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襲漢服課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漢服服飾結構特點

來源: 一襲漢服課堂 發表時間:2024-07-18 16:32:33 熱度:13

導讀: 漢服,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其獨特的結構和款式不僅反映了古代漢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觀念,還蕴含着豐富的文化象徵意義。 了解漢服的基本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這種服飾的美學特點,並在穿着或設計...

漢服,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其獨特的結構和款式不僅反映了古代漢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觀念,還蕴含着豐富的文化象徵意義。

了解漢服的基本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這種服飾的美學特點,並在穿着或設計時做到心中有數。

上衣下裳分裁制

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來裁,上身穿衣,下體穿裳,下裳中的“裳” 也即裙子,上衣下裳制是漢服體系中最古老的形制。漢語所謂 “衣裳”就是來源於此。說漢服有四千年歷史,那么上衣下裳制就有這么長的歷史。“上衣下裳〞是我國古代最基本的服飾形制,也是歷代男子禮服的最高形制,一直到明朝都是如此。比如冕服、玄端。

上衣下裳的演變

襦即短上衣。襦裙不是指一種裙子,而是上襦加下裙,是一套服飾的統稱。襦裙的本質還是上衣下裳制,古老的上衣下裳發展到春秋战國之後往往稱爲襦裙,漢朝以後又被特指爲女子襦裙:短衣長裙,腰間以繩帶系扎,衣在內,裙在外。各朝各代在襦裙的基本形制下衍生出高腰襦裙、半臂襦裙、對襟襦裙、齊胸檽裙等款式,這些款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所以普及面很廣。

展开全文

上下連縫制

深衣制形成於周朝,周朝分爲西周和東周,東周也就是春秋战國,當時的社會正發生着深刻轉變,深衣制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誕生的。深衣制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也即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深衣有兩大類:直裾和曲裾。主要作爲正規場合禮服,男女皆穿,它大氣儒雅、中正平和、風韻滿滿。

上下通裁制(袍服)

一塊布裁出整件衣裳,中間無接縫,即爲“袍服”。明顯區別於衣裳制和深衣制,這一形制始創於隋唐,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創舉,因爲自古漢服都是分上下兩截的。

其種類很多,圓領袍、襴衫、直裰、直身、道袍、褙子、長衫、僧衣等。這些最流行的時期在宋代和明代,皇帝貴族平時也喜歡這么穿,更是文人強客們的休闲裝。

結語

衣裳上的交融、共生與互補,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中華民族深厚的多元一體"和合文化"底蕴,形成了古代中國"家天下'的國家治理觀念。時代在進步,漢服在發展,審美在變化,形制款式也在變,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漢服文化必將追本溯源,薪火相傳。



標題:成都一襲漢服課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漢服服飾結構特點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724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