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04 16:51:54 熱度:5
券商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各家國際業務的變化也備受關注。
在2024年半年報中,多家上市券商的國際業務收入表現亮眼,華泰證券以64.91億元收入領跑,中信證券緊隨其後,收入高達60.86億元,中金公司位列第3,國際業務總收入22.91億元。國泰君安和銀河證券分別以13.96億元和10.47億元的收入位列第4和第5。
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的國際業務收入均超過5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中信建投、申萬宏源、東方證券和國元證券的國際業務收入也表現不俗,均超過1億元。整體來看,上市券商的國際業務收入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這不僅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开放程度,也彰顯了券商國際化战略的成效。
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收入首次登頂
根據華泰證券半年報,公司國際業務在跨境業務、財富管理、機構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國際業務收入人民幣64.91億元,同比增加67.50%,穩居中資券商頭部陣營。國際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總收入比例達37.22%,相較於去年同期的21.1%,增加了16.12個百分點,對公司營收貢獻大幅增加。國際業務營業成本同比增長87.00%,毛利率減少8.80個百分點。表明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業務規模和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同時,也面臨着成本上升的壓力。
半年報顯示,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香港業務、AssetMark、華泰證券(美國)以及新加坡子公司。公司以華泰國際作爲拓展海外業務的控股平台,通過其持有的華泰金控(香港)、AssetMark、華泰證券(美國)、新加坡子公司等運營主體經營國際業務,以香港市場爲依托,布局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主要市場。
上半年華泰國際控股子公司均取得不同程度突破,華泰金控(香港)托管資產總量港幣 834.28億元、股票交易總量港幣1723.43億元;AssetMark平台資產總規模1193.87億美元,較2023年年末增長9.60%,行業排名前列;華泰證券(美國)在IPO業務上作爲主承銷商成功協助海底撈旗下子公司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新加坡子公司構建“投行+財富+機構交易”的生態體系。
根據半年報信息,結合記者歸納,華泰證券國際業務取得顯著成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全球業務战略布局引領方向:華泰證券通過華泰國際作爲國際業務的控股平台,積極布局香港、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主要市場,形成了全球化的業務網絡;
多市場多元化業務齊頭並進:華泰金控(香港)、AssetMark、華泰證券(美國)、新加坡子公司等運營主體經營國際業務,以香港市場爲依托,布局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主要市場,形成多元化業務模式;
市場准入與牌照優勢:華泰證券在美國、新加坡等地的子公司擁有多項業務牌照,如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美國自營交易牌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等,這些牌照和資質爲其國際業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作爲首家在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國際化證券集團,華泰證券在境內外市場逐步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認可度的一流品牌形象。華泰證券的MSCI ESG評級自2021年起始終保持國內證券公司最高評級,標准普爾對華泰證券及子公司華泰國際的長期發行人評級維持“BBB+”,爲中資券商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早於今年4月25日,華泰證券曾公告稱,向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GTCR旗下基金整體出售所持有統包資產管理平台AssetMark全部股權,每股對價35.25美元。交易完成後,華泰證券預計將獲得約17.93億美元現金,AssetMark將從紐交所退市。
華泰證券半年報中提到,截至報告期末,本次交易的交割尚需完成特定政府部門的同意、批准、通知或備案。本次交易的相關工作按計劃正常推進。
中信證券憾失第一,仍穩居頭部陣營
2024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國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0.86億元,同比增加25.05%,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20.16%,營業支出21.43億元,同比減少1.71%。中信證券2022及2023年國際業務收入均處於行業首位,2024年上半年,僅以4億元之差落後於華泰證券,憾失國際業務第一。盡管如此,中信證券國際業務成本卻呈下降趨勢,營業利潤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加9.57%,表明公司在國際業務上利潤效應更加顯著。
中信證券的國際業務布局涵蓋了股票經紀、股權衍生品、債務融資、並購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球化的網絡布局和多元化的業務模式,爲全球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中信證券的境外機構股票經紀業務在亞太地區保持領先地位,並進一步布局全球業務,打通境內外業態差異,搭建一體化的全球股票機構經紀業務平台。
根據公司半年報,中信證券的股權衍生品和跨境衍生品業務是公司一大優勢。中信證券的股權衍生品業務不僅在國內市場保持領先,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出色,爲客戶提供全球化的投資交易服務,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中信證券對標國際一流投行衍生品業務,持續豐富產品线,提升交易服務能力,鞏固“中國資產”優勢,加強國際區域布局,是亞太地區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股票衍生品提供商。
中金公司境外收入下滑2成,不改領先地位
上半年,中金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共計22.91億元,同比下降23.33%,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25.71%,這是自2022年以來公司境外業務收入首次出現下滑。而營業收入僅下降2.87%,營業利潤率下降10.39%,中金公司境外業務收入承壓,成本並未同比縮減。盡管如此,中金公司境外業務依然在上市券商中處於第三的位置。
憑借較早的國際化布局,中金公司形成了突出的跨境業務能力,公司建立了覆蓋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和東京七個金融中心在內的國際網絡,並充分調動境內外的研究、團隊、產品等資源,爲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務。公司境內外業務無縫銜接,團隊同時具備境內和境外業務經驗,擁有境內及境外若幹地區的從業資格。
跨境業務方面,公司長期服務於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引進來”、“走出去”,在中資企業境外IPO、境外債發行、跨境並購等領域取得了一定優勢地位。如:中金香港在債券承銷和交易量持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中資企業境外債券承銷規模排名中資券商第一;在股權IPO保薦和承銷業務上,中金同樣排名中資券商第一,具有難以撼動的優勢地位,2024年上半年,公司作爲保薦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9單,主承銷規模5.64億美元,排名市場第一;公司作爲账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再融資及減持項目4單,主承銷規模8.50億美元,排名市場第一。
中金公司稱,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國際布局力度,跨境業務影響力持續提升,爲客戶提供一流的全球資本市場服務。重點拓展新興市場及“一帶一路”國家客戶,助力中金境外業務擴展,提高綜合服務客戶水平。公司將協助監管機構、政府機構和重要客戶开展國際路演,大力講好中國故事和中國資本市場故事。
部分券商國際業務收入逆市增長
據記者統計,部分券商國際業務收入逆市增長,除華泰證券和中信證券外,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國元證券、國聯證券均實現了正向增長。
國泰君安2024年上半年實現國際業務收入13.96億元,同比增長45.56%,佔營業收入的8.18%,公司的國際業務發展迅速,對公司整體收入的貢獻度在提升。公司主要團圍繞國泰君安金融控股打造國際業務平台,在香港主要通過國泰君安國際开展經紀、企業融資、資產管理、貸款及融資和金融產品、做市及投資業務,並已在美國、歐洲及東南亞等地進行業務布局。
廣發證券國際業務收入6.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54%,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5.28%,顯示出海外業務的強勁增長。招商證券國際業務收入5.32億元,同比增長12.29%,招商證券全資子公司招商國際通過設立不同子公司分別經營證券及期貨合約經紀、上市保薦、財務顧問、企業融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市場研究等業務。
申萬宏源國際業務收入2.68億元,同比增長1.57%;東方證券國際業務收入1.32億元,同比增長221.53%;國元證券收入0.82億元,同比增長32.27%;國聯證券收入0.82億元,同比增長126.38%。
部分券商國際業務收入下滑明顯
上半年,海通證券國際業務收入8.63億元,同比下降71.05%。海通證券是較早布局海外業務的中資券商,海通國際早於2007年成立,开始進行海外業務探索。2009年,海通國際收購香港大福證券;2014年,收購恆信租賃集團,同年收購日本券商Japeninvest;2015年,收購葡萄牙聖靈投資銀行更名海通銀行。自此,海通國際形成了以海通國際證券、海通恆信、海通銀行爲三大支柱的國際業務布局,覆蓋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持續的擴張帶來了國際業務收入的突破,2021年之前,海通證券國際業務收入常年處於前列,實力超中信證券。但2021年後,海通國際陷入風險業務,出現巨額虧損。國際業務的大幅收縮主要是因爲港股單邊下行,以及高收益地產美元債違約風波,海通證券接連踩雷房地產債。
國際業務的巨幅虧損給海通證券敲響了警鐘,爲了扭轉局面,2023年,海通證券开始對海通國際开展私有化,私有化於2024年1月完成,自此國際業務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除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國際業務也有收縮,共收入3.41億元,同比下降31.62%;國信證券、長江證券、財通證券國際業務收入均有下降。
來源:財聯社
標題:券商國際業務座次重排,華泰證券收入首次登頂,頭部券商正如何排兵布陣?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557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