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0-18 08:50:52 熱度:19
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做出的“削減烈酒稅,推動烈酒貿易及相關經濟活動”等決策,引起白酒行業的沸騰:白酒海外被徵重稅的現狀有了松動的曙光。
實際上,白酒“出海”真是“苦境外重稅久矣”,這一直被看作是白酒海外市場拓展的重要阻礙,尤其在中國香港,雖然這裏是內地白酒出口最重要市場之一,也是白酒走向海外的第一站,但是,此前當地執行的是烈酒100%從價稅,幅度之高放眼全球可謂“難出其右”。
但與之相對的,香港市場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前8個月我國烈酒11.95億美元(約合85.05億元人民幣)的出口額中,中國香港的出口額爲2.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8.42億元),佔比超過兩成,即使絕對數額不大,但是對於企業來說,這座走向海外的“橋頭堡”,即使成本再高也必須要站住腳。
因此不難理解,隨着“200港元以上價格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的新烈酒稅落地執行,白酒行業的熱情被點燃:境外稅費有了松動先例,出海“第一站”不再“大出血”,借力香港开始白酒貿易,海外市場未來可期!一位在白酒行業屬於“教父”級的企業家甚至盛贊:“香港特區政府白酒稅收不多,但是收獲了內地企業的心!”
當然,白酒“出海”的機遇之路來了,但最終要走到利好完全兌現,路卻很長。
首先,烈酒降稅受益的不止白酒,還有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金酒等種類繁多的洋酒。作爲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中國香港,洋酒文化根基雄厚,消費場景無處不在:從高端人士們晃着洋酒杯談笑風生;到中產在夜深人靜中獨酌;再到年輕群體“燈紅酒綠”中狂歡……這些場景TVB和港產片很常見,現實中的香港也常見,甚至有段時間,這種洋酒消費風“吹過羅湖”,影響了廣東。在此消費氛圍下,香港烈酒稅下調,洋酒在短期內快速增長是可預見的,而白酒快速上漲,似乎要“等一等”。
其次,洋酒文化在中國香港的流行,使得白酒文化只局限於部分以國企駐港機構或內地人圈子中,這也是白酒在全球的現狀,因此,海外推廣除了降低稅費,配套的文化傳播必不可少。在我國,白酒與我國傳統文化、歷史綁定極深,不論是釀造、陳列、包裝、飲用過程及飲後感受等,包含了濃鬱的文化和歷史氛圍,這使得在傳播中容易引起消費者的熟知和共鳴,品牌自然深入人心。不過在海外,當地人對白酒認知相對薄弱,要“破圈”必然用他們接受的思維和語言體系講白酒“故事”,而且是長時間且有系統地講,同時更要與我國文化“出海”同頻共振。不過話說回來,既然稅費這一“硬成本”下降,白酒文化海外傳播確實可從長計議,中國香港自然是一個好的“試驗田”。
再次,講好酒文化同時,配套的銷售團隊也要緊跟。當下,香港乃至海外市場對國內白酒企業更多是“錦上添花”,現在的“出海”僅是一紙框架協議和一些形象展示,外加相比整體業績可忽略不計的銷售收入,遠沒到真正成爲重要市場的程度,這使得酒企資源投入自然變得謹慎。但是,產品要尋找貿易合作客戶、在渠道上貨、當地品鑑推廣乃至如何合規地在海外促銷,這都需要一定數量的銷售團隊進行籌劃、溝通和對接,在如今機會難得的情況下,各家酒企對香港當地銷售團隊的組建,可以“更大膽”。
最後,白酒“出海”最終目的是拓展新的消費群體,因此“出口轉內銷”必須警惕。每年港澳相關口岸,海關查出有人“身綁XX瓶名酒走私過關”的新聞層出不窮,產品保真以及匯率差價確實讓人“鋌而走險”,但對白酒海外拓展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除了相關部門加大查處力度外,部分有意進入香港市場的酒企,可以學習茅台、五糧液等針對海外市場开發出口版,同時按量進行配給,從而讓產品影響到需要影響的消費群。
由此來看,香港調低稅費這波利好,實際上內地白酒還遠未到兌現的一天,不過我們也必須看到,白酒在香港市場的境遇沒想象中的“式微”:茅台在香港消費者口中是脫口而出人人熟知;五糧液在銅鑼灣借助美食爲載體進行傳播;雙層巴士外觀上顯著的洋河廣告;還有商超終端貨架上的汾酒及國窖1573等等,頭部酒企已經踏上了“出海”之路,而越來越多的同行企業也在跟隨。
白酒“出海”就跟白酒一樣,需要時間沉澱才能收獲醇香,這條路雖然很長且暫未見終點,但踏上了最後必見曙光。
灣財快評員:南都灣財社記者 貝貝
標題:灣財快評:香港烈酒稅調低打开白酒出海之路,但這條路很長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426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