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現代建築在非洲“服水土”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6-04 08:54:32 熱度:21

導讀: 本報特約記者 王 一 一座又一座充滿現代設計意蕴、又不失非洲文化特色的新建築在阿非力加和歐羅巴兩塊古老的大陸上拔地而起: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議會大廈、德國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前移動劇院舞台、英國倫敦海德...

本報特約記者 王 一

一座又一座充滿現代設計意蕴、又不失非洲文化特色的新建築在阿非力加和歐羅巴兩塊古老的大陸上拔地而起: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議會大廈、德國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前移動劇院舞台、英國倫敦海德公園蛇形畫廊夏季展館、布基納法索庫杜古省立高中、肯尼亞克格羅學校……這些嶄新的、極富非洲特色的建築是如此醒目,熠熠生輝。它們都出自布基納法索建築設計師凱雷之手,他2022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成爲首位獲此殊榮的非裔建築設計師。

出生於1971年的凱雷在成年之前是從鄉親們那裏領悟到非洲文化精髓的。他是村長的兒子,算是村裏的“首富”,但父親並不識字,因爲村裏沒有小學,全村無一人識字。他的父親下決心,不惜傾家蕩產,也要送他去大城市讀書,讓他成爲全村第一個“文化人”。凱雷臨行時,每個鄰居都來送行,且一人遞給他一枚硬幣,就連最窮的鄰居也不例外。多年後凱雷回憶道,他問母親“爲什么他們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對待我?”母親回答:“我們都在投資未來。”

1991年,凱雷作爲德國慕尼黑大學“發展積極分子”培訓課程幸運兒,平生第一次坐上飛機,從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途經西非法語區最大城市阿比讓,轉赴柏林,沿途被非洲的原始和歐洲的“鋼筋森林”所震撼,抵達後發憤學習,希望學成回饋故土的現代化進程。

當幾年後,凱雷在柏林工業大學畢業,拿着象徵“現代建築准入證”的“德國制造”木匠證書興衝衝返回故鄉,准備大幹一場時,卻立即意識到“水土不服”的嚴重性:混凝土建築工藝過於復雜,學歷低下的當地粗工難以保證質量,且幾乎所有原料都嚴重依賴進口;他引以爲傲的木工專業也用途有限,因爲幹旱的撒赫勒內陸木材奇缺且多數不適合蓋房子;運輸工具匱乏且成本高企,他嘗試改用當地最常見的毛驢運送建材,結果飢餓的毛驢反倒幫了倒忙——把好不容易積攢的一些木材當作飼料吞噬殆盡。

凱雷开始思考如何讓現代建築在非洲“服水土”,他意識到“再不能復制西方生活方式和建築模式,混凝土不適合非洲”。他把目光投向腳下的紅土:在離他家鄉不遠的馬裏廷巴克圖,始建於1327年的津加裏貝爾清真寺用紅土和泥建造,並在外牆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木樁,以便破損時隨時用泥土和水修補。近700年過去,廷巴克圖經歷了無數次战火、天災和人禍的洗禮,看似脆弱的泥土建築卻在無數次修修補補中依舊巋然屹立。凱雷認爲,這才是非洲建築真正值得汲取和傳承的精髓:首先是就地取材,其次是簡單易學,人人參與。

他的成名作甘多小學(如圖)正是這樣一座建築:所有資金來自村民集資,大多數人工也來自當地;建築的主體使用當地泥土和少量水泥混合制成的幹土磚,外牆則使用當地桉樹的細樹枝編制;牆壁是鏤空的,屋頂則使用了雙層凸起的結構,目的是更好地通風、採光,節約能源,同時設計了一個超大型遮陽棚防雨遮陽,室內白天完全不用开燈,而室外則幾乎曬不到太陽。

這座外觀看上去“泥土味”十足的建築卻不乏現代時尚元素:幹土磚中的加強材料,使用了當地人手工剪裁回收易拉罐得到的鋁合金絲,而屋頂則使用了在西非隨處可見的馬口鐵,既契合西歐時尚的“環保理念”,又滿足了建築實用性的要求。

凱雷認爲,瓦加杜古是布基納法索這個落後國家最具工業化色彩的中心,可以大膽使用更現代化的設計和材料,而這一建築的設計思想“人人平等”,則是非洲傳統社會文化中最具現代價值的部分。

2022年3月1日,凱雷的努力獲得迄今最高層次的承認和褒揚:1979年創立、被稱作“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獎首次授予了一位非洲裔建築設計師。對於獲獎,凱雷感慨道:“我希望改變定式,推動人們去夢想、去冒險,我認爲有錢也不意味着可以浪費材料,沒錢也不意味着就不該嘗試創造優質的建築。每個人都應該有權享受品質、奢華和舒適,因爲我們相互關聯、榮辱與共、同呼吸共命運。”▲



標題:他讓現代建築在非洲“服水土”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992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