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25 08:53:13 熱度:19
2023年,戶外活動已逐步走向生活化、全民化。近日,小紅書聯合《戶外探險outdoor》《徒步中國》發布的《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10月,戶外用戶日活環比增長超100%,徒步、騎行、露營、釣魚、潛水衝浪、滑雪等戶外活動,成爲更多人的新生活方式。
交通工具變潮流風向標六類戶外活動晉升頂流
在自行車誕生的200年間,人們騎車都是爲了更快抵達遠一些的地方。而今,自行車已經由交通工具變成潮流風向標。騎行有多火呢?
報告顯示,2023年1月至10月,騎行相關的筆記發布量增速近400%,筆記量超180萬篇,稱得上是戶外熱門運動TOP1。小紅書上,“騎行”話題有近13億次閱讀量,19歲至30歲騎行人群比例超65%。
菅根史郎是一家生活方式美學品牌的創始人,也是一位資深騎行愛好者,他稱騎行可以讓人了解到世界是連續的,“無論开車、坐地鐵還是坐火車,你會感覺出發地和目的地像是兩個斷开的點,但騎車的時候,卻能讓我真實地感受到這一路上每時每刻連續的風景。”
能夠讓人感受連續性的還有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徒步。
在徒步過程中,所到之處的記憶和感受也成爲徒步的魅力所在,從而吸引更多徒步者出發在路上。2023年1月至10月,徒步相關筆記發布量增速近300%,筆記量超150萬篇,“戶外徒步”相關話題閱讀量超25億次。
與此同時,露營、釣魚、潛水衝浪、滑雪的相關內容增速也達到了100%至150%,與騎行、徒步一起位列六大戶外熱門領域。
硬核戶外探險降低門檻更多新人湧入戶外
戶外如此火熱,到底是什么樣的群體在玩呢?
2019年,朱煒強以戶外博主的身份开通了社交平台账號,主要做戶外知識科普。在和網友互動的過程中,他發現,近幾年,更多人湧入戶外。暫時離开年齡、性別、職業這些社會標籤,人們期待着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廣闊空間,至少在物理層面上實現“人生是曠野”。
“就連我玩的這種硬核的戶外探險,這兩年其實也在降門檻。玩的人越來越多,在社交平台上刷到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朱煒強說。
成都天府滑板大隊主理人楚然也有類似的感受。楚然介紹,一年多前,俱樂部裏來了個不太一樣的新隊員——年近七十的梁鈺祥,人稱梁伯。“我們陸衝界的yyds!”如今,不少滑友都成爲梁伯的“粉絲”。
梁伯开始玩滑板,是因爲小孫女。一天,小孫女在跟一群小朋友玩滑板,梁伯好奇地站上去試了試,“感覺還可以”,從此,一老一小成了“滑友”。楚然一路見證了梁伯在陸衝領域的“成長”。他記得最初見到梁伯時,梁伯還在各種基礎錯誤中徘徊。但失敗後不斷重新爬起來,梁伯最終成爲“滑手中少有的奇跡”。現在,他作爲俱樂部裏最爲年長的滑手,在城市的場地裏閃轉飛躍。似乎年齡越是增長,人生越是开闊。“來不及認真的年輕,就選擇認真的老去!”梁伯這樣寫道。
對於像露營博主鐵南崽這樣的“社恐”來說,戶外給了自己一個很安靜的地方,可以想幹什么幹什么,也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將自己還給自己。
开放綠地增多聚會活動不再有“天花板”
實際上,戶外不只是北上廣、新一线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是三、四线城市的現象生活。數據顯示,戶外人群中新一线城市佔比最高,達到23%;一线城市佔比14%;二、三线城市分別爲19%、17%;而四线城市與一线城市已經持平;五线城市也佔到8%。
報告還指出,年輕人是戶外大軍中的主力軍,但是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參與人數也很可觀,戶外日活中19歲至30歲的人群佔比近50%;31歲至40歲的人群佔到20%;40歲以上的父母以及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佔比相當。
無論從地域分布上,還是年齡大小上,不難發現,戶外是沒有邊界的,每個人都能成爲戶外人。
小紅書戶外行業負責人新島認爲,戶外是對室內一些活動場景的取代,把以前家庭、朋友聚會的KTV、密室、棋牌室等場景挪到了沒有“天花板”的地方。
社會背景催生了戶外興起,但越來越多不同城市、不同年齡的人之所以能成爲戶外一族,還要歸因於戶外門檻的降低。
首先,產業基礎建設的繁榮讓戶外有了更多可能。公園綠地、運動場館、工業園區等能开放給大家體驗的場合越來越多。比如露營營地的快速發展,很多人即使沒有裝備,也可以拎包入住。其次,戶外品牌日漸豐富,針對“小白”开發很多入門款設備,較低的成本就能體驗各項運動,且無需高專業類技能。
對於低线城市群體而言,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也讓他們參與戶外更爲便易,比如徒步、釣魚,可能家門口就能實現。
與情緒療愈等內容融合“戶外+”探索生活無邊界
戶外運動熱潮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報告顯示,戶外用戶單品類消費年均2000元至5000元,預計2025年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
在戶外生活熱潮下,最先受益的莫過於專注戶外裝備、戶外服飾的運動品牌。patagonia、Salomon等品牌成爲一種“時尚”,身罩光環。凱樂石、大熱荒野、自由之魂等國產品牌也走向舞台中央。
除了基礎的戶外產業,戶外可以與生活、研學、寵物、科技、療愈、精釀、親子遊等內容融爲一體。
隨着“抱樹”“白噪音”等在自然中追求情緒療愈的玩法走紅,不少戶外品牌、俱樂部、營地、酒店都加入了野外冥想、瑜伽、頌鉢等療愈放松類項目,甚至瞄准這一賽道做垂直品牌創業。例如某品牌酒店沿着雪山、森林、牧場、叢林、湖泊的自然肌理,在川藏线上打造出戶外旅遊“茶馬古道”。在探索戶外的世界中,自然哲學、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精神美學的結合,更立體地爲人與自然提供友好互動的環境與氛圍。
乘戶外之風崛起的科技品牌,爲“戶外+”增添了更多勢能,一些國產戶外電源品牌已晉爲估值不菲的“獨角獸”。
現在,已有越來越多“戶外+”的生態出現,比如戶外療愈、戶外研學等。
“戶外人”有了節日全國多個城市探索“新地圖”
“在曠野,一切都是正常。”今年10月,網友“鐵頭雪糕”發布筆記,講述自己從上海“流浪”到格爾木雪山腳下的故事。站在海拔超過4100米的地方,冰川吹來涼風,她感嘆:“我的生命就應該浪費在這種地方。”
從滑槳板50公裏穿越湖泊,到涉足人類不超過50人的布生貢嘎雪山,“鐵頭雪糕”徒步9年,用雙腳丈量土地。和她一樣,更多年輕人如今感受到自然的召喚,一有空就從城市“出走”,去看大山大海、急流險灘。
據了解,爲了探索更多戶外开放地圖,小紅書第二屆“外人節”已啓動,設立林芝主會場和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武漢等近20個城市在內的全國分會場。其間,平台將聯合全國16個城市超500家戶外俱樂部,提供超3萬個免費戶外體驗名額。具體項目包含徒步、騎行、釣魚、露營、皮劃艇、衝浪等,每個城市都有超過3種項目供人們選擇。
文/本報記者陳斯
標題:戶外活動生活化全民化 徒步、騎行、露營成三大頂流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723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食客旅遊新方向——“尋找風味小城”熱度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