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絲巾,藏着獨門絕技

來源: 搜狐網地方資訊 發表時間:2023-08-10 08:49:51 熱度:18

導讀: 原標題:一條絲巾,藏着獨門絕技 絲綢,再古老不過的產品,再傳統不過的行業。從西漢起,大批絲織品就沿陸路或海路,走出國門,遠銷海外,享譽世界。 眼下,歷史經典產業吹來一陣新風。聽說,只要1分鐘,消費者...

原標題:一條絲巾,藏着獨門絕技

絲綢,再古老不過的產品,再傳統不過的行業。從西漢起,大批絲織品就沿陸路或海路,走出國門,遠銷海外,享譽世界。

眼下,歷史經典產業吹來一陣新風。聽說,只要1分鐘,消費者就能定制一款獨一無二的絲巾。不僅如此,這條不撞款的絲巾從下單制作到送貨上門,最快僅需24小時。這,還是我們印象中的絲綢制造嗎?

小小絲巾上,加載了多少“黑科技”,又給消費端和生產端帶來哪些變革?面臨技術傳統、市場小衆等困境的絲綢產業,能否“破繭新生”?近日,我走進創始於1975年的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探尋老牌絲綢企業的造物絕技。

與AI共舞

一見面,萬事利絲綢品牌中心總監劉豔瓊先賣了個關子:“今天請你當體驗官。”

體驗啥?原來,此前的中國時尚產業數智化發展藝尚峰會上,萬事利發布了他們的個性化絲巾定制品牌——喜馬東方,並同步上线了微信小程序。“‘喜馬’意爲喜馬拉雅山,象徵接納、包容和無限可能,‘東方’意在現代和傳統交融中展現東方之美,這是新消費時代我們的一次探索。”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說。

紡織企業通過打造新品牌走向中高端市場,早已不算新鮮事。特別的是萬事利的路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讓絲巾花型從“千人一面”進化到“千人千面”,實現消費者1對1個性化定制。

我進入小程序,點擊“定制”按鈕,選中“AI設計款”,逐一完成“送禮給誰”“Ta的性別”等5道選擇題,並添加了一些素材,包括照片、籤名、祝福語等。等待片刻,手機界面上就出現了5張設計圖。“有合眼緣的,可選‘試戴’,看看AI模特的佩戴效果。沒有中意的,可選擇‘換一批’,直到出現你喜歡的款。”劉豔瓊一邊演示,一邊講解。

最後我挑中了一款絲巾,邊緣是橙色和藍色线條,中間有各式藍綠色花朵,黑底黃紋的中國龍藏身花叢間,左下角點綴個性籤名,設計獨特,也比我想象的更具美感。

“我們從絲巾產品入手,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變‘先生產再售賣’模式爲‘先銷售再生產’模式,創新了消費場景,破解了紡織行業頭痛的庫存問題。”劉豔瓊告訴我,“喜馬東方”背後,是萬事利從2018年开始與微軟小冰聯手打造的“西湖一號”人工智能模型。

眼下,經過多年持續“喂料”,學習600多位藝術大師的作品,解構50余萬個花型數據中的美學規律,集成300多種AI算法矩陣和圖像算法工具,這位“AI設計師”的算力高達10的27次方,相當於可以爲全世界80億人每人設計10萬條絲巾不重樣。它不僅可以“讀懂”用戶需求,瞬時生成海量絲巾花型款式,而且未來還能通過訓練,持續進化。

可想而知,當它向面料、服飾等領域拓展,或將帶來全紡織行業的深層次變革。

賣一件做一件

新潮、好玩、酷炫。小小柔柔的絲綢,竟擁有了如此“硬核”的能力,我一邊感嘆,也不由好奇,“這條定制絲巾,要多久能拿到?”

要知道,傳統手工業時代,定制一款絲織品,需歷經織造、印染、水洗、後整理等環節,交貨時長最少也要半月起。現代工業時代,大型紡織機械構建而成的自動化生產线,造的又多是規模化、批量化產品,AI定制每款設計都不一樣,難道每造一條絲巾就調整一次生產线?恐怕賣出天價都收不回成本。

展开全文

“平台下單到送貨上門,一般3天,最快24小時。”劉豔瓊說。

怎么會這么快?接着我被帶到了萬事利位於錢塘新區的智能印花工廠。在4樓的個性化絲巾定制生產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快速地“賣一件做一件”的奧祕,就藏在眼前這台擁有獨門絕技的“一體機”裏。

這台由萬事利自主研發的機器,小到可以放進一間辦公室裏,將噴印、蒸化、後整理等工序有機“串聯”。也就是說,原先一條生產线才能幹的事,現在一台機器就能搞定。

在工作人員的指點下,我輕點“喜馬東方”小程序設計流程,選中剛剛DIY完成的絲巾圖案,圖案傳輸到雲端,“一體機”隨即啓動。不過半小時,終端“吐”出一塊絲綢方巾,“卷邊、質檢之後,就可以發貨了。”

這個速度,讓我着實大开眼界。長期以來,紡織行業習慣了大批量生產模式,工廠設備、工藝等靈活性不足,難以適應客戶無計劃、多品種、快翻新的新訂單需求,跟不上個性化消費趨勢。如今,通過研發與AI模型匹配的新型機械和設備,以及構建數字化供應鏈,不管有多少創意和設計,萬事利都能進行“柔性制造”,讓“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得”成爲現實。除了消費者1對1定制,眼下萬事利還入駐抖音、天貓等平台,承接100條左右的小批量絲巾訂單,探索“達人定制”新模式。

研發獨家技術

平時購买服飾,我經常會有一個困惑,圖片和實物貨不對板。花費669元定制的小絲巾、999元的大方巾,到底值不值,能得到消費者認可嗎?

“我們有‘獨門絕技’。手機上什么樣,實物造出來就什么樣,顏色圖案分毫不差。”說話間,萬事利相關負責人帶領我來到工廠2樓批量化數碼印花車間,只見數十台雙面數碼印花機分成兩排、有序排开。它們給我的感覺不像常見的印染設備,反而像大號打印機。

走近一台機器,只見一卷卷絲綢,沿圓形鋼柱平穩傳輸,像紙一樣鋪展开來。數字系統依據設計電子稿分色,並在懸於上方的長條形部件中注入相應染料。設備與面料的不斷接觸之中,電子文檔中的每一幀像素,都能夠在絲綢上精准還原呈現。

“你看,這台印的是反面,花型用色較淺,完工後再印正面,顏色相對鮮亮,正反面顏色完全不會串。”該負責人告訴我,萬事利的人工智能色彩管理和人工智能數碼印花技術,不僅能讓染料均勻、牢固地“貼”到絲綢上,而且將印花精准度縮小在1毫米之內,遠高於國家標准。

不僅如此,傳統印染需上漿、水洗,還要在水中加入鹽鹼輔助上色,因而會產生大量污水,萬事利自主研發的GBART數字化綠色印染新技術,通過高精准數字化能力,可精密計算出每塊面料微小分子所需染料量,上染率接近100%,從而免去上漿和水洗工藝,實現無污水排放,有助於破解印染行業高污染、高能耗的弊端。“未來西湖邊都能开一個印花廠。”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李建華曾得意地說。

正是得益於萬事利一系列的“獨門絕技”,在與國際一线品牌合作時,多款絲巾的商標上特別標注了“萬事利技術”。

據介紹,2018年以來,萬事利絲綢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持有專利數量達77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同時還擁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創新平台,爲企業轉型迭代積累了強大能量。鑑於當前絲綢紡織企業多爲中小企業,不會轉、不敢轉、不能轉等情況突出,萬事利還在規劃打造產業大腦和未來工廠,推廣創新技術成果,助力整個行業走上“新絲路”。



標題:一條絲巾,藏着獨門絕技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46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