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石碩:以“康藏史”的視角考察中國歷史進程,我看到了“連接”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6-04 01:00:58 熱度:16

導讀: 康區又稱“康藏”,是藏族傳統三大歷史地理區域之一。該區域地處橫斷山區,是青藏高原與川西平原、雲貴高原的重要連接地帶,既是藏族同西南各民族密切接觸交往的地區,也是歷代中央王朝經營和治理西藏地方的通道和...

康區又稱“康藏”,是藏族傳統三大歷史地理區域之一。該區域地處橫斷山區,是青藏高原與川西平原、雲貴高原的重要連接地帶,既是藏族同西南各民族密切接觸交往的地區,也是歷代中央王朝經營和治理西藏地方的通道和關鍵區域之一。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石碩主編的《康藏史(古代卷、近代卷)》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刊行,本書以通史體例,將康藏歷史置於歷代中央王朝、西藏地方及漢藏民族交流互動之中,系統梳理和呈現了該區域的歷史發展脈絡,是首部全面、系統勾勒和呈現康區整體歷史面貌的通史著作。澎湃新聞·私家歷史對石碩教授進行了專訪,在他看來,“康藏史”意味着“連接”,是對認識中國古代歷史進程是一個豐富和拓展。

採訪|鐘源

石碩教授

澎湃新聞:何爲“康藏史”?康藏史的研究範圍是什么?

石碩:這個問題是認識和理解“康藏史”的基礎。“康藏”是一個習慣性稱呼,藏族傳統上將其分布地區分爲“衛藏”、“安多”和“康”三大區域,這既是藏語三大方言區,也是三個不同的人文地理板塊。總體來說,“康藏”一詞的產生,大體有兩個含義:其一,“康”(khams)在藏語中是“邊地”含義,這是一個相對於“衛藏”(含義是中心)中心區域的概念。其二,清末已籌劃在原“川邊特別行政區”基礎上建立“西康省”,省會就選定在今天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縣,但這個計劃因辛亥革命爆發而中斷。直到抗战時期的1939年,鑑於該區域的重要性,才正式建立“西康省”。西康省第一任省主席是國民政府24軍軍長劉文輝。西康省的管轄範圍分三個大部分:一個“寧屬”,指原來清代四川省寧遠府的轄區,共8個縣,主要包括現在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一個是“康屬”,主要包括現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是藏族分布地區;一個是“雅屬”,主要指今天除名山之外的雅安市地區。所以,“康藏”這個傳統稱呼,也和西康省有密切關系。

康藏史的研究範圍與上述兩者密切相關,一是指藏語康方言的分布地區,大致爲今四川甘孜、雲南迪慶、青海玉樹三個藏族自治洲和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地區,俗稱“三州一地”;另一個則是指原西康省“康屬”範圍。當然,歷史上的康藏區域並不像今天的行政區域那么准確、清晰,經常是比較模糊和籠統的,這一點特別需要指出。總之,“康藏”是沿襲歷史上的一個概念,用這個概念作書名,是出於尊重歷史的考慮。

展开全文

澎湃新聞:康藏地區有何特殊性?

石碩:這個問題我們在研究和撰寫《康藏史》過程中,才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大體說來,康藏地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康區是一個地理過渡地帶,也是一個文化過渡帶。

康區地處橫斷山脈地區,這裏山川縱貫、東西駢列,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區。該區域處於我國第一級階梯向第二級階梯交接處,是青藏高原向雲貴高原及川西平原的地理過渡帶,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出水口,構成長江上遊的三條大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都從這裏流過,是水資源極爲豐富的地區。康區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但由於崇山峻嶺,這裏的氣候、植被垂直分布特點十分顯著,地理環境有顯著的阻隔性、分散性和多樣性特點。

康區正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基礎上形成的人文地理區域。自然與人文從來就息息相關,大致說來,康區的社會與人文方面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1、它是農牧過渡帶。從北向南,康區是從農牧混合逐漸向南部山地農耕的過渡,從西向東,則是農牧混合向農業地帶過渡。2、同地理環境的阻隔、分散和多樣相對應,康區也是中國文化多樣性、獨特性最突出的區域之一。比如,雖然同屬藏族文化,但金沙江流域、雅礱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等不同區域,均呈現了濃厚的地方特色。3、康區是民族走廊地帶,民族的流動、遷徙十分顯著。這又給該地區文化帶來了突出的復合性、兼容性。4、康區在東西方向,是藏、漢民族交流互動以及西藏與中央王朝之間的連接通道和橋梁地區;在南北方向上,則是北方民族與南方民族之間發生聯系和相互溝通的孔道。

澎湃新聞:從康藏史的視角考察中國古代歷史進程,有哪些獨特的發現?

石碩:這個問題問得好。任何一個點、一個局部區域的研究,都應該問這個問題,即它對整體和全貌帶來哪些新認識?前不久,在京召开《康藏史》新書發布及學術座談會,清華大學沈衛榮教授也提出這個問題,如何界定“康藏”?怎么認識“康藏”的意義?不是從知識層面說明“康藏”一詞的含義,而是從中國古代歷史進程看,“康藏”意味着什么?從“康藏”視角,我們能看到中國古代歷史進程中哪些過去看不到或被忽視的新東西?當然,從中原看邊疆,與從邊疆看中原,看到的東西肯定不一樣。

就《康藏史》撰寫的體會來說,首先,從康藏史視角,我們所看到的中國歷史進程更具體、更爲生動,對認識中國古代歷史進程是一個豐富和拓展。其次,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康藏史”對我們意味着什么?我的答案是兩個字——“連接”。今天,翻开中國地圖,我們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幾乎佔中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青藏高原是怎樣一步步進入中國版圖的?這個問題的源頭,始於吐蕃王朝的東向擴張,始於吐蕃與唐朝之間近兩百年的密切交往與战和關系。前面說過,康藏地區是青藏高原同內地之間的地理過渡地帶,也是文化過渡帶。過渡帶是什么?是“結合部”,也是“連接帶”。康藏地區,正是這樣一個“連接帶”。如果我們不了解“康藏史”,缺失了這個“連接帶”,我們就很難理解西藏乃至青藏高原地區爲何一步步進入中國政治與文化體系。康藏地區,既是地理連接帶,也是民族連接帶,還是文化連接帶。所以,我認爲,《康藏史》的主題,就是兩個字——“連接”。它是我們理解青藏高原怎樣一步步進入中國古代歷史進程的關鍵區域。

田野考察中的石碩教授

澎湃新聞:7世紀前康區的歷史源流和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石碩:



標題:訪談|石碩:以“康藏史”的視角考察中國歷史進程,我看到了“連接”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988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