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這些“有福之地”您都去逛過嗎?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7-04 17:01:14 熱度:6

導讀: 老北京人愛說“您吉祥”,晚清時期的外國攝影師來北京無不好奇,發現當時北京只要是稍微大一點兒、人口多一點兒的胡同,基本都有寺廟或祠堂。“圖個吉利”這件事在北京特別重要。 去紫清宮, 看看哪吒今兒管不管...

老北京人愛說“您吉祥”,晚清時期的外國攝影師來北京無不好奇,發現當時北京只要是稍微大一點兒、人口多一點兒的胡同,基本都有寺廟或祠堂。“圖個吉利”這件事在北京特別重要。

紫清宮

看看哪吒今兒管不管刮風下雨?

通州區大成街1號(三教廟院內)

京杭漕運碼頭,挨着水邊兒的地方多有廟,無論是做生意走水路的商賈,還是老百姓出行,都希望順風順水,不要趕上洪澇狂風。若是種地的莊稼人,更是希望風調雨順。燃燈塔邊兒上的紫清宮是道教宮觀,供奉太上老君。始建於明代中期,現存的建築是光緒年間重修過的。

民間流傳,紫清宮掌管抗旱。每遇旱年,人們便來紫清宮求雨,但求的不是太上老君,而是宮中壁畫上的哪吒。紫清宮和對面的鎮河塔(燃燈塔) 相呼應,都是百姓對國泰民安的祈盼。

要不咱也去紫清宮拜一拜,看看哪吒今兒還管不管刮風下雨?小朋友就別拜了,無論明天刮大風還是下冰雹,媽媽都會送你去上學的。

展开全文

通州清真寺

在“十八個半截兒”的胡同裏練一回“倒車”

通州區清真寺胡同1號

有外省來的朋友很好奇地問我:爲什么通州的清真館子這么多?是老通州都愛喫牛羊肉嗎?我問對方是不是去“南街”附近轉了,然後跟對方說,南街清真寺一帶屬於回族居住區,過去這裏方圓兩公裏左右,基本都是清真館子。

南街,就是歷史文化名街“南大街”,附近的清真寺是元代古建築——好多老通州人都不一定知道,這座清真寺的地位還是很高的,爲北京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來這裏看看古建築,順便喫個清真小喫。不過,迷宮一樣的胡同只歡迎“老司機”,新手請慎重“倒車”,考驗技術——不要問我是怎么知道的。

廣濟寺,找找清代畫師用手指畫的十米巨畫

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25號

如果您去西四附近,走到阜成門內大街,可以去廣濟寺看看。廣濟寺是京城著名的“內八剎”之一。金代有舊址,明天順、成化、萬歷、清康熙……歷朝重修並不斷加持。廣濟寺最有名的是大雄寶殿後壁懸掛的《勝果妙因圖》,乾隆九年(1744) 由畫師傅雯所繪的十米巨畫。

這幅畫除了尺幅以外,還有一樣最珍貴——不用筆,而是用手指畫的,被稱作“指畫之冠”。在施展這種技法時,畫家要充分地運用自己的手指、指甲、手掌等不同部位,蘸墨來塑造形象;在掌握线條墨色的輕重、緩急、頓挫、粗細、濃淡時,作畫者必須技巧嫺熟,得心應手,非常見功力。這是文物啊!專治學三天畫就嚷嚷做藝術青年的“病”,來廣濟寺看看吧,震撼一下。

法源寺

在紅遍京城的“香雪海”前拍一張素顏照

西城區教子胡同南端法源寺前街7號

沒錯,這就是李敖《北京法源寺》小說裏提到的原型——北京法源寺。“偷屍藏匿”有演繹的成分,但當年“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斬首示衆後,確實是在法源寺停的屍。具體原因合情合理:法源寺離菜市口近。由於地理位置,法源寺算是地處熱熱鬧鬧的菜市口,見證了中國許多歷史大事件,上可以追至北宋末年,宋欽宗被金國俘虜後,一度也是被囚禁於法源寺。1980年建立的“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就在法源寺。

但如今,法源寺在互聯網“最出圈兒”的是它的香雪海——每逢丁香花开時節,古寺清幽,花朵芳香怡人,醇如你,雅如你,眷念如你。

“京西小故宮”

看看萬壽寺的古樹,

長得是否還如古畫中的模樣

海澱區萬壽寺路1號

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一定對萬歷皇帝的生母李妃以及一個叫馮保的太監不陌生。歷史上的李氏由於出身寒微,待至萬歷皇帝繼位、自己做了太後,怕別人看不起自己的出身,於是聲稱自己做了個夢,夢見自己是九蓮菩薩轉世,下令在全國各地廣修寺院。北京的萬壽寺,就是當年由李太後出資、馮保選址督造的寺院之一。

到了清代,萬壽寺接續成爲皇家祝壽慶典的重要場所,被譽爲“京西小故宮”。古代沒有汽車和高速公路,從故宮到頤和園有三十裏路,慈禧太後往返頤和園必定要到中途的萬壽寺去拈香禮佛,順便歇歇腳,喝口茶,換換衣裳,於是萬壽宮也有“小寧壽宮”之稱。

來萬壽寺除了看古建,還可以來看古樹。北京還能看到的有畫意的古樹,萬壽寺算一處。來看看這兒的古樹吧,養眼,有古畫意,夠你看一天的。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看看北京地區已知的現存最早的石造像

海澱區五塔寺村24號(近動物園西北門)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本身就是古建——創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五塔寺”。麟慶《鴻雪因緣圖記》裏寫的“五塔觀樂”,說的就是這裏。

“五塔”是老北京的俗稱,寺名最开始叫“真覺寺”,到了乾隆朝,高宗爲了避父皇胤諱,改名“正覺寺”。無論哪個寺名,“五塔”猶存——如果您猛地一看,可能會覺得不像是中國的:怎么有點兒西域風情?沒錯,這座金剛寶座塔呈現五塔並立的狀態,是以印度佛塔爲藍本,融入了中國工匠的建築藝術,增加了中式傳統的琉璃方亭,成爲中印古建築結合的典範。

除了“五塔”,北京石刻藝術館還有什么可看的呢?其中一座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 造像,是北京地區已知的現存最早的石造像。一句話,別看那些辣眼睛的“假仿古”了,來看看石刻藝術博物館——都是北京的“真國寶”。

大覺寺

在乾隆御筆“無去來處”的匾額下

思考五分鐘人生

海澱區大覺寺路9號

一個城市一個人,應該允許有孤獨的時刻。如果您覺得心裏煩悶,想到京郊透透氣,可以直接到大覺寺曬五分鐘太陽,看看歷代的碑額牌匾和安歇古樹,想不明白的事兒或許就有了答案。

大覺寺創建於遼金時期,從建造起規制就很高——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清水院”,兼帝王行宮的功能。到了清代,大覺寺成了京郊敕建禪寺及雍正、乾隆兩代的帝王行宮。多處有御筆題字,其中明代原構的大雄寶殿檐下,就有乾隆皇帝御筆“無去來處”四字。

我們現在看到被“封神”級別的古建寺院園林等,其實是歷代歲月疊加的美。比如這大雄寶殿的木構架和門窗彩繪,是明代原物;匾額是清乾隆御筆;後面龍潭螭首的石雕是金代遺物;舍利塔的造型是藏傳佛教覆鉢式白塔,塔旁的松柏有五百年以上了,山門又是20 世紀90 年代重修的。

在寺裏立於樹下站一會兒,砌下落葉無去來處,時間是最重要又最無足輕重的事情,拂了一身還滿。

東岳廟

找找老北京順口溜裏的“機靈鬼兒,

透亮碑兒,小金豆子,不喫虧兒”

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您可能天天路過朝陽門的東岳廟,但也沒進去轉轉——或者進去了也就是看個熱鬧。過去大家對傳統文化和民俗沒現在這么重視,一到過年,小年輕都追着“洋節氛圍感”,東岳廟的廟會門票給附近的各個單位免費發,都不一定有人去。

現在傳統文化熱度上升,熱門的廟會門票早就被搶購一空。東岳廟有什么好看的呢?這裏的碑刻數量衆多,可謂京城之冠——有史料記載的就有163 通,其中最有名的是趙孟頫手書的《道教碑》(又稱《張留孫碑》),在書法史上赫赫有名,之前只能在字帖裏看到的字,在這兒能看到真跡。

此外還有老北京順口溜裏的東岳廟“四絕”——“機靈鬼兒,透亮碑兒,小金豆子,不喫虧兒”,這指的是哪四座碑?您去現場找找答案。

雲居寺

逛一逛“北京的敦煌”

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

您要是在京城自詡“會寫兩筆字”,結果連雲居寺的“房山石經”都沒聽過,那真是有點兒落伍了。

雲居寺——離市區真是有點兒遠,在房山區大石窩鎮,如果您從故宮出發到雲居寺,开車要八十多公裏,屬於“北京城大得沒了邊兒”的典型代表。雲居寺有什么呢?——妥妥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極負盛名。

都說“漢字之美”,去雲居寺要帶着書法老師。雲居寺石經的地位極高,當年雲居寺刻經曾以《开元大藏經》《契丹藏》爲底本,而這兩部藏經均已佚失不全,雲居寺的石經就成了校勘其他版本的最好資料。

此外,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 的《龍藏》的數萬塊木經版,是中國僅存的一部大藏經版,目前也在雲居寺。怎么樣?這輩子總得去看一回,看看這石刻的漢字筆畫,是不是“一揮萬重山,一豎字鏗鏘”。

拿手電筒去法海寺看一次明代壁畫,

感受“膝蓋發軟”的藝術魅力

石景山區模式口28號

如果您去網上搜“法海寺壁畫”,常見的搜索熱詞不是“壁畫有多美”,而是“還讓參觀嗎”——沒錯,現在法海寺的明代壁畫保護措施極其嚴格,需要限流預約,趕上周六日或大小長假,基本上“一票難求”,不亞於搶車票。

法海寺的壁畫地位有多高呢?——“堪稱我國明代壁畫之最,是元明清以來現存少有的由宮廷畫師所作的精美壁畫,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在壁畫方面的傑出代表。”由於大殿需要避光,去法海寺看壁畫,要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用專業的冷光源手電,並且嚴格控制參觀人數。雖說很多觀衆去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並且壁畫之美也在數字展廳裏看過復制細節,但當大殿門關閉,手電聚焦在壁畫的一剎那,很多人還是膝蓋一軟,想“撲通”一聲磕一個。

作爲“壁畫迷”,如果敦煌和山西太遠,不如先去法海寺看看——千年太久,只爭朝夕。

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



標題:北京的這些“有福之地”您都去逛過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486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