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行丨呼和浩特:感受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的魅力……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9 01:06:26 熱度:2

導讀: 陳沸宇 寇雅楠 大凡到呼和浩特市旅遊觀光的,必去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該區域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南街西側的歸化老城區內,集文物古跡、民族、民俗等多元文化爲一體,處處散發出明清遺韻、邊城舊景的獨特魅力...

陳沸宇 寇雅楠

大凡到呼和浩特市旅遊觀光的,必去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該區域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南街西側的歸化老城區內,集文物古跡、民族、民俗等多元文化爲一體,處處散發出明清遺韻、邊城舊景的獨特魅力,被譽爲呼市旅遊業皇冠上的明珠……

今年秋天,因多次光顧該區域,筆者查其緣起。呼和浩特本是由歸化與綏遠兩個城組成的。先有歸化城,後有綏遠城。明隆慶6年,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开始修建城池,明廷在其竣工後賜名“歸化”。約160年後,清乾隆朝在距歸化城東北部2.5公裏處又建 “綏遠城”。從此,歸化城爲舊城,主要是溝通草原與內地的商業中心。綏遠城爲新城,是駐軍御敵穩邊的要塞。雙城並置的城市格局形成,後逐漸並稱爲歸綏。

晨鐘暮鼓、經幡飄揚的大召無量寺爲該區域的核心。該寺是明清時期內蒙古地區等級最高的藏傳佛教寺廟,是至今保存完好的明代原有建築群。其主體建築布局爲“伽藍七堂式”,沿中軸线建有牌樓、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配殿、廂房等建築,附屬建築有乃瓊廟、家廟等,寺院外面還建有環繞召廟的甬道及東西倉門。

大召無量寺 圖片來源:玉泉區宣傳部

遊覽後方知,該寺與拉薩大昭寺的漢語讀音極其相近,但拉薩大昭寺始建於唐貞觀21年,呼市的大召建成於明萬歷7年,相差約932年。呼市大召內的銀佛、龍雕、壁畫是明代歷史遺物,被譽爲藝術“三絕”,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和欣賞價值。另外,筆者驚詫該寺上空的飛鳥之多,盤旋飛舞、鳴聲陣陣,與周圍形成了明顯差別。

出大召寺不遠,便進入塞上老街。該街建於明朝萬歷年間,全長約380米,全部用青黑色的石板鋪就。街道兩邊全是古色古香、青磚灰瓦的明清建築。據傳,明代在興建大召寺時,爲方便施工人員食宿,就在離工地不遠的地方搭建臨時駐地,想不到的是日後這裏卻成爲一處繁華的市井之地。友人告知,該街在民國時期最爲興盛,也是呼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一條街。沿街店鋪內大都爲民族特色飾品、物件,以及銀飾、民族工藝品、古玩古董。遊客如雲,生意火爆。

展开全文

傍晚的塞上老街 圖片來源:玉泉區宣傳部

從塞上老街出來稍走便來到“九久街”,街道兩側皆爲仿明清風格的古建築,各建築群間架有互通的廊亭式過街橋。筆者多次在此轉悠,但至今也未能搞清哪條街才是真正的"九久街"。當地友人說,"九久街"並不是那一條街,實際上是是指按照街道與院落結合的這塊街區。該區域現爲融購物、觀賞、休憩爲一體的商業街區,分布有茶葉市場、古玩市場、古典家具市場等。

九久街茶城一角 圖片來源:玉泉區宣傳部

九久街令人印象最爲深刻的是茶葉店之多,約百家商戶在經銷着來自江、浙、滇等地的知名茶葉。該市場現爲呼和浩特地區經營茶葉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內蒙古地區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文玩店鋪衆多,除傳統的字畫外,就是具有當地特色的瑪瑙、奇石、皮畫及各種老物件等。另外,隨處可見關於市井生活、茶馬貿易、歷史典故的銅色雕塑,活靈活現、趣意盎然……

銅塑 圖片來源:玉泉區宣傳部

康熙年間,有詩這樣描寫歸化城:“築城決塞跨岡陵,門啓重關殿百層。宴罷白沉千账月,獵回紅上六街燈。”從中可見當年瑰麗堂皇的繁華景象。那到底是種什么樣的印象與感覺?爲此,友人專門把我們帶到歸化城展示館,二樓上巨大的沙盤生動地復原了當年的原貌:一條條街道,對應的是那時的順口溜“三灣四灘、一圪料、十八道半街”。一片片庭院街坊,對應的是廟宇、殿堂、茶館、酒樓、梨園、雜耍、店鋪、商號等。那時的歸化城還擁有衆多的召廟,俗稱“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綿綿召”,民間稱之爲“一座城半城廟”……

歸化老城沙盤全景 翟欽奇攝

駝鈴聲聲響,萬裏茶道長。當時的歸化城可謂“萬駝之城”,辛亥革命前後竟達20萬峰,歸化城的駝隊該何其壯觀!駱駝是當年長途貿易的主要運輸工具,歸化城的商貿又該何其繁忙!筆者遍尋當年知名商號的遺址無果,當地人告訴說,那時歸化城的商業核心不在這裏,而是在舊城北門附近,共有百余家商號,最有名的三大商號是大盛魁、元盛德、天義德。其中大盛魁最爲著名,被贊譽爲“草原第一商號”“一個大盛魁、半個歸化城”。各大商號在蒙古地區及晉、冀、京、津等地都設有分號、茶莊、綢緞莊、貨棧、牛羊店、養駝場等,業務遠至遙遠的莫斯科以西。

昔日駝商 馮 奇攝

這裏發生過許多歷史故事。傳說當時康熙皇帝微服外出,到現在大召前街的月明樓就餐,被店主敲詐勒索,堂倌劉三拿出自己一年的工錢替皇帝解了圍。後真相傳开,劉三升爲掌櫃。事後,康熙皇帝爲感謝劉三,御筆題額“月明樓”。 玉泉井是康熙帝西徵噶爾丹路經時,其御馬刨踏出來的。時值六月酷暑,人困馬乏,口渴難耐,突然御馬前蹄奮起,只見蹄踏處一股清泉汩汩而出。後人們在上覆石爲井,取“御”之諧音而定名“玉泉井”。現大召寺內還高懸着“九邊第一泉”的匾額……

該區域的消費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飲食上有手把肉、涮羊肉、燒麥、莜面及各種奶制品,還有托克托縣的燉魚與和林格爾的燉羊肉等。筆者品嘗後感到,不少食品既有蒙古族回族的風格,也有晉陝特色。而通順大巷似乎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小喫,遊人如織,想找個空位都難。區域內經營旅遊拍照業務的商家多得令人驚訝。筆者在大召廣場的西側發現,經營旅拍的商家幾乎是一家接着一家,但業務還很可觀。在泰西倉、禾東倉等巷遊覽,也是如此。另外,許多遊客都大量購买當地的牛肉幹、奶制品、皮畫、皮具等特色產品……

向南快出茶葉城時,有座低矮的財神廟,很不起眼。筆者好奇進入,不期此地原來也是綏蒙抗日救國會的舊址。講解員告訴,抗日战爭時期,劉洪雄、寧德青等共產黨人成立的“綏蒙各界抗日救國會”總部就設在這裏。筆者從另外一個門進入財神廟的後院,當年救國會的的活動與會議主要在此舉行,如今已建成了紀念館。館內那一件件實物、一幅幅歷史照片,在訴說着苦難的過去與不屈的抗爭……

夜幕降臨了,筆者返回,友人途中告訴:在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附近還有不少老歸化城的遺跡與景點,從大召跨過馬路便是席力圖召,內存紀念平叛噶爾丹的“康熙紀功碑”。往東南方向再走不到1.5公裏便是五塔寺,內存現世唯一用蒙古文標注的一幅石刻天文圖。再往東北方向約1公裏,可到大盛魁博物館集群……筆者感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隱含着多少故事和傳說,洞穿歲月、魅力雋永!

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夜景 圖片來源:玉泉區宣傳部



標題:北疆行丨呼和浩特:感受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的魅力……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069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