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敏:老物

來源: 新民晚報 發表時間:2024-11-07 16:30:09 熱度:1

導讀: 歷史和現代永遠交織在一起,而匠心是歲月中的堅守,是平凡中的不凡。 我20歲生日時父母买了塊“大羅馬”手表送我,至今已伴隨我半個世紀了。雖說是老物,可它依舊鋥亮、守時,這幾十年裏只去鐘表店加過兩次油。...

歷史和現代永遠交織在一起,而匠心是歲月中的堅守,是平凡中的不凡。

我20歲生日時父母买了塊“大羅馬”手表送我,至今已伴隨我半個世紀了。雖說是老物,可它依舊鋥亮、守時,這幾十年裏只去鐘表店加過兩次油。我常年戴着,哪怕出席正式場合也不覺得有啥違和感。老物件都有着難忘的故事,個個是經典,承載着歲月的更替。

這次裝修,最令我糾結的就是如何處理老物。“斷舍離”是當今慣用的名詞,可我又覺得“斷舍離”是情感冷漠的借口。老物件勾起人們難以忘懷的記憶,這些故事會不由自主地冒出來,喜怒哀樂皆是生活的積澱、感情的依托。

整理樟木箱裏的衣物時,母親幾件壓箱底的旗袍亮相了。不得不說,樟木箱這種老物件就是好啊,箱蓋關了幾十年,放置的衣服從不見光,可一俟打开,一股樟木香便飄散开來了,裏面的衣服沒有一件黴變。

搬家前就已下決心將樟木箱就地解決了,無非是把它敲得四分五裂,但母親的旗袍呢?有夾皮、夾絨的,也有緞子的,還有士林藍布的,它們的做工那么精細,哪怕經過了時間洗禮,依然不失貴氣。常聽人說,一件衣服如果兩年以上不穿那就堅決扔掉,新款的衣服永遠在路上。這么看來母親的旗袍沒人會穿了,下場只有一扔了事。可我不舍得。我細細打量旗袍上的盤扣、滾邊,眼前仿佛出現當年的裁縫師傅在不斷雕琢着自己的作品,翻着花樣改善工藝,他們享受旗袍在巧手中升華的過程,他們是工匠,一生追求的是完美和極致,這種執着換來了精品。

我想起動亂年代裏母親准備拿幾件旗袍到“淮國舊”去換錢。父親看出了她的遲疑,說留着吧,總有一天會穿上的。父親的話驗證了,現在哪個女人沒幾件出客的旗袍?不過我總感覺旗袍雖然大衆化了卻少了點精髓。我從影視劇裏看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女性穿旗袍也相當普遍,哪怕是紗廠女工也照樣穿着它上下班。一件粗布旗袍尚且扣是扣、邊是邊地精致,這得益於精益求精的裁縫師傅們,是匠心賦予了時光的生命。

又在櫥櫃裏翻出一雙千層底布鞋。那是十幾年前朋友在北京“內聯升”买了送我的。我至今記得她的一句話:別小看了這雙布鞋哦,它可是用了90多道手工工序才制成的呢。這樣的老“章法”造就了“內聯升”以及上海“小花園”等一些百年鞋店長久不衰的信譽:90多道工序難道不是一雙鞋子的精氣神?這可是技與藝的融合啊,難怪它們的名氣至今還扎根在老百姓的心裏。我怎么舍得冷落這件老物呢,舍棄它便是扔掉了時光的回味,辜負了手藝人純粹的精神之美。

老物無處不在,上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從“喫”开始的:南翔小籠、楓涇丁蹄、高橋松餅……哪一樣不是由老及新?友人老宋那天在席上說自己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沒喝過飲料了,有次參加活動,主辦方拿出了正廣和汽水,他當即就有些激動,如同見到了一位久違的老友,“咕嘟咕嘟”一口氣喝光了整瓶汽水。於他而言,喝的豈止是飲料,而是對國貨老貨的信任。

老品牌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除了名聲之外還須不守舊。顯然,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要真正做到以匠心守護初心,那絕非喊一句口號就能實現的。

半個世紀的“大羅馬”我還會戴下去,這是我對匠人的信任,旗袍和千層底布鞋我還會繼續保存,這是我對匠心的尊重。這些老物件令我感慨:歷史和現代永遠交織在一起,而匠心是歲月中的堅守,是平凡中的不凡。(章慧敏)



標題:章慧敏:老物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82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