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飛的避雷貼,我已經不想看了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1-05 16:59:09 熱度:2

導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差評X.PIN (ID:chaping321) 作者:刺蝟 編輯:莽山烙鐵頭 避雷這家店,菜巨鹹! 避雷這個學校,環境太差了! 避雷這個人,太離譜了!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一刷小紅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差評X.PIN

(ID:chaping321)

作者:刺蝟

編輯:莽山烙鐵頭

避雷這家店,菜巨鹹!

避雷這個學校,環境太差了!

避雷這個人,太離譜了!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一刷小紅書,就會被各種“ 避雷貼 ”包圍?

不是說避雷不好,只是越來越多的避雷貼,壓根就不是雷。

前段時間差評君想去南京玩,就在小紅書搜了下,那幾天首頁庫庫推薦旅遊攻略。

一頓參考下來,我發現景點和餐館推薦貼還不錯,讓我知道了很多根本找不到的地方。

但唯獨避雷貼讓我頻頻陷入迷惑:爲啥一堆人都在亂避雷啊。

首先,每個人的雷區範疇完全不同。

比如有帖子說避雷南京這個城市,不想再來了。

(圖/社交媒體)

點开帖子一看,網友給的理由是:

網約車司機態度很差,服務員講方言聽不懂,保安說不清楚路,景區很大一直迷路,飯店一直不上菜還說他沒點菜,坐地鐵被大媽扒拉。

展开全文

噢還有一個,空調外機裝在路邊,路過被水滴,被熱風吹。

的確,看完文字我也能感覺網友南京之旅體驗很差。

但不管司機、保安、服務員、大媽還是某景區、某飯店,都很難上升到整個省市的範疇。

真要吐槽的話,或許這么表達才更合適:那天去南京旅遊真倒黴,體驗很差,我不想去了。

而不是“ 避雷南京 ”。

其次,每個人的雷點也各不相同。

有人排了 1 個小時隊,發現烤鴨鴨皮很厚,油膩,鹽水鴨又巨鹹。

於是他發了個帖,標題是:避雷南京板鴨。

(圖/社交媒體)

差評君查了下這家店,是個本地知名的板鴨品牌,樓主喫的還是總店。底下評論區,也確實有人說不好喫,本地人不愛喫,鹹死。

但也有人說這家味道很不錯,甚至還有人專門推薦這家店。

(圖/社交媒體)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也有對食物評價和吐槽的權利,差評君喫到皮厚的烤鴨也會嫌棄,但用 “ 避雷 ” 就有點誤導別人了。

因爲避雷這詞挺重的,潛台詞就是這家店是陷阱,是坑,在欺騙消費者。

如果喫到變質食品或是菜價和口味天差地別,或許可以用 “ 避雷 ”。

但如果喫到了不合乎自己口味的食物就說 “ 避雷 ”,那中國八大菜系,不同技藝不同風味,每一家店對外地遊客來說都可以用雷來形容。

類似的帖子非常多。

有人因爲總統府要 30 塊錢提前約,很大很熱,避雷;梧桐大道人多,避雷;雞鳴寺人多廟小,避雷;

哥咱不行要不回火星吧,那人不多,沒雷。

(圖/社交媒體)

除了景點,城市避雷,還有航空公司避雷。

就問還有哪家航空不是雷了?

有人和好友鬧掰了,也要發個帖子避雷。

(圖/社交媒體)

看完這些,差評君只有一個感受:

現在“ 避雷 ”和最初的完全是兩個詞了。

我第一次刷到的避雷貼 ,是站在他人角度出發,告訴大家哪些地方打車會被宰,哪些地方導遊會威逼利誘你購买東西,很實用,像旅遊指南。

但現在的避雷貼,大家更在乎的是一種情緒輸出,能不能幫到人並不關鍵。

只要體驗不佳,下一秒就可以在大衆點評打差評,跑小紅書怒發避雷貼。

所以曾經能幫大忙的避雷貼,如今卻活成了網友最討厭的樣子。

(圖/社交媒體)

當然,原因其實並不全在網友或平台,更多還是“ 避雷 ” 的詞性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這就要說說,避雷的泛濫史了。

作爲生活指南的小紅書,上面的旅遊貼相比以往的平台,總是做得更精細、主觀,大家會抱着給他人提供建議的思路去寫。

但在賽道變得擁擠後,爲了獲得點擊和收藏,博主們就开始用精修和濾鏡過度美化照片,安利貼逐漸失去了大家的信任。

(圖/@鳳凰網科技)

而避雷貼看上去被商業化侵襲得要少很多,它們更像是自己人,用經歷保護大家不被套路。

很快 “ 避雷 ” 便成了流量密碼,被自媒體們大量使用,呈現出萬物皆可避雷的態勢。

很多博主甚至用 “ 避雷 ” 來吸引流量,看似避雷實則安利,玩個標題黨。

可當一個詞被過度使用時,它的詞義會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被曲解,被模糊,被泛化。

網友們對“ 雷 ”與“ 避雷 ”的定義,早就因人而異了。

所以即便是一件不足以用 “ 雷 ” 形容的事情,也會有人寫上 “ 避雷 ” 。

避雷,就這樣逐漸失去了它的專業屬性和公信力。

(圖/社交媒體)

當然寫這篇文章,絕非僅僅是想吐槽一個“ 避雷 ”。

我想引出一個概念:“ 互聯網失語 。”

很多時候,我們在表達某種情緒時,已經不會用別的詞了,只能脫口而出當下被重復無數遍的網絡流行詞。

這么說吧,有天 避雷突然從世界上消失了,咱一時半會還真想不出別的詞。

這就是網絡用語的泛濫,導致的互聯網失語。

避雷這個詞在逐漸流行過程中,潛移默化中進入人們的大腦。大夥在有需要時,就會自然而然選擇它。

和避雷一樣,被用到泛濫的詞/句還有YYDS、絕絕子、封神、寶藏、私藏、天花板、無限回購、問爆、真香、可能是XX最詳細的,等等等等。

以避雷爲代表,這些情緒強烈、表達恰當的詞語一經出現,就會迅速普及。隨着大規模泛用,大衆就會產生疲勞,逐漸不敏感。

之前有個帶貨主播,不管啥產品都用 “ 天花板 ” 形容:餅幹是天花板,塑料袋是天花板。

貨賣得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是天花板這詞是火了。

原本天花板代表神壇,但所有人都在用後,我感覺它和下水道沒啥區別了。

類似的,有長視頻屬性的 b 站,很多標題都是 “ 這可能是 B 站裏最詳細的 ”,“ 萬字解析 ”。

一开始我看到就會點進去,現在卻已無法激起我的任何好奇心。

(圖/B站截圖)

當然,差評君並非反對這些網絡流行詞。

它們能跟上時代,形象地描述某些情緒,make things easy ,尋求最簡單的方式是人的天性。

可如果爲了流量,濫用那些流行詞,則會消解它們的原有含義,使網絡認知不同的人群,溝通更加困難,造成誤解。

何況,我覺得那種多樣性,多變性,不確定性,用一百種方式體現一種情緒的能力,才是中式表達的美感所在。

網絡流行梗簡單、有趣,但它不美。

在豆瓣上有個小組,叫文字失語者互助聯盟小組。這裏聚集了 38 萬網友,正是因爲忘記組織文字的邏輯,想不出合適的文字來表達自己情緒和觀點。

每一天都有人發帖詢問:如何形容這張照片,怎么表達畢業時的惆悵,如何描寫一種矛盾的內心。

(圖/豆瓣)

其實 “ 失語 ” 的現象已經出現在無數網友身上了,只是很多人尚不自知。

形容一個東西好喫,我們可以說脣齒留香、回味無窮,而不只有絕絕子;形容一場電影好看,我們可以說扣人心弦、跌宕起伏,而不只有封神;

如果一直讓極端、誇張的流行詞,不斷擠走那些能正常、精確表達情緒的文字。

也許最後,語言就會失去它精准表達的能力,溝通的作用。

人與人的對話裏只剩下黑與白。



標題:滿天飛的避雷貼,我已經不想看了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791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