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綜藝換人,爲何只有《種地吧》掉粉百萬?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7-26 08:52:12 熱度:27

導讀: 作者|無邪 《種地吧》第二季的收官,在一紙新人招聘和一次導演讀信中,陷入爭議漩渦。 粉絲們認爲節目組要拆散“十個勤天”而不滿,开始取關官方账號,發出各種抗議。隨後,官方發布一則聲明解釋原委,卻再次激...

作者|無邪

《種地吧》第二季的收官,在一紙新人招聘和一次導演讀信中,陷入爭議漩渦。

粉絲們認爲節目組要拆散“十個勤天”而不滿,开始取關官方账號,發出各種抗議。隨後,官方發布一則聲明解釋原委,卻再次激怒粉絲,次日官博掉粉超過85萬。

7月22日晚,“十個勤天”大哥蔣敦豪發長文,表示和導演組達成共識,新人只會是公司員工,“我們十個人不會完全離开種地,我們只是有點‘貪心’,希望能兼顧自己的夢想而已,也沒有人想拆散我們十個人。”到這一步,藝人也表達清楚了自己的態度。

但是這也沒能阻止輿論和情緒的發酵。甚至引發粉絲“藝人被脅迫”等陰謀論的出現。

昨天,《種地吧》節目官博掉粉百萬。粉絲們在社交平台瘋轉战報,鼓掌叫好。

或許在此之前,誰也沒曾想到,事情會發酵到這個程度。以此爲契機,小娛找到了站在這場風暴中心和與此關聯的人,分別聊了聊他們的看法。

有人說,自己渴望的只是道歉。有人說,已經接受了現實,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尾。有人說,粉絲的情緒已經超出正常閾值,難以控制。有人說,這場爭議確實有處理不當的地方。也有人說,希望這場風波能夠快點平息,這場輿論對於創作者來說稍顯委屈,綜藝內容行業需要支持。

展开全文

時至今日,除卻單純的情緒鬥爭,《種地吧》這個IP的特殊性,粉絲的情緒價值和需求,內容制作的創新和趨勢,內容方和觀衆的交流方式以及長久關系維護等等,都成了這場漩渦裏需要被看到的話題。

粉絲們到底在氣什么?

《種地吧》最後一期播出、發布招募信息的當天,劉洋正在准備參加晚上的十個勤天北京場的巡回演唱會。

“我當時真的很難過。事情發生的真的太突然了,在此之前沒有人給我們鋪墊這種信息,我們都沒有想過會出現這個事情。他們每個人對第三季都有規劃,節目組也一直說這個IP是十個勤天的IP,結果突然就在節目裏念了這封信,我就不太能接受。”

19號當晚,演唱會其實算風平浪靜。但20號,情緒在线下迎來了爆發。

劉洋告訴小娛,最明顯的是,粉絲把現場的應援改掉了。“本來是十個勤天做大做強,我們改成了十個勤天缺一不可。”

“當時,不知道是不是確實有情況,他們幾個人在台上聽到我們喊應援、talk環節就哭了,大家就更加暴躁了,一直想要討個說法,想要讓節目組道歉。”

也就是那天,她取關了種地吧官方微博。隨後,在那條招募信息下憤怒地評論了自己的想法。

劉洋是這樣評論的:我敬你是條漢子,要不一個都別動,要不全換掉。

“我的账號之前只會偶爾互動一下,那次是數據最好的一天,我一打开微博,告訴我收到了八九百個贊,只能說大家都對這個事很憤怒。”

在事件發酵的前期,李粲對《種地吧》節目組的態度十分不理解,也因此她停止了自己的會員續費。

我討厭的是他們這種不尊重粉絲和藝人的態度,還話裏話外告訴我們要拆散‘十個勤天’。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已經去私信愛奇藝的客服,退掉了還沒到期的會員。”

直到成員之一的蔣敦豪發文解釋後,她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沉思。

“看到營銷文案和大哥的回應是同一時間發出的,我當然覺得這是公司的營銷手段,但我也覺得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有規劃的權利的,我就暫時選擇平息了情緒。但大家的怒火到現在仍然在持續。”

她的朋友圈裏,刷滿了種地吧官博粉絲掉落100萬的战報,群裏是粉絲們對大V@文笙 V文章的指責和不滿。

“很矛盾,我覺得博主說得對,但是我也覺得,這樣顯得粉絲太傻了。其實現在,我可以接受後期錄制少一些人,或者有其他的成員加進來錄這個節目。我們現在的需求已經不是讓節目組或者平台道歉了,只想好好拍完第三季。”

也有對整件事都比較冷靜的粉絲。

王晴從第一季就开始,去看了“十個勤天”北京場演唱會,但她很難稱自己爲十個勤天的粉絲,“我感覺他們在我這裏還是愛好,還在我的偶像考察期”。

輿論爆發的那幾天,王晴在社交平台上發了一個帖子。

大致意思是,“第三季應該會變成‘十個勤天和員工們’。誰家公司做大做強只靠創始人單幹,肯定得擴列招人,別太着急破防。”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覺得十個人和導演組也是這樣,大家都希望能做好種地這件事,我沒想過會換人,我可以接受的形式就是十個勤天+員工,但我那條博文,被追着罵了四百多條”。

“我覺得到我這個年紀,更能理解什么叫‘尊重他人命運’。他們有他們的選擇,不用我們在朋友圈暗自心碎。”

(王晴在演唱會現場拍攝的十個勤天)

那取關的粉絲還會回來嗎?

“我肯定還是會看節目的。”幾位粉絲的回答如出一轍。

“但也有人跟我說,他們絕對不會再回來了。她們會去找切片,去別的渠道,去看演唱會,直到節目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爲什么只有禾夥人罵出圈了?

《種地吧》之前,粉絲向素人綜藝最成功的案例大約是《名偵探學院》。巧合的是,《名偵探學院》也是在第三季第一次有了換人行動:一、二季學員周峻緯暫時退出錄制,曹恩齊、火樹、何運晨加入節目。第五季時,楊迪、龐博加入錄制,一度打破高智商素人的標籤。

節目的換人策略也曾一度引發爭議,但並沒有如此聲勢浩大。原因大概有三方面。一是,沒有“助農”加持的《名偵探學院》雖然粉圈堅固,可當時的大衆傳播度確實不如“十個勤天”,二是當時平台和節目組的處理手段有所不同,第三個重要因素,在部分從業者看來,是“粉絲屬性”。

“這個節目把團魂拉得特別高,粉絲情緒閾值拉得特別低。”營銷總監李讓直言。

李讓是最早一批關注到《種地吧》的人,他從第一季就开始實時追番,算是節目的接生粉。

“之前看張紹剛的採訪,他說不想把不好的呈現給觀衆,其實這也是十個勤天給大衆的印象。出於對藝人和內容的關懷,內容制作部門這樣做沒什么不對,但是當所有的矛盾和爭吵都被隱去,呈現出來的只有團魂、沒有一個人有缺點時,這種極致化的內容就容易有偏激的粉絲。”

一個過於完美的綜藝景觀塑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粉絲的不可控。

在資深宣傳策劃馮冉看來,“禾夥人”身上的情感濃度其實遠遠超過普通粉絲群體。

“節目要從零養成十個新農人,一路追下來的都是接生粉,加上藝人是真的在幹活,所以口碑好粉絲忠誠度和信任度也高。節目裏也說,田和小麥都是研究院的新品種試種, 這又感覺很正能量。追院人和其他素人,可沒有這種榮辱與共的社會責任感。”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在此基礎上,“十個勤天”似乎還成爲了一種新的表徵。

“藝人失格是大環境,但是粉絲內心終究還是渴望好的追星體驗的。誰不希望自己追的是不塌房的、資源好的偶像?‘十個勤天’身上有很多正面標籤,還上過春晚,對粉圈來說,簡直就是高質量偶像的最好代表。”

這樣的影響力,一度能夠帶動粉絲的线下行爲模仿。今年,“十個勤天”在騰格裏沙漠種植了18萬棵梭梭樹後,一部分“禾夥人”也开始在甘肅種樹。

但高濃度的情感映射,意味着自我意識的集群化,以及投射邊界的模糊,“尤其像<種地吧>粉圈,初戀追星人數佔比高的話,集體也很容易被情緒影響,很容易不受控,就算是冷靜的粉絲甚至藝人出來說話,也控制不住,這已經是情緒自我生長甚至是異化了”。

綜藝編劇趙思思認爲,盡管如此,內容的呈現也不應該被限制。

“那你說,做內容難道要矛盾、爭吵嗎?制作端因爲害怕可能暴走的粉絲就要改變內容的塑造方式嗎?也不是的。從一开始,美好的內容和情緒,就是我們作爲內容創作者想要去呈現的。”

無解的公關和IP的未來

《種地吧》的爭議和熱度,讓從業者們不得不分析這個案例。

“7月20日那篇官博回應,打響了粉絲取關的第一槍。”

在馮冉看來,代入粉絲視角,這篇回應確實不算優秀。

19號粉絲情緒極速發酵,節目組對輿論的捕捉是很敏銳,也想去安撫粉絲或者說是去說明自己的立場和規劃。但是,“能看出來這應該不是公關寫的,像是創作者在解釋自己的行爲邏輯,這對於有情緒的粉絲來說無異於傲慢的回懟,甚至感覺要舌战群粉了”。

“最重要的是發言的節點不對,現在這個時代,風口浪尖上是不適合做公關的。

李讓認爲,對於節目組來說,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冷處理。“之前院換人的時候,平台和節目組都沒第一時間出來解釋,其實是很正確的做法,因爲輿論需要冷靜期。”

“從結果上來看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從內容上看我覺得沒啥問題。”李讓直言,“導演在說現實,粉絲在清算過去的不滿,牛頭不對馬嘴。”

她承認,第二季有很多不盡善盡美的地方。沒有第一季的粗糲純真感,商業味道很濃,剪輯上沒有第一季絲滑,“這些都讓很多人不滿,其實情緒是逐漸累積起來的,只是在這個時間點爆發”。

(種地吧第二季部分豆瓣短評)

“我比較能共情幕後和內容制作,做綜藝真的挺累,也很難做好一個爆款,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次其實需要導演組和愛奇藝共同堅守住內容的底线,用內容說話,但這個時候會很難受,聽說導演已經好幾天沒發朋友圈了。”李讓坦誠道。

趙思思同樣希望節目組能夠堅持自己做內容的思考和規劃。她直言,綜N代的現實規律就是,後期肯定會出現人員變動,甚至可能節目組都會變動。粉絲希望“十個勤天缺一不可”,又拒絕加新人,但持續幾季下去,“十個勤天”的節目外影響力也不一定提升很多,對他們來說追夢可能會越來越難。

“鬧到最後,可能節目死掉大家一拍兩散,粉絲又會說不是阻擋你們追夢,這個邏輯是很矛盾的。後面這個節目面臨的挑战挺多的,但我覺得他們還是可以做好,這個節目還有很多可以做的東西,節目組也需要更多的內容來維系這個IP。”

除此之外,一個難題是,目前遇到類似情況,從業者還沒能找到一個恰當的官宣方式。

“現在的娛樂圈很難有隱私的。”藝宣周宇直言,就算是私下的招募信息,也會有不知道哪裏的圈內人搬到小紅書和微信群。

“雖然那個招募信息這個時間點發在官博不太恰當,但是偷偷發?如果被粉絲發現節目組在偷偷招募新成員,更逃不過憤怒和審判。再加上綜藝制作需要時間,再晚一點估計節目組也怕來不及。”

(社交平台上的部分招募信息)

“老實說,這種從裏到外從上到下都被罵的情況,已經不是普通的公關的範圍了。最近我給一個飽受輿情困擾的片方說:幹啥都是錯,就是啥都能幹。”李讓感慨道,說不定節目組需要的反而是按自己的原計劃走。

作爲從業者,我們也需要從中看到教訓。這次的爭議確實有溝通不足的影響,如果在前期能夠釋出开放性的話題和鋪墊,和粉絲溝通藝人和節目的未來規劃,或許能夠被一部分理智粉體諒。”馮冉也坦誠,“但現在,粉絲的情緒有點狂暴化了,他們在尋找節目組、平台的每一處錯誤和收益,希望去印證藝人的影響力,卻有點忘了節目和‘十個勤天’本來就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藝人需要自身的發展,節目也需要。”

“內容行業需要和粉絲進行更多的溝通,但不是以這種倒逼的方式。”馮冉無奈道。

(受訪者均爲化名)



標題:那么多綜藝換人,爲何只有《種地吧》掉粉百萬?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86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