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發展助力環境保護 江南布衣給出設計師品牌的社會責任答卷

來源: 封面新聞 發表時間:2024-05-15 16:32:36 熱度:39

導讀: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生產國和消費國,作爲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不斷探索推動綠色時尚產業變革。作爲領先的設計師品牌時尚公司,江南布衣將採取怎樣的策略推動綠色低碳時代的到來?如何...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生產國和消費國,作爲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不斷探索推動綠色時尚產業變革。作爲領先的設計師品牌時尚公司,江南布衣將採取怎樣的策略推動綠色低碳時代的到來?如何踐行社會責任?

生態環境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战

服裝行業“自我革命”刻不容緩

曾經爲北極熊提供日曬的棲息地,如今卻變成了漂浮在海上的冰塊,讓北極熊們失去了家園;曾經蔚藍色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現在活生生長出一顆奇醜無比的“腫瘤”漂浮着一個由生活垃圾構成的巨大的“垃圾島”,其中“建島”材料絕大部分是人類丟棄的各種廢品,總重高達350萬噸。

隨着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負重,地球的生態環境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森林銳減、水污染和人類活動引起的其他破壞性行爲,都在推動地球接近災難性的生態“臨界點”。

從行業角度來說,在大部分人認知中,服裝行業與能源消耗、環境污染毫無關系,甚至感覺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恰恰相反,服裝產業是僅次於石油化工產業的全球第二大環境污染制造者。據統計,紡織服裝行業的耗水量已位居全球第二,每年產生的廢水量佔全球廢水量約20%。此外,紡織服裝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已超過國際航班及海運的總排放量,在服裝生產加工過程中,如紡織、印染、制作等環節會產生大量的印染廢水、紡織噪聲、裁剪邊角廢棄物等。

從服裝行業原料來說,棉花、皮革、合成纖維作爲被廣泛使用的紡織原材料,其生產制造過程對土壤、水源、大氣、野生動物等“地球成員”造成了不可預計的污染與威脅。以最常見的棉花來說,棉花在種植時,需要大量的水來灌溉才能長出優質的棉花。更可怕的是由於灌溉不得當,種植地會出現鹽漬化、沙漠化等現象。此外,生產衣服時也浪費了大量淡水資源用於染色和清洗布料,每噸染色的織物最少需要200噸的淡水。平均生產一件牛仔褲要使用七千公升的水。平均一個成衣服飾品牌,一年就要用掉相當於43000個標准遊泳池的水。

在此背景下,如何減輕服裝行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如何能夠從行業角度進行“自我革命”?對此,多樣化、純天然的服裝面料選擇服裝行業成爲支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途徑,而在這條道路上江南布衣已經作出了很多嘗試,其中,探索研發可持續的犛牛絨面料,系統性提升中國犛牛絨產業的價值、市場需求和可持續影響力,打造代表中國精造的面料成了新的選擇。

探索可持續的犛牛絨產業

從產業角度助力行業發展與生態平衡

作爲我國特有物種,素有“雪域之舟”之稱的犛牛常年生活在海拔3000—6000米的雪域高原,因其耗氧低、碳排量小、食草不傷害植被根系、糞便可作肥料及植被種子傳播載體而成爲生態環境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犛牛每年春季自然脫落絨毛,回歸土壤可自然降解,是環保可持續的紡織材料。

展开全文

素有“雪域之舟”之稱的犛牛(江南布衣供圖)

但是,自然脫落的犛牛絨如果不加以人工收集,就會形成草原垃圾,當牛羊群或其他動物誤食這些毛球,將會造成器官損傷甚至死亡。因此,採集、加工、應用犛牛絨不但可以增強牧民的就業技能,爲當地帶來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機會,更將會保護高原生態和當地人民生活的健康循環發展。

“肉和奶是牧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犛牛絨在牧民不做帳篷以後,就沒有任何價值了,都是被丟在垃圾桶裏面,對牧民產生不了任何價值。”扎瓊倉生態文化發展中心創始人,草原治理社區參與的發起人扎瓊巴讓表示,牧民的生活都是依靠犛牛和羊,牛羊的數量基本上就代表這個家庭的財富情況,因此,大家都想要多飼養一些牛羊,但是牛羊的數量增加又會給草原帶來傷害最終導致難以放牧,因此,牧民們又不能夠養太多牛羊,成爲一個閉環的難題。

如何讓“閉環”不再?犛牛絨在服裝上的利用讓這個“閉環”打开了一絲縫隙。“現在每公斤犛牛絨收購價在60元左右,最高的時候達到過110元。”專注於犛牛絨產業的Shokay繡嘉創始人喬琬珊也說道:“從牧區情況來說,放牧人可以從自然脫落的犛牛身上採集犛牛絨出售,可以讓他們在原本‘肉、奶’的經濟價值之外再獲得收入,從而提升整體收入水平。”

“從牧民角度來說,犛牛絨的經濟價值的利用不但能夠提升牧民收入、提升當地經濟效益,還能夠在提升經濟效益的時候兼顧生態保護,變‘廢’爲“寶”兼顧生態效益。”扎瓊巴讓表示,從生活的選擇來說,首先選擇的是環境,第二個才是通過環境來選擇自己的生活,牧民從單個犛牛的收入提高後,也不會去草原承載力極限的情況下增加養殖,對於草原生態保護起到很大的作用,最終可以讓自己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生活同時變好。

扎瓊倉生態文化發展中心創始人扎瓊巴讓(江南布衣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犛牛絨採集加工時,江南布衣也嚴格遵循可持續理念:自然脫落後採集好的犛牛絨由當地婦女提前分揀;隨後將犛牛絨放進天然雪山礦泉水浸潤,並採用獲得認證的創新環保洗滌劑進行洗滌;經過精梳、烘幹等多重工藝,通過層層篩選獲得高品質的散絨原料。據了解,目前江南布衣正在研發新一季的犛牛絨面料,用於制作新品服飾。

實際上, 2022年开始,在江南布衣與融設計圖書館开啓的爲期五年的“布盡其用”項目中,犛牛絨作爲代表中國的天然纖維被深入研究,並由此探尋出犛牛絨產業面臨衆多待完善的空間。此外,今年江南布衣聯合多方合作夥伴例如Shokay繡嘉共同發起了“犛牛絨產業振興項目”,包括制定犛牛絨的國際可持續標准、對牧戶們進行動物福利保護培訓並且進行牧場認證、參與牧區的草原生態修復,以及犛牛絨面料的創新研發以及穩定犛牛絨產業鏈等多項行動。

單一的產品並不能助力產業的發展,只有做出同時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產業才能夠真正助力環境保護和滿足當地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從產品應用,到產業振興,江南布衣作爲中國設計師品牌,希望可以聯動行業協會等重要合作夥伴以及從原料採集到消費市場的上下遊多方價值鏈參與者,深入全面地推動整個本土犛牛絨產業的完善與發展,打造出代表中國的精造面料。”江南布衣企業公關總經理鄭丹丹說。

江南布衣企業公關總經理鄭丹丹(江南布衣供圖)

引導負責任的消費理念

多舉措共同推動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生態前行

隨着全球對氣候變化、資源枯竭和社會責任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可持續時尚逐漸從邊緣走向主流。衆多中國時尚品牌也在積極踐行着可持續理念,從產品原料、供應鏈、生產減排等各個環節推動“可持續”變革。

中國紡聯早在2017年率先提出了2050年實現零碳產業的愿景,並於2021年發布了“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率先選出了一批中國服裝行業重點品牌與制造企業陸續加入,江南布衣正是其中之一。

從企業來說,ESG必須是可持續的,不能給企業、社會或生態帶來負擔,同時,ESG战略是從自身發展方向出發,通過與社會、環境相輔相成的路徑共同前行從而做到互利共贏。在此理念之下,江南布衣從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產品交付,直至材料回收,最大程度提高面料利用率,減少各類資源浪費。在產品設計環節,企業利用「一片裁」等工藝提升面料利用率;江南布衣設立的 “芝麻實驗室”,致力於庫存零散面料的再創意,現在江南布衣所用會務袋多由芝麻實驗室基於庫存面料打造而成。

芝麻實驗室用庫存布料制作的“十四片拼布包”(江南布衣供圖)

從生產到消費,江南布衣正在持續推進產品可持續、環境可持續。“江南布衣承諾到2025財年末,可持續原材料佔原材料採購總重量比率≥30%。”江南布衣企業公關總經理鄭丹丹表示,ESG應該成爲推動企業、社會和環境共同繁榮的重要力量,江南布衣的ESG愿景是打造江南布衣特色的可持續時尚,作爲中國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品牌時尚公司,江南布衣以「打造江南布衣特色的可持續時尚」爲可持續發展愿景,從信息披露、產業實踐、責任營銷、文化傳承、員工成長等多方面履行社會責任,打造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爲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時間的維度來看,投資者和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時尚品牌的長期ESG表現,而非僅僅停留在短期利潤上,不論是面向未來的犛牛絨產業振興,還是設立‘芝麻實驗室’,江南布衣將ESG理念深深地烙印在日常運營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商業利益和社會價值的有效統一。”鄭丹丹表示, 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江南布衣將繼續協同社會各方爲生物多樣性不懈努力,構築我們更美好的地球家園。作爲中國設計師品牌的江南布衣正在以負責任的行動和創新的實踐爲產業和行業提供了具有江南布衣特色的可持續時尚樣本,其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光芒亦將愈發奪目。

(推廣)



標題:以產業發展助力環境保護 江南布衣給出設計師品牌的社會責任答卷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65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