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好的風景,只是你心境的表達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8-19 16:59:45 熱度:18

導讀: 那些美好的風景,只是你心境的表達 2024-08-19 勞累的時候,最好可以去旅旅遊,看看可以讓自己心情愉悅的地方。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畢竟當你真的心情不爽的時候,看什么都是徒勞了,觸景生情說的或許...

那些美好的風景,只是你心境的表達

2024-08-19

勞累的時候,最好可以去旅旅遊,看看可以讓自己心情愉悅的地方。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畢竟當你真的心情不爽的時候,看什么都是徒勞了,觸景生情說的或許就是這個意思。

當半杯水都有了兩個理解的時候,更何況其他的情況了。

爬過一些山脈,在看山景並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或許山高,但山高有山的坐擁,那么對比之下也就沒有什么特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植被,日出日落雲海什么的,看過幾個之後,都相差不多,主要是你看景的心境和角度。

心境自不必說,畢竟“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境隨心轉而悅,心隨境轉而煩。”

另外,當心境哪怕不好的時候,環境也的確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幫助我們放寬心,去除心中的陰霾。

那么角度呢?

看的多了,也就慢慢喜歡上了廣角,其次就是俯視,不知道什么時候开始,喜歡上了鳥瞰的感覺,心中就在默默盤算着,如果是小鳥看到的是什么樣子的,或許小鳥也想看看我們的角度吧?

應該說是老鷹,他們看我們角度的概率很低。

這個或許也是心境的改變,讓角度變成了另外的一種可能。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很多人都在想,爲什么會把背面的放在這裏,爲什么這樣,爲什么那樣等等,其實就是一個廣角加上鳥瞰的角度,既然鳥瞰做不到,那么就做廣角的長卷,一下子,好像都表達出來了。

其實很多山水畫都是如此,如此寫實的地方有一個廣角的不能再廣的角度,只不過給到了二維空間罷了。

神佛的演變不知道會不會也有這樣的影子在裏面,恐驚天上人,還是想在天上看這世人的一切呢?

或許我們只是想要那個角度,但沒想到天外居然無人,自己已經超神。

黃公望相信在看富春江的時候,心境已有了無數的變化,就像是蘇軾的《前後赤壁賦》一樣,不同的心境,看到的東西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外在的景色,是如此的相識,是如此的簡單直白,可以直挺挺的進入你的眼界,深入你的心靈,給予心靈一點點撫慰。

但那心境的改變,帶來的是整體思維的跳躍,可以觀看不僅僅眼界的二維,還有三維的立體,以及不同角度的俯瞰。

我至今沒有爬過庐山,但庐山貌似是很多人的一個居所,應該是可以开車上去的,要不然民國至今那么多名人都喜歡在庐山辦公。

但我清晰的記得,我第一次坐高鐵經過庐山的時候,我是感覺到“天上人”存在的那種壓迫的。

那種陰影的感覺至今難忘。

而那些在上辦公的人,真的是因爲景色,還是天氣,還是需要調整的心態?



標題:那些美好的風景,只是你心境的表達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269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