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7-09 08:54:41 熱度:13
“讓遊客寄情山水的同時,能知其所以然”
“樂山市美女峰國家森林公園,有形態萬千的石林景觀;在相距不遠的宜賓市屏山縣,能看到丹霞絕壁環形聳立……”四川省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副所長李忠東(見圖,受訪者供圖)從事地質研究多年,把對地質工作的愛延伸到科普中。20多年來,他發表了近150篇科普文章,出版8部科普著作,獲評“2023年度科普人物”,被自然資源部授予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的稱號。
地質錘、放大鏡和羅盤是標配,翻山越嶺是日常,人們了解地質工作者,往往是從“腳力”开始的。
年輕時的李忠東有點“文藝範兒”。由於熱愛讀書寫作,2000年,29歲的他被調入從事旅遊地學研究的部門,與旅遊科普結緣。
“這是一門從山水中誕生的學科。”李忠東介紹,旅遊建立在地質背景基礎上,研究者一方面通過調查發掘有價值的景觀、推動景區开發;另一方面則是探明景觀的來龍去脈、人文背景,爲科學導遊打下基礎,“讓遊客寄情山水的同時,能知其所以然。”
李忠東參與的第一個旅遊地學項目,就是如今知名的稻城亞丁景區。“雪山高寒,還常有暴雨侵襲,條件極爲艱苦。”他與同事徒步走遍了亞丁,將不爲人知的景觀一一記錄,完成了旅遊資源分布圖及全面調查報告,爲稻城亞丁保護與开發奠定基礎。
稻城亞丁之行,也激發了李忠東的科普興趣。旅途中,他看到第一縷晨光打在央邁勇雪峰上,雪峰暗明交替,如夢似幻。“想把絕美的風景分享給更多人。”李忠東說,他整理沿途見聞、照片,配上專業解讀,在網絡上發布遊記,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後來,應出版社邀約,李忠東出版了旅遊圖書,還成爲一些旅遊雜志的特約作者。再後來,他創辦科普公衆號,走進學校講座,“科普是工作,更成了愛好。”李忠東說。
與普通遊客相比,旅遊地學專家看到的風景有何不同?
“提到峨眉山,大多數人關注的是雲海與日出。”李忠東更愿意從峨眉山的形狀講起,“它像一張桌子懸浮在空中,是由於2.5億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在山頂形成了厚厚的火山巖層,名爲峨眉山玄武巖。這一命名的由來,又要引出我國著名地質學家趙亞曾的科考經歷。”知識、故事娓娓道來,令人不禁有了重返峨眉、一探究竟的衝動。
在艱澀深奧的地質學中,李忠東努力尋找科研與科普的銜接點。“不能簡單認爲科普就是把論文、報告擺到讀者面前。”李忠東認爲,專業的知識、貼近生活的選題、平易近人的表達,三者結合才是成功的科普。
翻閱李忠東的文章,不知不覺便沉浸其中。解釋通俗,圖文並茂,寫風景筆法細膩,字裏行間又流露着對自然的熱愛與贊嘆。他像一位耐心的導遊,拉着讀者走進山水畫境中。
深入淺出的科普作品,背後是扎實的准備工作。大量查閱資料,對選題胸有成竹方才下筆。李忠東介紹,從構思、准備到成稿,有時候一篇科普文章要花足足兩個月時間。2019年以來,李忠東帶領團隊完成了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成都市水文化遺產普查等課題。
遊大山大河开闊心胸,涉險峰深溝磨礪意志,李忠東堅信,自然中蕴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我想把科普一直做下去,把這力量傳遞給社會大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9日 14 版)
標題:20余年,用科普作品講述山河之美(綠水青山守護者)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567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