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02 00:57:24 熱度:27
飛鳥背負陽光,金色翅膀的嘹嘹勾畫出瓦藍的穹隆和遠山黛色的輪廓。
這是早晨。高山寺靜默肅然。風送來鈴聲的悠揚,倏然發現,金屬的銳響來自殿堂的飛檐上。風鈴,一串風鈴將雅致的樂聲灑落凡塵,問候早安,怔忪之間,卻發現那群鳥兒已無可尋覓,讓人覺得,這聲息被它們撿了。正在陽光裏把玩。漸漸地,高山寺的行人多起來,腳步密驟起來……
一個出家人微微笑着,陽光映照他的臉,卻是慈祥的、良善的一幅畫。阿彌陀佛,他喃喃低語,仿佛面對俗世,又仿佛沉浸在自己的內心。
大師早晨好。我們說。
他唯唯應着,依舊是一臉笑意,這笑,仿佛早晨的陽光,很親切,很溫暖,很和善。哦,這笑意分明就是陽光啊,暖烘烘的,又亮堂又可以走近。
德玉師,有人這樣介紹。
哦,德玉師,我們一一叫着,上前牽手,道德像玉石一樣溫潤,這名字真好呀。一個閃念,劃過心空,只是沒有發出聲息。
幸會幸會。
這樣慈祥,這樣溫和的長者,我們在哪裏見過呢。依稀是一個閃念,又仿佛夢裏的一個場景。人生天地間,分明是時序的前行、季節的輪回,歲月星河,迷迷蒙蒙 ,有些人,有些事,恍惚在今生,但是,豈料是遙遠的隔世?
陽光更加明亮。高山寺飛虹橋更加瑰麗奇巧。高山寺飛虹橋又叫廊橋。橋墩橫跨兩山澗谷之上,橋下泉流叮咚,成一弧形飛跨東西。廊橋兩端的門楣上雕飾花紋,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廊屋結構的飛虹橋,四壁點綴精美的詩畫,以及磚雕、花鳥畫,美輪美奐,目不暇接。
飛虹橋處在高山寺最低窪處。山衝溝谷的邊緣,一座廊橋飛躍在深澗溝谷上。這座橋全然用石塊碼砌,實爲石拱花橋,歷經千年,但是它巍然屹立,經受陰風淫雨,耐受雨雪寒霜。它全長136米,寬27米,橋楣鐫刻着"黃梅第一泉"字樣。相傳它爲靜鑑祖師手書真跡。
在這裏,你甚至能看到最美的風景。是的,透過橋欄,放眼山下,溝壑陡峭,流水淙淙,松濤和鳴,空前絕後。俯瞰遠處,山峰起伏,仿佛時光大河裏波濤的湧動,一層層,一瀾瀾向前推進,此起彼伏瑰麗奇絕。時序已然是深秋,近處的山山嶺嶺依舊蔥蘢青黛,稍稍遠些的是淺淡的灰色,更遙遠的是灰蒙蒙的霧一樣的色澤,像極了水墨清淡的發散。
廊橋,一幅淺淺的、淡淡的畫,卻透着無盡的雅致和風韻。
一座橋是一部大書,遷延不息,林林總總,寫的是歷史的記憶,歲月的脈絡。
一座橋是一個時代的再現,星星點點,短短長長,全是人間的風貌。
遊走在寺院的廊橋,依稀看到佛祖的禪趣和千百年的不朽智慧。
德玉師微微笑着,陽光勾畫出和諧的剪影。
帶着我們,一步步行走在寺廟,一擡頭,一轉眼,卻是高聳的建築、華美的畫頁。高山寺,美麗的高山寺已今非昔比,德玉師的一雙勞作的手,一顆靈動的心,正讓這裏變得美輪美奐,背靠大別山余脈,面向靈動的考田河,高山寺更加巍峨莊嚴。
高山寺又名高山普照寺。位置偏僻,交通極其不便。相傳爲宋代所建。寺廟周圍有兩千多米長的古牆。寺廟有東西南北四門,雖然年代久遠,但是至今依然保持完好。
志書記載,明永樂年間,靜鑑祖師在此掛錫,建立道場,改稱高山寺。山高路遠,靜鑑祖師種地種菜,謝絕布施。相傳他每年栽芋頭三百六十蔸,每天一蔸,維持生計。若有客來,自己便忍餓一天。靜鑑祖師圓寂後,皇上深爲感佩,御封靜鑑祖師。由此香火更旺,僧侶日增,鼎盛時達數百之衆。明正統十二年,靜鑑祖師的弟子文簡續修下殿,並在寺前右方深澗上,修建高大的飛虹橋。
讓記憶回到從前。德玉師出生於哈爾濱一個普通的人家。小時候,他就多愁善感、悲天憫人,年長者說這孩子有善根。也就那么一說,沒有多少人記得,但是,多年後,已經是東林寺僧人的德玉師在一個早晨記起這句話。這是禪機嗎?作好人難,作好事更難。懷着回報人類奉獻人間的信仰,他在東林寺學習生活。他牽頭成立了助念團,給那些身患重疾彌留之際的人臨終關懷。漸漸地,他有了好人脈。
2014年,一個機緣帶着德玉來到高山寺。那時候的高山寺有些凋敝,一間祖師殿,兩邊各有一座耳房,該簡陋的已然簡陋,不能簡陋的也在簡陋。在高山寺住了一年,德玉喜歡上了這裏,他已經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他把自己的念想與這塊土地融爲一體。
連續八年,他已然是一個勞作不息的僧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爲了節約每一筆費用,他克勤克儉,兢兢業業,自己是工地的管理者,也是勞作的匠人,他甚至开着運土的汽車、挖土的鏟車、鉤機在工地來回穿梭。已經是近六十歲的人,腰身有些佝僂,但是,做起事來,依然那樣拼。強烈的事業心驅使他向前,向前。八年來,一張張藍圖變成華美的建築,廣場、廊橋、大雄寶殿、祖師殿等建築驚豔世人。
八年前,我曾經來過這裏,八年後,當我再次站在高山寺中軸线上,映入眼簾的是山中的仙景、人間的繁華。
站在陽光下,德玉師傅說,我已經把自己當作了黃梅人,看到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人就覺得親切、溫馨。
是的,他已然愛上了高山寺,愛上了這裏的一切。
人生的快樂在你的內心,人生的苦惱也在你的內心,甘於奉獻,無欲無求,你的世界才足夠寬廣、快樂。
一襲袈裟,已然洗得發白,但是依舊穿着,樸素,勤勉,修行,奉獻,德玉微微笑着,越發和善、慈祥。
鳥兒嘹嘹展翅落在屋脊上,風鈴響了。
作者簡介: 周火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黃梅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散文集《皁莢青,皁莢黃》《夢裏的歌謠》等十一本,曾經在《青年文學》《飛天》《湖南文學》《中華活頁文選。高中二三年級版》等雜志發表散文作品,三十多次獲獎。
編輯:秋 歌
圖片:聶援朝
標題:周火雄‖高 山 寺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48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中韓青年濟州交流論壇在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