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高校食堂爆火背後:關注留學生的飲食問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7-19 08:54:30 熱度:15

導讀: 上個月,在韓國留學的“草料門草料姐(釜山讀博)”曝光了釜慶大學食堂的一則告示。告示用中韓英三國語言指出一位中國女性多拿了限量的肉類,引發網友熱議。 隨着事件不斷發酵,該校已撤下相關告示,並發布了一封...

上個月,在韓國留學的“草料門草料姐(釜山讀博)”曝光了釜慶大學食堂的一則告示。告示用中韓英三國語言指出一位中國女性多拿了限量的肉類,引發網友熱議。

隨着事件不斷發酵,該校已撤下相關告示,並發布了一封道歉信。雖然澄清沒有針對特定國家的意圖,但成功吸引了網友的好奇與關注,韓國食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一塊肉,一場風波

——留學生食堂成流量密碼

一時間在韓留學生的食堂短視頻瀏覽量暴增,抖音上相關留學生账號“理查不會降落(草料哥)”“泡菜思密達”“寧古塔的塔姐(韓國版)”等人氣暴漲,看韓國食堂喫什么成了這屆網友的新樂子。

在草料哥的vlog中,每頓飯的菜品總是高度一致,泡菜、年糕、冷面和堆成小山的“草料”。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餐費能高達4900韓元,折合人民幣約25元。說起草料哥這個稱呼還是網友送的,只因爲草料哥的視頻中,在學校食堂裏一圈下來看不到兩片肉,光喫草了,還被網友每天追問有沒有長兔子耳朵。

還有在韓國的留學生曬出自己的“四菜一湯”——泡菜,泡菜黃瓜、泡菜蒜苗,5000韓元。在韓國,泡菜無處不在,萬物皆可。查閱相關資料得知,西瓜皮也可以用來制作泡菜。

展开全文

“喫前身子是涼的,喫完心是涼的。”“這一刻,我竟分不清是去留學還是流放……”在韓留學生一邊自我調侃一邊見證食堂穩定的發揮。

留學寧古塔,各有各活法

——感受“飯縮力”的暴擊

韓國食堂看多了,網友开始放眼其他國家的大學食堂。一直以來,除了面對學業壓力,喫似乎是很多留學生面臨的最難的事情。不少網友表示,沒有在異國他鄉長期生活過的人,可能很難想象海外遊子對家鄉美食的思念和渴求。在這些玩笑、調侃的背後,或許是不同國家間的飲食文化差異和一個思鄉的“中國胃”。

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張食堂圖片,配文:難怪說德國的留學生的精神狀態不正常,每天喫這東西能正常嗎?狗都不喫,但是留學生喫。8.5歐,喫了兩口,丟掉了。

在荷蘭的中國留學生“鯉魚lv粥”說:荷蘭這個生青魚咬一口讓我覺得我自己是一只海鷗。

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vieeeeeee”:請欣賞法國食堂師傅的隨機組合,每日潦草餐,這一坨配那一坨。

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NH2”:感謝食堂,讓我知道啥是五彩斑斕的黑暗料理。

在比利時的中國留學生“liang”:學了一天習來食堂就給我端上來一盤這玩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吧。

出去一個留子,回來一個廚子

——飲食差異讓廚藝猛疊buff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發現,留學生的評論區不少人講述自己在海外時被“白人飯”糊弄的經歷,以及自己的廚藝基因开始覺醒。

在波蘭留學的喬雅表示,她本身廚藝就不錯,出國前就打算到波蘭後自己做飯。“我還特地帶了電飯煲和十三香等調料品,來了沒多久,我就开始做中餐,事實證明我也確實喫不慣這裏的食物,所以到現在,我基本都是‘自給自足’。”她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操,喬雅的廚藝越來越好,“我經常和朋友开玩笑說,等回國了,我就可以直接到美食街就業。”

在波蘭留學的喬雅做的紅燒豬蹄

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讀研的葉同學也有着相似的心路歷程。“德國常被大家調侃爲‘美食荒漠’,擁有‘一流的廚具’,卻做着‘三流的食物’。剛來德國時,因爲充滿新鮮感,我一直在嘗試當地的‘白人飯’,像奶酪、沙拉、香腸和鹼水面包等但一兩個月後,我覺得每天喫這些,不管是食材還是口味都有些單調,我就开始做中國菜了。”

在德國留學的葉同學做的麻辣幹鍋牛蛙

英國留學的李同學說:“對於即將出國的同學們來說,一定要學會做飯!即使不會做,也一定要帶很多調料來,比如拌飯醬之類的。那簡直就是神器!”

網絡上曾有一個問題:如何一眼看出留過學的人,他們身上有什么特點?其中一條高贊回復是: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完美廚藝。

喫蘋果流淚,啃蘿卜充飢

——關注留學生的飲食問題

在國外留學的過程中,留子面對眼前的食堂和故鄉的美食,時常陷入發瘋狀態。

2月4日,一個在韓國留學的山東學子,回國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狂炫4個蘋果。他視如珍寶的拿出一個紅彤彤的蘋果,大大的咬了一口,一邊喫一邊閉眼享受,不自覺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當地時間5月28日,在英國的留學生小張分享自己半夜面無表情啃蘿卜,並吐槽“在國內我都不會喫它”,小張稱,自己到英國留學近兩年,一直喫不慣當地食物,每天都很懷念家鄉美食。當天因爲下午喫飯太早,晚上又餓了,冰箱裏還有一根水蘿卜,只能啃蘿卜充飢。

這些看似好笑的視頻背後,恰恰看出飲食差異給留學生帶來不少困擾。在異國他鄉,如何能夠更好的生活?

首先,適應當地飲食習慣是留學生在海外解決飲食問題的關鍵,根據自身條件適當的嘗試和調節,在不同國家校園生活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其次,自己動手做飯是調節飲食問題最好的選擇,這樣既能自己控制飲食油膩或清淡,又能喫到家鄉的味道。尋找中餐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海外許多城市都有華人聚集的地區或者社區,在中餐館可以緩解對家的思念,結交更多的朋友。

此外,留學生群體中響起了“留子才最需要預制菜”的口號,想體驗秒回國的感覺。預制菜的需求迎合了大家的中國胃,口味或許次於現炒但比“白人飯”還是綽綽有余,再加上預制菜方便快捷,對於靠老幹媽度日的留學生來說,簡直是“生命之光”。還有人直言,如果能在當地的超市买到價格實惠的預制菜,肯定會先囤一波。目前,業內使用比較廣泛的是中國烹飪協會的《預制菜產品規範》徵求意見稿,據報道,預制菜國標報送稿已經出爐,被質疑了幾年的預制菜行業能拯救留學生嗎?拭目以待。

(海報新聞編輯 馬婉瑩 綜合新華網、界面新聞、極目新聞、社交媒體等)



標題:國外高校食堂爆火背後:關注留學生的飲食問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738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