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6-12 16:51:24 熱度:27
多家銀行僵屍APP批量被砍 重點在支付類和直銷銀行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佳 見習記者 王兆軒 北京報道
“我購买的‘穩健理財’一年虧了6.5%。”家住湖北的李女士此前在某股份行購买了一款業績基准在3.3%―4.2%的R2(穩健型)級固定收益類產品,但去年末該產品到期後跌破淨值,引發客戶不滿。
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准看了讓人動心,但最終實際到手的收益卻讓人心寒。
6月6日,《華夏時報》記者走訪及瀏覽多家銀行理財官網注意到,當前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展示標准不一,存在“擇優展示”美化的現象,多款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不充分,並沒有披露完整會計年度的過往業績。
此外,招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近日發布下調業績基准的公告,根據不同產品的資產配置差異,下調空間介於10―70個基點之間。
業績展示“眼花繚亂”
近7日年化、近6個月漲跌幅、近一年年化、成立以來年化、業績比較基准……在理財徹底告別剛性兌付後,投資者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和五花八門的過往業績展示,往往顯得手足無措。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理財產品業績展示不透明,收益率參考指標較多標准不一,部分理財產品業績出現“擇優展示”“報喜不報憂”的現象。此外,部分成立時間在一年以上的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只展示例如3個月、6個月、自成立起,並沒有展示完整的會計年度業績。
以招銀理財“量化精選平衡日开一號”產品爲例,在手機銀行的展示頁上,記者發現,該產品展示近一年漲跌幅爲3.01%,每日可贖,屬於R3級中風險產品。然而在點开產品的詳情頁回顧歷史業績發現,該產品成立以來(2021年12月7日)年化收益率在0.78%,今年以來年化率0.92%,近6個月、3個月、1個月的年化率分別爲0.3%、-3.3%和-6.46%,而該款產品卻選擇了過往年化率的最高值進行展示。
此外,興銀理財旗下“穩添利年盈1號A”R2級固收類理財產品,最短持有期360天,產品展示頁上顯示近3個月年化率4.548%,然而該款產品成立以來及近6個月的業績表現均低於該收益率,分別爲2.727%和3.449%。
與此同時,《華夏時報》記者發現,近期包括招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發布下調業績基准的公告,下調幅度依據不同資產配置的差異介於10至70個基點之間。
例如交銀理財旗下“穩享固收增強14個月定开1號”將從前4.4%固定數值調爲區間數值2.4%-4.5%;招銀理財“招睿零售青葵系列半年定开12號固收類”業績比較基准區間的上限和下限分別下調70和20個基點,由2.7%-4.4%下調至2.5%-3.7%;農銀理財近期公告分別下調旗下三款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准10個基點。
“業績比較基准只是一個參考值,實際收益還是以到账爲准,在市場情況不好的時候,參考意義不大。”某股份制大行理財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選產品的時候,不僅要看業績比較基准,也要看產品具體的投向,在給客戶推薦產品的時候,一般會看自成立以來的平均收益率,評估這個產品是否穩定,再看半年的收益率,在經歷了去年11月的波動後,是否還能保持2%-3%的收益,最後看近1個月的收益和漲幅情況。
有接近市場人士表示,近期債市漲勢較好,但波動开始增大,由於銀行理財大部分資產配置在債市,短期來看,投資者很難獲得如此前般可觀的回報,潛在收益率在降低,同時批量獲得優質稀缺標的能力也偏弱。因此,根據市場環境適度降低業績比較基准是較爲務實的選擇。
去年兩波破淨潮導致大批理財產品跌破淨值,除了哀鴻遍野(遭受實際損失)的投資者,客戶經理也叫苦不迭,社交平台上,記者注意到不少來自全國性大中型銀行的客戶經理表示:“因爲理財產品收益不達業績比較基准,被客戶要求補償收益,甚至還受到了威脅。”
盡管當前理財已全面淨值化,大量非專業的投資者在購买理財經理推薦的產品時,會被強調產品的“非保本保收益,盈虧自負”屬性,但最終實際收益與業績比較基准相去甚遠,投資者蒙受大量損失時,銀行是否會在某種程度給予客戶一定的補償呢?
“如果有到期業績不達預期的理財,分行有可能會續接我們比較稀缺的自營理財產品的額度,但在經濟上的補償不會有。”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規範的業績比較基准展示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該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將過往的業績比較基准、過往的實際收益及其偏離程度綜合起來看,對投資者決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行業整頓在即
2022年12月30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自律規範》和《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准展示行爲准則》(下稱《准則》),這是銀行理財業務兩份重要的文件。
其中《准則》明確,要求展示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准應當有助於反映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此外,展示業績比較基准應嚴格區別於預期收益率,禁止在銷售活動中以預期收益的概念誤導投資者,禁止通過調節收益等方式變相實現業績比較基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業協會在《准則》中提到,該文件的過渡期爲公布之日起6個月,目前,過渡期已臨近尾聲,也就意味着,自7月起銀行理財產品將適用於新規。
5月23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委會召集多家理財子公司、部分尚未成立理財子公司和資管業務規模較大的銀行參與研討會。
會上就“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爲准則”進行討論,對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展示設置了相關要求和禁止行爲。
如機構在選擇過往業績展示區間時,應注明區間起始時間和截止時間。不同期限的銀行理財展示過往業績也有規範,理財產品運作1個月以上但不滿1年的,應至少包括從產品成立之日起計算的過往業績;理財產品運作1年以上但不滿6年的,應至少包含自產品成立當年开始所有完整會計年度的業績;理財產品運作6年以上的,應至少包含最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的業績。
這意味着,以往機構通過挑選表現優異的過往業績進行“擇優展示”的方式行不通了。
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國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爲27.65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2.94萬只,募集資金89.62萬億元。在各投資主體中,個人投資者是銀行理財市場的主力軍共有 9575.32萬人,市場佔比99.01%。
標題:多家銀行僵屍APP批量被砍 重點在支付類和直銷銀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41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這一巨頭,要求百億歐元補貼!德國財長:“給不起”……
下一篇 : 美國5月CPI即將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