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多元文明交流互鑑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22 08:52:19 熱度:69

導讀: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參加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國際青年文化論壇。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參訪敦煌莫高窟,了解中國文化特別是敦煌文化以及文物保護工作。 展开全文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參訪敦...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參加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國際青年文化論壇。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參訪敦煌莫高窟,了解中國文化特別是敦煌文化以及文物保護工作。

展开全文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參訪敦煌博物館,了解敦煌歷史與文化傳承。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代表體驗泥版畫,了解中國壁畫藝術的制作。

四年前,音樂制作人、傳統文化推廣者柳青瑤來到敦煌莫高窟,在這裏尋找創作中國故事的靈感;四年後,她再一次來到這裏;和她一起來的,還有來自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國家的近百名中外青年代表,他們一同探尋古絲綢之路上延續至今的文化密碼。

這是全國青聯第一次舉辦文化領域的中外青年交流活動。各國代表相互分享了各自所在國家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動。除了獨特的語言特徵、絢麗的民俗風情和節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辦了現代創新技術與豐富文化遺產相結合的世界遊牧運動會;白俄羅斯擁有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制品,伊朗在學校附近建立青少年智育中心,舉辦文藝繪畫活動……

哈薩克斯坦代表葉爾古蘭·扎恩別伊索夫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但他對中國的文化已有很深的了解。“我看過很多中國的電影,聽過很多中國的音樂。他們給我帶來靈感,豐富我的精神世界。我經常學習中國的戲劇、電影和音樂。”在他看來,藝術是各國人民取之不盡的精神生活的來源。作爲一名音樂劇演員,他除了台前演出,也從事幕後制片工作。此行他來到中國,就是希望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電影和戲劇藝術。

巴基斯坦代表塔亞巴·尼沙爾·卡恩是一名新聞主持人,她認爲自己具有傳播文化的重要使命。同時,她也希望社會爲年輕人賦能、幫助年輕人發展,從而發揮青年力量推動文化創新。“年輕人不僅更了解多元的文化,而且他們可以將傳統與創新整合起來。”

俄羅斯代表尼古拉·日達諾夫也有相同的觀點。作爲俄羅斯大學生協會主席,他以同齡人的視角提出,青年可以自主發揮技術方面的優勢,讓傳統文化傳播推廣的方式更具創新性、互動性。

柳青瑤就是這樣一位煥新傳統文化的中國青年。她創作了衆多傳統文化相關的原創視聽作品,以中國樂器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並用短視頻的方式在互聯網發布並且傳播,受到很多青少年的關注和喜愛。

在烏茲別克斯坦世界通訊社首席專家法麗達·伊斯洛莫娃看來,賦予青年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能力,就是在擁抱傳統的同時變革創新。“我們尊重我們的過去,同時我們也塑造我們共同的未來。”

在敦煌莫高窟參觀時,印度代表普裏揚卡·巴拉感到很親切。她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在印度就有很多佛教石窟,能夠在莫高窟的壁畫上見到印度的繪畫風格,她感到很驚喜。

“壁畫上的顏色怎樣能保存如此完好?”沉浸在千年石窟中,吉爾吉斯斯坦代表阿伊達伊·瑪克薩特別科娃對壁畫色彩之豔麗嘆賞又疑惑。導遊向中外代表介紹千年不脫色的敦煌壁畫,得益於傳統石色的運用。其中就有產自阿富汗的青金石。聽罷,來自阿富汗的馬赫感到非常自豪,向身邊的其他代表介紹道,青金石正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阿富汗傳入中國。

絲綢之路將中國和夥伴國家緊密相連,自古至今都是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的生動實例。柳青瑤向外方代表展示了唐代文物唐三彩駱駝載樂俑的圖片,其展現的駱駝形象和樂舞形象,都是絲綢之路文化的重要體現。“唐三彩駱駝載樂俑既是唐代文化藝術制作工藝發達昌盛的重要物證,同時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絲綢之路上的交流與融合。”

不僅如此,柳青瑤扮成唐三彩的造型,向外方代表娓娓道來“無數鈴聲遙過磧”的故事,也用一曲原創視聽作品《唐三彩》,讓中外青年代表的耳邊不僅響起沙漠深處的駝鈴聲,還傳來中國民族樂器琵琶的韻律。

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青年專家米小強向中外代表分享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駝鈴聲聲,羌笛悠遠,這條路上不僅有張騫,也有柳青瑤,也有葉爾古蘭·扎恩別伊索夫,他們都在講着絲綢之路的故事,講着“一帶一路”的故事。

“政治也許有國界,但藝術和文化沒有。”觀看民族歌舞表演時,葉爾古蘭·扎恩別伊索夫在觀衆席忍不住模仿起藏族舞蹈動作。“我看出來他們是在展示農民做農活的場景,給我帶來很大的藝術靈感。”落幕後,他又衝上舞台和演員擁抱合影。他難掩激動,稱贊中國的聲樂非常有特色。

葉爾古蘭·扎恩別伊索夫希望把自己的作品也帶到歷史悠久的敦煌。談及他用藝術傳播文化的想法,他希望在展示自己民族文化之外,也能夠創作融合不同國家藝術特點的作品。觀看《飛天》音樂劇表演後,烏茲別克斯坦青年政策與體育部國際司司長伊斯洛姆·奧胡諾夫也意猶未盡。“我不是一個音樂劇迷,但我真的很喜歡它!”相比於觀感上的美,他盛贊《飛天》的舞美設計,並認爲以這樣的形式更有助於展示敦煌的文化。

伊斯洛姆·奧胡諾夫也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但近年來,因爲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成果,他在烏茲別克斯坦已經看到許多中國文化的“印跡”。“比如我們會慶祝不同的中國節日,享用中國美食,中國文化的推廣每天都在發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俞希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題: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多元文明交流互鑑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66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