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最佳觀鳥季,大灣區有這些觀賞點→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0-21 08:58:44 熱度:15

導讀: 適宜的氣候、優越的環境、豐富的食物,讓大灣區成爲候鳥遷徙路线上的重要補給站和越冬棲息地。進入10月,候鳥們陸續抵達大灣區,准備感受南方的秋意。 此時也开始進入大灣區最佳觀鳥季,公園溼地隨處可見扛着長...

適宜的氣候、優越的環境、豐富的食物,讓大灣區成爲候鳥遷徙路线上的重要補給站和越冬棲息地。進入10月,候鳥們陸續抵達大灣區,准備感受南方的秋意。

此時也开始進入大灣區最佳觀鳥季,公園溼地隨處可見扛着長槍短炮的攝影“發燒友”、親子觀鳥團以及各類活躍的觀鳥組織。

廣州市白雲山

深秋時節,廣州市白雲山也再次迎來候鳥遷徙旺季:自今年9月23日起,白雲山已錄得猛禽黑冠鵑隼、鳳頭蜂鷹、鳳頭鷹、蛇雕等15種,逾千只次;其中,白雲山龍虎崗單日最高監測到過境猛禽10種,達140余只次。

“廣州地處全球八大候鳥遷徙路线中的‘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线’上,每年都會有衆多鳥類遷徙經過。”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志愿者介紹道,作爲候鳥過境的熱門“打卡點”,白雲山自2021年起監測到的季節性遷徙鳥、旅鳥種類和數量均有顯著增加,猛禽集群性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立足生態資源稟賦,白雲山致力於打造集“鳥類觀賞互動+沉浸式自然遊樂+生物多樣性科普”於一體的灣區城央鳥類生物多樣性研學基地。白雲山目前已培育“花花世界”“雲山夜觀”等9大科普品牌,开設39門自然生物、人文藝術等多元化自然教育課程,並計劃建設“觀鳥自然科普教育徑”等自然教育徑10余條,進一步建立起人與自然的互動橋梁。

展开全文

深圳灣公園

深圳灣的灘塗孕育了豐富的魚蝦蟹類生物,爲鸕鶿等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都會有數萬只長期遷徙的候鳥在深圳停歇。這片溫暖的濱海溼地不僅是各類候鳥的“加油站”,也是市民遊客看海觀鳥的“觀賞點”。

深圳市觀鳥協會副會長張高峰表示,深圳灣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態系統,從紅樹、底棲生物到鳥類,共同構成了一個好的生態。“每年冬天我們都會在深圳灣固定舉辦公衆觀鳥活動,協會也會在社區、學校等地方做一些公益活動,周邊市民對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

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

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地處深圳灣東北岸,茂密的紅樹林東起新州河口,西至深圳灣公園,形成沿海岸线長約6公裏的“綠色長城”,總面積達368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約100公頃,是我國唯一處在城市腹地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近期,在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內,工作人員通過高清監控系統也發現一批過冬候鳥陸續抵達。鏡頭陸續捕捉到了黑尾塍鷸、紅腳鷸、青腳鷸、金斑鴴、白眉鴨、大濱鷸、流蘇鷸、反嘴鷸、黑臉琵鷺、鸕鶿和赤頸鴨等候鳥的身影。

在魚塘灘塗覓食的流蘇鷸

而就在上個月,11只大濱鷸現身保護區,這是保護區近十年首次記錄到數量最多的一次。它們每年往返澳大利亞越冬地和西伯利亞東北部繁殖地孕育新生命,總遷徙裏程達14000公裏,遷徙途經我國東南沿海灘塗停歇補給。

在2號魚塘覓食的大濱鷸

肇慶星湖國家溼地公園

總面積935.4公頃的星湖國家溼地公園,是肇慶的一塊重要溼地,其中湖泊溼地面積677公頃。園內生物多樣性富集,現有植物604種;有脊椎動物264種。通過自主研究遷地保育技術引進繁育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溼地之神”丹頂鶴70多只,火烈鳥等水禽150多只,是華南地區著名的丹頂鶴種群繁育基地。

優越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吸引上萬只鷺鳥在園內棲息、繁育,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是市民遊客的觀鳥勝地。

每年進入秋冬季節,大批候鳥成群結隊,從北方遷徙到肇慶,棲息在星湖國家溼地公園內的野生鳥島,當遊船經過野生候鳥群島,會看到漫天飛翔的鷺鳥群。

它們時而編隊飛行,時而在枝頭打鬧嬉戲,時而在湖面上覓食,一早一晚還會出現“萬鳥投林”的壯觀景象,構成了一幅自然與生態融合的美麗景象。

看到這裏

你是否很想與候鳥們見面呢?

不妨找個周末

到戶外和它們偶遇吧

綜合:廣州日報、深圳衛視、肇慶發布

來源:大灣區之聲



標題:迎最佳觀鳥季,大灣區有這些觀賞點→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486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