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織”造未來(“老三樣”煥新記①)

來源: 海外網 發表時間:2024-07-02 08:26:09 熱度:20

導讀: 圖爲大楊集團旗下高端男裝品牌創世旗艦店內景。 在鄂爾多斯羊絨服裝集團針織二廠編織車間,擋車工在用電腦橫機編織。 展开全文 圖爲大楊集團洋爾特工廠智能裁剪車間。 圖爲鄂爾多斯現代羊絨產業園外景。以上圖...

圖爲大楊集團旗下高端男裝品牌創世旗艦店內景。

在鄂爾多斯羊絨服裝集團針織二廠編織車間,擋車工在用電腦橫機編織。

展开全文

圖爲大楊集團洋爾特工廠智能裁剪車間。

圖爲鄂爾多斯現代羊絨產業園外景。以上圖片均爲資料圖片

編者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過去,服裝、家具、家電“老三樣”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老三樣”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煥發新生機,中國制造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前行。“老三樣”的時代變遷,刻錄着發展足跡。本版即日起推出“老三樣”煥新記系列報道。

輕點屏幕,選擇喜歡的面料和款式,一件自己設計的衣服就呈現在眼前,轉動虛擬人物的身體,還能看到動態下服裝的垂感、褶皺等情況;生產車間內,智能裁剪、智能吊掛、智能物流等系統各司其職,機器自動开袋、修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銷售場景裏,AI等新技術在數字營銷、數字門店、智能導購中全面應用,購衣有了全新體驗……近年來,一大批服裝企業投身數字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科技、時尚、綠色已成爲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的關鍵詞和新趨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運用新技術進行改造提升,已成爲服裝行業共識。企業如何推動自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此,本報進行了採訪。

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

一款定制服裝,最快3天成衣

只需簡單的觸屏操作,就可以選擇面料、款式、顏色、工藝等,設計搭配出一身專屬於自己的服飾……在大楊集團研發的USTYLIT(優思達)服裝定制工業互聯網平台上,消費者可以輕松完成個性化的服裝定制。

對傳統的服裝生產來說,私人定制具有生產成本高、制造周期長、難以大規模生產及推廣等痛點。要想突破這一瓶頸,必須對生產流程進行變革,通過智能化改造,不斷優化供應鏈的柔性程度。

“無論是在技術革新、數字化建設方面,還是在發展战略的制定等方面,我們始終圍繞創新這個關鍵詞發力。”大楊集團總經理胡冬梅介紹,爲了解決定制服裝的種種痛點,企業持續投入,建設了專門的智能柔性定制工廠,將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個性化定制有機結合,實現智能量體、智能下單、智能打版、智能生產等全流程智能化服務。

想要制作一件定制服裝,第一步是量體。這一步驟可以直接由消費者使用APP在线量體試衣,也可以由實體店的量體師現場測量。顧客選好款式、面輔料、配飾等後,系統進行3D建模,數據直接送達工廠。

工廠接單後,智能排版僅需2秒就可成形,然後以投影的方式將等比尺寸映射在裁剪機上,機器自動裁剪,大約一分鐘就能完成。剪裁好的初版由智能吊掛系統傳送到各工序,工人再進行下一步的加工制作。而按照傳統做法,設計一款衣服要經過畫設計稿、2D打版、備料、打樣、改樣等多個環節,需要十幾個部門協作。制作出來的樣衣稍有偏差,又得重新走流程,耗時最少半個月。

在大楊集團大連貿大時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裏,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地進行着,每天有近千件西裝在這裏下线。智能吊掛傳輸系統抓取袖口、衣領、前襟等一件件組成服裝的“零部件”,精准送到各崗位工人面前。

一名西裝合肩縫縫制工人對記者說:“因爲是做定制款服裝,每一件的加工工序和要求都不相同。你看,這件需要做肩縫縫制,另一件就不需要。”在他的加工台前方,有一塊顯示屏,上面顯示着不同服裝不同部位的特定剪裁需求。“過去,我們要在紙質的定制單上區分不同的制作要求,現在全部數字化了。雖然是定制,但效率一點也不比批量生產的低。像我手頭這道縫制工序,每天能做700件左右。”車間主任介紹,用了智能化系統後,效率比以前提高了30%以上。

大楊集團副總經理吳江告訴記者,回想過去,1979年,80多名農村婦女在創始人李桂蓮的帶領下,搬來自家的縫紉機,成立了當時的新金縣楊樹房服裝廠,便是大楊的前身。剛开始,服裝廠主要承接國外“來料來款加工”訂單。後來,企業緊跟市場需求,逐步探索以消費者爲主導的“按需定制”生產模式,把重點從來料加工、批量生產向服裝設計、柔性生產、個性定制等領域轉變。

“我們自主开發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整合了訂單管理、量體數據、材料備貨、生產工序、終端店面等多方資源,鏈接了全球6000多家供應鏈企業,一件定制西服從下單量體到制作完成最快只需3個工作日。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大規模單量單裁定制化生產需求。”胡冬梅說。

如今,通過數字化改造,大楊建有7家智能化生產工廠、40條智能化生產线,實現了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反應的定制化生產模式,自有品牌西裝銷售到了世界各地。大楊所在的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聚集紡織服裝企業400余家,獲評“中國西裝名城”“中國服裝智能制造名城”。

融入綠色發展理念

工廠節水節電、產品可回收利用

除了積極適應數字化浪潮,服裝業還向着綠色可持續發展邁進。

走進鄂爾多斯羊絨服裝集團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工廠,可以看見一台台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正按照已輸入好的工藝設計圖紙,將一根根纖細的羊絨紗线,織成一件件羊絨衫。

“我們所使用的全成型電腦橫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一款,一根紗一次成型、一次編織,它是普通電腦橫機用電量的1/3。”鄂爾多斯針織一廠經理範忠義說,不同於普通設備,全成型設備可以實現一體成衣,整體工序縮短,用工減少,成本也能降低。

針織一廠編織車間主任楊強介紹,普通的羊絨衫制作是把前身、後身和袖子分开編織再縫合起來,而全成型的生產則是一线成衣,以三維立體方式一次性編織出來,它避开了手工縫合的瓶頸工序,織好了直接就能穿,穿起來更加舒適合體。

從收絨、選絨,到清洗、分梳、染色,再到紡紗、編織、成衣,最後檢驗、整燙、包裝,將羊絨线制成羊絨衫出售,一共要經歷120多道工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貫穿於每一個環節。

比如在山羊絨洗絨環節,鄂爾多斯自研超聲波清潔洗絨技術,能夠將附着在羊絨上面的塵土雜質,去除得更加徹底,同時節約20%的用水。在染色環節,工廠採用微懸浮染色技術、植物染料染色技術、無磷脫色技術等,使羊絨獲得鮮豔顏色,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羊絨天然纖維的品質特性,實現節水50%以上。

“我們目前的染色生產线使用的是行業最先進的全自動染色機,配合全自動染助劑配送系統聯網運行,可以完成染化料的自動稱重、抓取儲存、溶解化料和配送上料,減少人爲失誤,提高顏色控制的准確性。”染色車間主任王治國說。

設備管理部經理周宇告訴記者,本着高效、低碳、循環等綠色制造理念,企業持續關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水、電等能源及化學物質的管控,實現用量合理逐步下降。鄂爾多斯制定和實施了從絨山羊育種養殖、羊絨分級應用、全工序加工制造到廢舊羊絨回收利用等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生產標准,被認定爲國家首批“綠色設計”“綠色產品”“綠色工廠”。

“我們推進各項節水技術改造,包括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初期雨水收集回用、市政再生水引入和污染減排、廢水循環利用等。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園區採用的反滲透膜污水處理技術使污水回用率達到70%以上,年節約水資源30萬立方米。”周宇說。

如今,消費者對於高品質、高性能、綠色環保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在產品端,鄂爾多斯“善SHàN系列”中的“再生羊絨”系列產品,就是將舊羊絨制品回收,然後紡成紗线用於織造面料,減少生產浪費。

鄂爾多斯集團總裁、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臻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新質生產力,首先就是創新。對於鄂爾多斯,要以科技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以品牌重塑煥新帶動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產業鏈向綠轉型、向高邁進、向新而行。

“可持續性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核心。保護好草原,平衡工業化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向消費者及整個服裝行業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我們肩負的重要責任。”王臻說,希望通過羊絨全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引領行業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用數據打通供應鏈

翻單時間變短了,供款能力卻更強了

一款最基本的T恤衫,有3種顏色、5個尺碼,加起來就是15個SKU(庫存保有單位,即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可以是以件、盒、托盤等爲單位,在服裝、鞋類商品中使用普遍。)“以前我們只有1000多個款式,現在真維斯各平台同時在售的有2萬多款,這30多萬SKU如何管理?”採訪時,旭日商貿(中國)有限公司惠州真維斯電貿分公司總經理劉偉文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提起真維斯的服裝,中國人並不陌生。1993年,真維斯進入內地的第一家店在上海南京東路开業,此後在全國主要城市步行街开設門店,帶動休闲服品類走入千家萬戶。至2014年高峰期,真維斯开設的實體店數量超過3000家。

很長一段時間裏,真維斯都是“單线供應鏈模式”。然而隨着電商興起,行業發展環境產生巨大變化。生產預測不准確、生產協同效率低、工廠訂單監管難、SKU多管理難、庫存管理效率低……成爲了困擾傳統服裝行業發展的痛點。

“傳統的單线供應鏈模式,存在供方導向信息不暢、決策遲延等問題。就像顧客喜歡什么款式,要等他們走進店裏產生了購买行爲我們才知道,再反饋給工廠,這個周期很長,等服裝生產出來,說不定已經不再流行。”劉偉文說。

2009年,真維斯开設第一家網店,自建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成爲最早實現O2O全渠道、多倉多店發貨的服裝品牌。自2018年起,真維斯以线上銷售爲主,從服裝零售向品牌經營轉型。

回到开頭提出的那個問題,答案是數字化。

通過數字化中台,真維斯可以實時掌握消費者信息,包括顧客瀏覽的款式、選擇購买時長、購买數量等。將這些數據可視化,就能制定精准的產品开發和品牌銷售策略。同時,調動產業鏈上的合作夥伴,與原料供應、物流保障、加盟銷售等各方共享數據,實現敏捷生產和銷售。

在從業者看來,服裝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背後有着深刻的時代背景。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直播電商、社群營銷等新模式助推服裝消費潛力持續釋放,這些新情況、新變化倒逼服裝企業轉變經營思路,不斷开闢銷售新渠道、進軍新市場。

“以往提到服裝業,首先聯想到的是服裝生產的畫面,制造業屬性很強,因爲最早我們的服裝業以出口貿易爲主,主打量大價優,以性價比取勝;如今,市場整體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更加細分、變化也更快。”如何快速、准確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劉偉文認爲,除了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尤爲重要。

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核心就在於引入平台思維,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各環節的質量和效率。前端整合電商平台的流量數據,後端調動供應鏈各方資源,真維斯構建了一個前後端高效聯動的產業生態。在這一生態下,從企劃、設計、選款、开款、測款,到商品運營、品控、物流、倉儲、配送等,全鏈路打通。

打开各電商平台的真維斯店鋪,呈現的內容並不一樣。這是因爲,系統根據顧客瀏覽歷史、購买習慣等生成標籤,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展示頁面,盡可能將顧客最有可能感興趣的內容推送到他的面前。

“以前,我們翻單需要45天,現在只需2天。翻單時間變短了,供款能力卻更強了。”劉偉文說,工廠提前備好面、輔料,市場測款機制迅速找出暢銷款,在此基礎上快速補貨,就能讓消費者及時體驗到最新的時尚潮流。現在,真維斯致力於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實現“購貨精准、生產快速、庫存減少”的效果。(記者 葉子)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7月02日 第05 版)

責編:陳亞楠、姚凱紅



標題:服裝業“織”造未來(“老三樣”煥新記①)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440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