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濃人”:走遍天南地北去看生活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5-10 09:01:08 熱度:23

導讀: 內河在貴州旅遊時拍下的照片 內河按照玄奘的路线旅行 展开全文 內河在敖魯古雅 內河在船艙內拿着旅行日記拍下照片 內河穿越熱帶雨林 從貴州黔東南旅行歸來後,每年清明,內河都能收到1970公裏外侗寨阿婆...

內河在貴州旅遊時拍下的照片

內河按照玄奘的路线旅行

展开全文

內河在敖魯古雅

內河在船艙內拿着旅行日記拍下照片

內河穿越熱帶雨林

從貴州黔東南旅行歸來後,每年清明,內河都能收到1970公裏外侗寨阿婆寄來的還帶有雨露的春筍。

“從沒見過你這樣會玩的遊客”是她在旅行中收獲最多的評價。在每一次的旅途中,內河都能與當地人建立緊密連接。

作爲一個“旅行濃人”,她沒有選擇躺平度過假期,也拒絕網紅的“特種兵旅行”。爲了不浪費年假的每分每秒,內河會花半年時間籌劃一場“比上班還累”“比軍訓還苦”“比人類學家還忙”的年假旅行。

她在大興安嶺敖魯古雅尋找鄂溫克雨果的家;她在林芝和當地婦女們一起喝甜茶;她換乘多種型號的渡船遊覽長江,只爲尋找千年前李白的遊歷痕跡;她搭羊皮筏子渡黃河,體驗百年前考古學家、探險學家感受過的波濤……

聽內河講述她的旅行故事,仿佛“天南地北”都變得近切。

深挖文獻

尋找隱祕角落,重走古人路

爲了7天的旅行,內河會花150多天做准備。

籌劃旅行攻略,內河不刷社交網絡,不看網紅景點,而是在歷史古籍、紀錄片裏深挖目的地的各種隱祕角落。

爲了設計去新疆的旅行路线,她在古書中“復盤”當年玄奘的路线。內河說:“每次假期不知道該去哪兒的時候,我就看玄奘的西行路线,目前爲止都是絕佳的旅行體驗。所以,謝謝玄奘。”

啓程塔什庫爾幹之前,她讀了兩個版本的《亞洲腹地旅行記》;爲了在甘南重走洛克之路,她帶着1921年初版的敦煌學著作《西域考古記》,復刻一百年前斯坦因的遊記,體驗斯坦因曾坐過的羊皮筏子。

“如果我能按照千百年前的遊歷方式走一遍,那真的很帶勁。”內河回憶,設計長江之行時,她先讀了一遍李白生平,看“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情緣從何而來,還刻意查找了“兩岸猿聲啼不住”的“猿”是什么品種,用於回看關於長江的歷史記憶。

當然,除了靠古人“幫忙”,現代人的忠實記錄也是她“身未動,心已遠”的路標。制定長江之旅計劃時,內河還看過諸多關於長江的書籍和紀錄片,“上班路上,我看何偉的《江城》;下班回家,家裏投屏全是長江水,《再會長江》我看了兩遍。”

除了長江之旅,內河還爲大興安嶺敖魯古雅之行看了大量文字採訪和紀錄片,甚至還提前認識了在敖魯古雅的朋友。

在她看來,只有做足功課,才能獲得獨家且細密的旅行體驗。即使是等待出發的日子,她也覺得每天很幸福、充實、飽滿。

在長江之旅的遊記中,內河這樣形容等待的日子:“越來越多的信息和資料,就像是晶瑩剔透的小小水滴,慢慢匯聚成小小的河流,靜靜流淌,湧動。”

有了“文獻綜述式”的旅行准備,當內河站在目的地的土地上時,就像回到自己的精神故鄉一般。內河說,當書裏的畫面、紀錄片裏的鏡頭還有眼前的景象疊在一起時,她的內心更爲震撼,“維佳、雨果、柳霞、瑪利婭·索……那些我熟悉的人們,他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不期而遇

聽一些沒有被寫過的故事

長江之旅,內河從重慶出發,一路下行,沿途欣賞了長江兩岸的風景。

在整個旅行中,他們換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每天,她和朋友駕駛着車輛,然後換乘船只,讓別人將車开到下一個目的地,她則在各種類型的船只上與船員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內河會在駕駛艙中與船長聊天,閱讀船長的航行日記,甚至跟隨船長學會了开船。就這樣,他們沿着巫山、萬州等地一路行進。

對內河來說,旅途中的一些不期而遇反而會讓整個行程更加難忘。

在沿長江而行的船上,內河偶遇了一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的長江行隊伍。她向隊員們展示了自己原本的攻略,隊員們看到如此詳細而緊湊的行程表,紛紛表示,內河的行程甚至比《中國國家地理》的行程還要密集豐富。

內河還喜歡驗證古老的遊記,這讓她在旅途中找到了新的樂趣。內河說,一部百年前的遊記中有記載慕士塔格冰川與常規物理常識相悖的現象:在雪山冰川,中午最冷,晚上反而熱。

她本以爲那是作者的筆誤,但當她親自抵達並測量了那裏早晚的溫度後,發現遊記中所載的竟是真實存在的現象,這讓她更加感嘆自然的神奇。

內河的每一次旅行,都不是“淡淡”地走馬觀花、籤到打卡。她習慣與當地人互動、聽一些沒有被寫過的故事,她認爲這才是到過一個地方的證明。

在中俄邊境滿洲裏,絕大部分遊客都會選擇參觀國門。內河沒有選擇去打卡,而是在邊境一家售賣中俄商品的小店內和店老板——一位熱情的東北大姐暢聊了一整個下午。

她們的話題從中俄邊境貿易聊到中俄人民友誼。結束交談時,早已過了店裏的打烊時間。內河臨走前,大姐拿出一兜食物和咖啡送給她。“加個微信吧,”大姐說,“從來沒遇到過你這樣的遊客。”

在貴州黔東南,內河偶遇了一位專門在當地做扶貧產品的負責人,很偶然地與他攀談了起來,聽他把每一件周邊產品講述一遍後,內河決定把行程全部推掉,跟着他走。

“能不能請你坐在副駕,我想去你們產品工廠轉幾圈。”內河對負責人說。於是,在隨行司機和內河同伴錯愕的眼神裏,一場計劃之外的旅程就這樣开始了:

他們驅車前往貴州青於藍古法制靛廠,內河見到了亞洲最大的植物藍染基地,這裏聯系着大量的扶貧對象。那些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裏的村民都搬遷到了廠子附近,政府爲他們提供了多個環節的工作,村子裏的婦女同樣可以在這裏找到活幹,比如染布、織布、制作作品。

在西雙版納,內河找到了當地的一位獵人周腰做向導。在一起上山的過程中,內河津津有味地聽着周腰講述自己掌握的“獵人技能”:如何通過雲和天色判斷天氣的變化,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沾不得。

在中緬邊境,由於餐廳服務員只會緬甸語,內河連比劃帶猜地點到了一盤不知名字的佳餚;在承德,她穿上工裝走進玻璃杯制作流水线……

內河很喜歡《生活》雜志裏的一句話:“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看並被感動,去看並被教育……在旅途中,感受久違的生命力,陌生人身上的善良和巨大的生命力。”

記錄旅程

寫下萬字“高濃度”遊記

旅行時,內河也會像普通遊客一樣發朋友圈,但她認爲朋友圈裏的“圖文定位”並不等於真正來過。

在旅途中,內河一直堅持寫日記,“不然太過豐富的旅行感受,很容易就過去了。”

“參觀完夔州博物館之後,我得知杜甫在重慶500天,也是幾乎天天都寫詩。”內河說,在寫旅行日記這點上,她特別能明白杜甫。

回到家,內河的旅行並沒有就此完結。每次旅行結束,回到北京,她都會打开電腦,火速把所有濃烈而新鮮的旅行點滴記錄下來,形成一篇高濃度的遊記。通常,這樣一篇遊記,她要寫一萬字左右。

她還會把遊記發布在自己的公衆號上,拿“內河遊記”當旅行參考的人不在少數。

四年前她所撰寫的貴州遊記,至今仍吸引着旅行者們去探索黔東南的各個角落;2022年,她所寫的西雙版納遊記,引得不少遊客在後台留言表示想去當地找獵人向導——那個“平時沉默寡言,進入叢林就充分展現機敏智慧的人。”

內河說:“如果你能充滿感情旅行,並詳細地記錄下來,你的旅行就不會完結,你會永遠在路上。”

7天的貴州之旅結束,她翻看着手機裏的幾千張照片,微信裏那些此生可能不會再見的民宿老板、包車司機、沿途臨時加入和她一起旅行的法國人、村裏的繡娘、外派黔東南出差的工作人員、村裏和她臨時換現金的陌生人……“他們依舊在朋友圈裏‘直播’着在貴州的樸素生活。”

無窮遠方

“我的旅行沒有終點”

雖然旅程會結束,但在很多場合,內河還是會和曾經的旅程再次“重逢”。

2024年初,內河在中國美術館看到了國畫泰鬥關山月的“長江之旅”。她看到了藝術家在上世紀70年代沿長江旅行後創作的作品——一幅30米長的畫卷,其中充滿了對祖國的愛和對和平的期盼。

內河還在畫展上看到藝術家此前設計的一張“三峽遊輪票”的展品,上面寫着“輕舟已過萬重山”,內河的記憶一下子又被拉了回去。

內河還把很多人類學家當作自己旅行上的偶像去模仿。

“近代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才是真正的‘旅行濃人’。”她說,鳥居龍藏在1902年完成了《西南中國行紀》,記錄了其從漢口到重慶,途經黔陽、亦資孔城、昆明、宜良、路南、彌勒,大涼山到成都,再從重慶一路順長江返回漢口的路途。

“他對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觀察入微,對各種花草植物的名稱如數家珍,他能不留宿就不留宿,常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站,在他的行程面前,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行動力。”

對內河而言,旅行是打开全部的感官,走進無窮遠方和那些“與我有關的人”的生活,哪怕時間短暫。2023年,她“跟着玄奘”重返新疆後,寫下一句話:“我也曾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名旅人了。”

結束西雙版納之旅的659天後,內河在一個清晨收到了熱帶雨林基特族獵人發來的信息:“夢到你了,我這邊开了條新路线,有時間過來體驗吧。”

本版文/本報記者張知依 實習生李睿潔

統籌/林豔 張彬

供圖/受訪者、AI制圖、網絡截圖



標題:“旅行濃人”:走遍天南地北去看生活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563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