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藥茶“風起”,上市公司布局養生預制菜賽道,大健康消費市場找到“燃點”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01 16:50:11 熱度:6147

導讀: ①中藥大健康飲食消費市場持續走紅,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幾乎所有企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开拓新店,或已做好擴張計劃。 ②東阿阿膠、溫氏股份、國藥一致、浙江震元均推出藥膳相關產品,佛慈制藥、得利斯業也表示未來將探...

①中藥大健康飲食消費市場持續走紅,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幾乎所有企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开拓新店,或已做好擴張計劃。

②東阿阿膠、溫氏股份、國藥一致、浙江震元均推出藥膳相關產品,佛慈制藥、得利斯業也表示未來將探索开闢藥膳新市場。

財聯社11月30日訊(記者 張良德 梁祥才 王平安)去中藥房配中藥奶茶、去藥膳廚房打飯......從一线城市到四五线縣城,新一屆的年輕人也愛上養生。

有業內人士認爲,今年可以說是中藥消費市場發展的重要年份。財聯社記者近期實地探訪了多地藥膳及中藥茶飲企業,幾乎所有企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开拓新店,或已做好擴張計劃。藥企的聯名、跨界也多了起來,產品形態也更加豐富,除了“阿膠奶茶”,還有藥膳預制菜等。有企業創始人評價,中藥大健康消費市場“風來了”。

藥膳和中藥茶飲市場“起風”

最近一年多,中藥大健康飲食消費市場這股風一直沒有停。

年初各地政府、醫療機構都紛紛向市民免費發放防疫代茶飲;五六月國藥太極與光明集團跨界合作推出的“藿香味小雪糕”成功出圈;七月柳州市中醫院的中藥奶茶包、滷肉面引起一陣網友嘗鮮潮;八月有北海月餅廠商推出“藥膳月餅”;九月中藥版酸梅湯的視頻在網絡爆火,鄭州東濟堂的藥膳也排起了長隊;十月浙江省中醫院推出的秋燥潤肺飲、煲湯三寶方也帶動了外地購买熱情。今年以來,憑借在食品、茶飲領域的成功跨界融合,中藥大健康消費市場相關話題頻繁在網絡平台熱搜上榜。

中藥健康飲食自帶流量,短視頻自媒體平台助推了這股風潮。中國藥膳大師、北京岐黃小館創始人王雲璋告訴財聯社記者:“從9月份東濟堂的視頻在抖音走紅之後,明顯感覺到店的客戶和尋求合作的人多了起來,這也應該算是藥膳行業的一個重要的事件了。”

東濟堂(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鄭州東濟堂一位工作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東濟堂在2021年正式开辦了食養廚房,今年9月被網友帶火,本地外地人都蜂擁而至,接待能力有限,一度限號。”

無獨有偶,位於保定的正心堂中醫診所,創始人王東昇在今年8月也在其診所的隔壁开了一家正心堂粥鋪,主打藥食同源養生餐飲。粥鋪开業伊始,排隊現象就絡繹不絕。王東昇大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個店开業後沒幾天人就很多了,一直是(人流)暴漲,我們每天都是‘上火’狀態。”

展开全文

正心堂部分餐品及店面裝修(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對於粥鋪的火爆,王東昇表現得欣慰而又無奈:“顧客確實很多,從第一個月就盈虧持平了,但我們菜價定價不高,另外粥鋪現在沒有早餐也沒有开外賣,依然還不掙錢。”“基本每天都會有外地老板要來連鎖,有時候我躲起來都不行。”

除新藥膳品牌的發展,老藥膳企業也在擴張。亳州市藥膳養生協會祕書長田兵見告訴財聯社記者,近兩年亳州地區的藥膳企業也在不斷增加,如懷養堂藥膳相繼新开了神農谷、百草園兩家店,並且也已在外地开設合作店鋪。

對於藥膳市場的突然“走紅”,王雲璋表示:“藥膳如果只從烹飪的角度來看,也是一個菜系,不過這個菜系的菜品並不是固定的,隨着地域的不同,烹飪的手法和菜品也會有相應的變化。過去專業做這個的並不多,打开北京地圖搜索一下,可能也就同仁堂和我們兩三家,健康的菜系發展應該是高中低檔的餐廳都有,所以我們認爲這個市場參與者越多越好。”

岐黃小館藥膳(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不只是藥膳,中藥茶飲品牌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發源於雲南紅河州的青楠五味茶在今年开始了擴張,目前合作店鋪已突破45家,並且還在快速增長中。公司創始人理婷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從2020年在自家的中醫診所旁开了第一家店,經過了幾年的打磨,現在迎來了小小的爆發。”

北京長春堂孵化的自有茶飲品牌順時而飲則在茶飲之外开設了更多的零售區,將中藥茶包的零售做成了茶飲產品的延伸,很多顧客在品嘗過店內茶飲之後,也會選購部分店內茶包帶回家。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現在我們在北京兩家店,旗艦店這邊樓上基本每天都會滿員,而五棵松店开業不久,現在僅外賣單一天都接不過來。”

過去一年,從首都到邊陲小城,新湧現出的中藥茶飲和藥膳品牌衆多,除了上文提及的品牌,南京、太原、淄博等地也出現了自己的品牌,並且多個品牌在一年內連續开設新店。理婷表示:“其實(中藥茶飲)前幾年就有,但是沒有像今年一樣受到這么多的關注,不只是我們五味茶,其他品牌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了,行業出現了一個趨勢性的變化,我們認爲今年應該是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年份。”

青楠五味茶(圖片來源:公司公衆號)

跨界與破圈

中藥大健康茶飲與藥膳市場的爆發並非從傳統的藥膳餐廳和花草茶市場开始,而多是新生代中醫跨界和中藥老字號品牌破圈而來。

其實早在2019年左右,中藥大健康茶飲就實現了第一次破圈,如童涵春堂推出的草本茶飲,同仁堂推出的知嘛健康中藥咖啡等,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品牌的跨界場嘗試並沒有推動品牌快速發展。

順時而飲(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此次爆火的幾家中藥茶飲和藥膳店也多帶有跨界性質。如順時而飲是由中醫藥品牌長春堂藥業孵化,而創始人魏煒曾在茶葉老字號吳裕泰工作多年;青楠五味茶的第一杯茶也是從創始人自家的中醫店鋪中做出來的;鄭州東濟堂和保定正心堂的藥膳店也是依托自家中醫診所而逐漸开立的。此外,還有开了個方子、茯苓記等品牌也都打出了“中醫館开的茶飲店”的口號。

今年中藥茶飲和藥膳市場的快速發展,並非偶然。記者在採訪多位品牌創始人後發現,多數品牌或產品都經歷了數年的打磨,而疫情後人們對中醫藥的認可度提高,也爲這些品牌的發展打开了市場。

順時而飲部分零售茶包(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順時而飲創始人魏煒告訴財聯社記者:“從17年我开始出來創業,到19年底第一次把中國二十四節氣茶送到《人民日報》大賽獲得銀獎,再到現在成立順時而飲,其實我們產品已經迭代到2.0了。”

客戶的年齡群體也出現了破圈。

在傳統認知裏,中藥大健康市場的年齡群體通常爲老年人。但現在這個客戶群體的年齡上下线,都出現了明顯的破圈。

在正心堂、東濟堂的藥膳館中,有不少是父母和爺爺奶奶帶着小朋友前來就餐,客戶群體年齡跨度從三歲到七八十歲。王東昇表示:“其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店裏很多父母帶着小朋友來就餐時能放心地讓小朋友喫飯,我們健康的理念能讓大家認可。”

在順時而飲記者看到購买中藥奶茶的用戶有很多四五十歲的用戶群體。魏煒告訴財聯社記者:“由於老字號和中醫藥屬性的加持,我們產品的客戶群體會比傳統的茶飲店更廣,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店內客戶年齡從二十歲到四五十歲都有。”

除了品牌和客戶年齡群體的破圈,顧客對美味的需求和中藥的口感也實現了融合。

作爲中藥茶飲的先行者,有消費者曾表示知嘛健康和童涵春堂部分早期產品在茶與藥的融合度不高,網友在體驗過後曾對於口感有一些負面評價。而今年的中藥茶飲品牌幾乎都將產品口感做到了顧客要求之上。記者在正心堂和順時而飲採訪了多位消費者,均表示飲品口感較好,其中重復消費者佔比較高。

在產品定價上,藥膳和中藥茶飲开始向下破圈。

東濟堂價格表(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從東濟堂和正心堂的菜單中,餐品價格從2元至30元左右,較傳統的藥膳價格有較大降幅,多數消費者的人均消費爲30元左右。而青楠五味茶和順時而飲的飲品定價也相對較低,據了解,青楠五味茶的平均客單價約15元,而順時而飲的茶飲售價多集中在22-26元之間。

政策利好帶動,大型藥企瞄准養生賽道

隨着國家對中藥大健康市場支持力度的增強,以及消費市場逐漸培育成熟。田兵見告訴財聯社記者:“近兩年,民衆對養生,對藥膳的興趣在不斷升高,群衆基礎不斷夯實,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布局藥膳養生產業,目前藥膳產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

傳統藥企看到了市場發展機遇,今年以來對於中藥茶飲和藥膳的跨界力度也在加大。

皖西制藥旗下張仲景大藥房圍繞“藥食同源、健康養生”打造的大健康連鎖品牌仲景生活,在近一兩年將店鋪已擴展到13家,幾乎全部緊鄰張仲景大藥房。目前已培養了一批忠實客戶,有客戶幾乎每天下班來都要一杯“薏米輕身水”,還有外地客戶要求郵寄。

仲景生活(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東阿阿膠(000423)與“奈雪的茶”聯名推出阿膠茶奶。溫氏股份(300498.SZ)旗下溫氏食品與昆藥集團(600422.SH)旗下昆中藥聯合推出參苓雞系列藥膳預制菜;國藥樂仁堂旗下的藥膳餐廳在今年新开了藥膳火鍋店,浙江震元(000705.SZ)董事長吳海明在全國農優產品秋季採購節宣布將未來將重點打造藥膳預制菜產品。

浙江震元藥膳展覽(圖片來源:公司網站)

此外,佛慈制藥 (002644.SZ)董祕曾表示,未來公司將整合甘肅省中藥材及食材資源,聚焦藥食同源產品和藥膳食品等領域進行探索开發,开闢新的市場和業績增長點。得利斯 (002330.SZ)也曾表示未來,公司也將積極探索預制菜多元發展,將藥膳與食材進行融合搭配,進一步打开對食物的想象空間,廣泛拓展業務合作機會,持續做大食品和健康業務。

除上市公司看好市場發展下遊外,中藥大健康消費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引起了市場上遊原料供需的變化。

南京中藥從業人士袁經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兩年由於中藥大健康消費市場的需求變化,部分藥材價格出現較大變化,以人參小規格產品爲例,過去價格爲40-50元/公斤,現在市場價格已經漲至160元/公斤,並且價格未隨着近期藥材市場整體降價而回落。

而下遊產品業態的變化也引起了部分藥材產品需求和價格的回落。新型中藥茶飲的興起,對傳統中藥花草茶市場造成了一定衝擊,但也出現了新的市場機會。

今年羅漢果、菊花價格都出現較大跌幅,部分產品跌幅超過60%。有亳州花茶經營商家表示:“今年以來花茶的銷量較去年明顯下滑。”

康美中藥城工作人員汪琦告訴財聯社記者:“這兩年花茶市場在走下坡路,一方面是行業變化非常快,如果一些店家創新能力不夠,很容易跟不上市場,另外消費者對於原料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店家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

在本月早些時候,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將黨參、黃芪、靈芝、天麻等9種物質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王雲璋認爲,此次藥食同源目錄的增加,給藥膳行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是行業一個重大利好。也有業內人士認爲,藥食同源目錄的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滿足藥膳產業發展的需求,甚至成爲藥膳快速發展的束縛,相關部門應加快藥食同源目錄的更新。



標題:藥膳藥茶“風起”,上市公司布局養生預制菜賽道,大健康消費市場找到“燃點”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471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