費的成本大約在16萬元,但他認爲這個成本能抵得上其價值,“參加工作之後一年就掙回來了”。

後勤服務社會化是大勢所趨,但需要相應的公益性配套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考研人數持續增加,根據官方公布數據,2020-2023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分別爲341萬人、377萬人、457萬人和474萬人,2024年略有所回落爲438萬人。2020年-2023年研究生錄取人數分別爲99.05萬人、105.07萬人、110.35萬人和124.25萬人。

與此同時,不爲專業碩士提供住宿的高校在增加。據不完全統計,除南京大學外,2024年已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南开大學均明確不爲全日制專碩研究生提供住宿。湖南大學則明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住宿實行自愿申請制,學校根據現有的宿舍資源,在一定範圍內提供房源給新生選擇。

12月15日,針對近日網上討論度頗高的研究生不提供住宿問題,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回應稱,從2019年起復旦除個別專業外,專碩都不提供宿舍,主要原因就是宿舍不夠用,有的院系會發放一些住宿補貼。

曾有學生質疑,學校這樣的做法會增加學生負擔。也有不少學生疑惑:同樣是碩士研究生,爲何學術碩士就可以住校內集體宿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與專碩的發展過程有相關性,多年前我國的專碩主要以在職就讀人群爲主,但現在報考全日制專碩的學生人數增多,甚至超過學碩人數。高校在宿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了基數更大的專碩學生,有利於緩解宿舍緊張的現狀,而學碩學生相對而言,在校時間更長,更需要利用學術資源,因此該措施有一定合理性。此外,出於公平的考慮,學校也應對專碩生做出一定的補償措施,如給予一定的租房補貼。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從現代大學建設角度提出建議。他認爲,大學不爲研究生提供住宿服務,推進後勤服務社會化,是大勢所趨,但高校要解決這一問題,不能簡單地要求專業碩士自行租房,而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爲他們校外租房提供相應的便利,需要社會有相應的配套服務,保障社會化後勤服務方式的公益性。

近年來,由學校提供集體宿舍的服務方式,越來越不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求。如大學推進學分制教學管理,實行彈性學制,用5年或者6年時間完成本科學業的學生,宿舍怎么解決?這些學生增加,學校宿舍就十分緊張。同樣,隨着我國高校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把關,有的研究生延期畢業,解決他們的住宿問題也是一大難題。如果都由學校解決這些學生的住宿問題,學校就會選擇不推進教育改革,讓學生在規定時間中畢業。

另外,讓專業碩士到校外租房,是高校應對研究生擴招的現實選擇。如果必須由學校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擴招就會受阻。

一些人呼籲高校應該結合擴招,增加宿舍供給。這也需要前瞻性規劃。需要注意的是,未來10年,我國高校都將面臨擴招壓力,因爲2016年、2017年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出生人口高峰年,2035年將是我國大學入學高峰年。之後,由於出生人口下降,大學入學人數又會減少。應對入學高峰與出生人口下降的合適辦法,也是實行後勤社會化服務,由學生自主到校外租房。但如果就由學生自己去租房,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屋租金,很多學生恐難承受,學生租借的房屋可能距離學校很遠。

這要求高校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學校應與所在地政府、街道、社區合作,爲學生提供校外住宿資源,地方政府要把學生校外租房納入人才廉租房政策給予適當優惠、進行補貼;其次,學校可整合校內外住宿資源,面向所有學生,進行一視同仁的申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住校內宿舍還是校外宿舍,在實行自由申請制的基礎上,可給貧困生優先申請校內住宿的權利,給這些學生基本的住房保障。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黎朝義、寧宇、張晨、李毅、李尚爲化名)

(來源:極目新聞)



標題:住不進校內的專碩生:有人一年房租是學費的三倍,有人一年花1600元住校外公寓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818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