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確良”,是絕對的時尚品,爲何現在消失了?

來源: 逸凌人物集 發表時間:2024-07-01 00:34:02 熱度:52

導讀: “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 ——馬未都 改革开放以來,我們的服裝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和跨越。從質量來看從麻布、粗布、棉布再到“的確良”,從顏色來看,由清一色的白、黑、藍、灰色到“五...

“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

——馬未都

改革开放以來,我們的服裝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和跨越。從質量來看從麻布、粗布、棉布再到“的確良”,從顏色來看,由清一色的白、黑、藍、灰色到“五彩斑斕的黑”;

再從款式來看,大衆的審美由中山裝、旗袍過渡到緊身褲、喇叭褲再到闊腿褲、BF風,在潮流的帶領下,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斷走在時尚前沿。

而今,服裝界又开始流行復古,無論是款式還是顏色,復古成爲了絕對的時尚。

人們又开始懷念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流行風向標,其中“的確良”這種面料已成爲一種集體記憶的符號、一種對過去的懷念,更成爲老一輩人抹不掉的青春色彩。

這種布料風靡於上世紀下半葉,在農村就非常流行,由於這種面料不容易皺、也不褪色、又不需要經常熨燙,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得到以經常幹農活爲主的農村人的喜歡。

但是那時候的“的確良”也不便宜,而且在農村也不容易买到,所以那個年代能穿得起這種面料的衣服,大家看來是財富的象徵。

展开全文

由於它只有在少數的幾個大城市才銷售,很多人要是去往這些城市出差,都會有同學或同事打電話過來,懇請對方幫忙帶點布料回來。

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科技也不是很發達,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比較拮據。再加上人口多、糧食少,大量的土地都被規劃爲生產糧食,對於棉花的種植相對不那么受重視。

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指引下,大家購买任何東西,都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限制和計劃,通過購买糧票、布票等去解決溫飽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的確良”可比那棉布好买多了,甚至在那個家家戶戶都會使用縫紉機的年代,大家可以購买面料後自己進行縫制,經過一番心靈手巧後,一件漂亮裙子就豁然出現。

相對於棉布的難以購买和布料昂貴,容易起褶皺還不經穿,往往洗幾次還要縮水。

“的確良”才是那個年代的YYDS,上到領導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喜歡穿着這種面料制成的衣服。

最初這種料子還是進口貨,它被運往中國銷售時,大家就發現“這不就是一種滌綸紡織品嘛”,中國人的制造能力似乎都是與生俱來的,於是,第一個化纖基地建成。

這個基地當時生產着四種日常所需的化纖材料,主要用於解決百姓的穿衣問題、學習和制造國外先進的布匹材料。

1975年,東北的化纖廠織出了第一批滌綸紡織絲品,後來在遼寧紡織廠進行深細加工,又制成了滌棉布,這種布料就是最初的“的確良”。

我國首批“的確良”終於問世。從那時起,這種面料开始出現在大街小巷,從知識分子、領導幹部到平民百姓,它引領着我國的服裝革命,也解決了棉花產量不夠、百姓的穿衣問題。

據了解,當時這種面料問世後,每年所生產的化纖紡織材料相當於四百多萬畝棉花田地所產的棉花量。這在當時可是一項極其偉大的工程。

那時候,但凡在街道上看到一個人精致輕快、衣服筆挺利落,那么不用摸都知道這種面料一准兒是“的確良”,所以不時都有人頻頻回頭,投來羨慕的眼光。

到了八十年代,隨着生產力的提高,紡織品市場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無論是純棉制品還是化纖織品,整個市場都已從曾經的供不應求,變爲了供大於求。

而慢慢地又出現了其他的材質和面料,曾風靡一時的“的確良”已顯得落後、繼而歸於平淡。

大衆對於時尚追求的步調很快,市場的更新迭代速度也很快,比“的確良”更好的面料比比皆是。加上隨着時代的進步,人民群衆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地提高,买不已經不要換成票再去买。

而且生活富裕之後,人們會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質,這時候他們便不再考慮哪些面料便宜的問題,而是哪種面料最舒適的問題。

相對來說,棉制品在舒適方面肯定要勝於“的確良”。

總之,生產力的提高、經濟條件的改善成爲了它逐漸淡出大衆視线的主要原因。

其次,從面料本身來看,雖然它有很多優點,但是這種布料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透氣”。

尤其在夏天,穿上一件“的確良”制成的外衫,就像披了一塊厚塑料布,密不透氣。

這種遇熱則熱、遇冷則冷的面料,在冬天也並沒有毛織品保暖,所以很快,隨着毛織品紡織加工業、絲綢或者牛津布的出現,“的確良”就被大家所拋棄。

後來,生產這種面料的老廠子也並沒有倒閉,而是與時俱進不斷地研發新型材料。其中有一項重大研發就是聚酯原料,這種材料可以應用於嬰兒用品,前景非常廣闊。

正如老牌國企的轉型和變革一樣,“的確良”也並不是被時代所拋棄後完完全全消失了,而是換了一種說法,或者是在它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造出更實用、更保暖、更舒適的面料。

擁有不如懷念。在享受着物產資源如此豐富的今天,我經常要從令人眼花繚亂的款式和面料中選擇我們喜歡的衣服,這種幸福我們應該珍惜。

據了解,當時風靡的面料如今已進入遼陽石化的展館陳列,供大家參觀和欣賞,我想這也是“的確良”很好的一個歸宿。

因爲,大家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以及它爲人們帶來的便利和欣喜。

“的確良”的由盛到衰,由最初的供不應求到逐漸淡出人視线的變化,體現的不僅僅是面料的更新迭代問題,更折射出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由溫飽到進入小康社會的階段性變化。

大家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就是企業和市場生產的方向,企業只有把好“大衆需求”這一目標才能不斷前進,不被時代所淘汰,過去的“的確良”靜靜地躺在了展館裏。

它多訴說的不僅僅是時代的變遷、生活的進步,還有對企業的警示與告誡,希望在物品繁多的當下,各大企業能秉持初心,把好“生產關”和“質量關”!



標題: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確良”,是絕對的時尚品,爲何現在消失了?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417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