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情更濃,濃香沁人心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7-23 00:53:52 熱度:15

導讀: 夏至已至,酷暑當頭,唯有一口清茶能夠沁人心脾、生津解暑。爲了深入探究廣西梧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廣西六堡茶的技術工藝及其實際功效,探究其歷史溯源。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尋遺瓊花”啓爲創新團隊前往廣西...

夏至已至,酷暑當頭,唯有一口清茶能夠沁人心脾、生津解暑。爲了深入探究廣西梧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廣西六堡茶的技術工藝及其實際功效,探究其歷史溯源。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尋遺瓊花”啓爲創新團隊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黑石山茶廠,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調研。

茶廠前身是60年代六堡公社的村級茶廠。是以生產六堡茶爲主的,集種植、研發、生產、加工、包裝、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由唯一獲得國家級“非遺”項目六堡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潔群。6.30號上午,驅車近一個多小時,終於趕到了黑石山採茶場,茶廠坐落在傳統六堡茶的核心產區——塘坪村。茶廠周圍群山環繞,煙霧繚繞。茶廠負責人帶我們參觀茶廠展廳,展廳是由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組成,在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品茶室。茶師將還未浸泡的幹茶進行第一步的潤洗。按照評茶人的習慣,第一壺的濃茶主要是去除茶表面的微小的灰塵,第二泡的茶葉由於濃度還保留較爲完全,第二壺的茶水呈現紅濃色,茶師將紫砂壺承裝的茶水倒入杯中,帶有紅濃色的茶水從壺口緩緩流出。拿起一杯剛剛泡好的濃茶,茶香味撲面而來,用右手輕輕扇動濃茶散發出來的香氣,濃烈的茶香沁入鼻腔,頓時給整個人提了精氣神,有種豁然开朗的感覺。

圖爲六堡茶社前茶 賀正博 攝

在品茶的過程中了解到六堡茶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其條索長整緊結,湯色紅濃,香氣陳厚,滋味甘醇可口。具有消暑祛溼、明目清心、幫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飽食之後飲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飲之清腸胃。制作茶葉的過程更有講究,分爲:採青、晾青、炒青,經攤青、殺青、揉捻、漚堆、幹燥等步驟才能做出一罐上好的茶葉。尤其是在採青的過程中,挑選優質的原材料最爲關鍵,六堡茶社前茶選用茶芽作爲茶葉的原材料進行制作,每兩片的茶葉中間才有拇指大的一顆茶芽,五斤的茶芽才能超出一斤上等優質的茶葉,原材料的稀有加上工藝的復雜使得茶葉的收藏價值大大提升,價格不菲。

圖片爲尋遺瓊花隊員品茶圖片 賀正博 攝

展开全文

品茶過後,有幸能夠見到茶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韋潔群老師,她被譽爲“中國制茶大師”,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入選《2019全國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目錄》,韋老師主要把控茶的品質,目前茶廠爲了擴大規模生產,運用了現代生產技術,但是韋老師任從源頭把關,把控好茶的品質,特殊工藝步驟還是採用傳統人工方法進行加工處理。

圖片爲茶廠負責人向尋遺瓊花隊員耐心介紹茶廠布局 賀正博 攝

韋老師的女兒更爲出色,被譽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章獲得者,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並以她的名字命名爲“濡菲”六堡茶。石濡菲利用業余時間跟隨老師傅學習制茶工藝,她走遍了六堡鎮的每座茶山、每個村寨,了解土質特點,掌握各個節氣的氣溫、溼度規律以及各村寨的制茶技藝。採茶時節她跟隨茶農一起上山,回家共同炒茶、揉茶,日復一日重復着最簡單的勞作。在她們的帶領下,茶廠經營的越來越好。

在評茶與評鑑茶背後的故事的時候,已近黃昏。紫砂壺中的茶經過多次泡制茶水已成黃金色,此時的茶水苦而不澀,脣齒回甘,一些茶水的雜志早已沉澱,此時的茶水清香淡雅,將我們帶向了一汪深邃的泉水般那樣的純淨美好。

調研結束,萬分有幸能和韋老師進行合影,傳統手藝人將青春和歲月傾注給了六堡茶產業,通過一輩又一輩的交替,希望六堡茶產業能夠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典上更加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圖爲啓爲創新團隊和韋老師的合影 賀正博 攝



標題:茶香情更濃,濃香沁人心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122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