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如詩,文化共融!廣西這些文化名片亮相維也納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5-09 08:56:29 熱度:24

導讀: 5月6日,由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國維也納新聞署主辦,以“开放共融的文化 如詩如畫的山水——廣西文明和發展的故事”爲主題的2024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系列活動在聯合國維也納...

5月6日,由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國維也納新聞署主辦,以“开放共融的文化 如詩如畫的山水——廣西文明和發展的故事”爲主題的2024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系列活動在聯合國維也納總部开幕。活動中,廣西的特色文化吸引了各國嘉賓的關注。有哪些廣西文化名片在此次活動中亮相?這些亮麗的名片擁有什么獨特魅力?一起來了解一下。

1.桂林彩色拓印技藝

嘉賓在活動現場體驗桂林彩色拓印技藝。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桂林彩色拓印技藝是在古老的傳統拓印技術上發展而來的特殊技藝,從工具制作、選材用料、顏料調制、色彩運用等方面都形成一整套區別於傳統拓印的流程方法,自成體系。2018年,桂林彩色拓印技藝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色澤明豔的桂林彩色拓印作品。桂林彩色拓印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繼勝供圖

2.六堡茶

展开全文

現場觀衆品嘗六堡茶。素材來源廣西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

產於廣西梧州六堡鎮的六堡茶是著名的僑銷茶,是中國黑茶類的佼佼者,上品六堡茶有“紅、濃、陳、醇”四個特點:紅,即湯色棕紅;濃,即茶湯黏稠;陳,即香氣陳純;醇,即滋味甘醇爽滑。

泡好的六堡茶湯色棕紅。何淞熒 攝

制作六堡茶需經過採青、攤青、炒青、揉捻、復炒、復揉、堆悶、三炒、三揉、烘幹、挑揀、蒸壓、陳化等十三道工序,陳化時間越長,湯色越紅,色呈琥珀。2022年,黑茶制作技藝(六堡茶制作技藝)作爲“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組成部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花山巖畫

懸崖峭壁上的巖畫透着神祕的赭紅色,圖像清晰可見。記者 梁凱昌 攝

位於邊關名城寧明縣的花山巖畫,是中國南方乃至亞洲東南部區域內規模最大、圖像數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紅色巖畫群,畫面距離水面高約110米,描繪了廣西先民生產、生活、祭祀等場景,體現出高超的繪畫技巧,是人類創造力的偉大傑作。

花山巖畫細節。記者 黃君棟 攝

花山巖畫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直到今天,花山巖畫是如何在百米崖壁繪制,神祕的符號真正含義是什么,爲何歷經兩千多年不褪色,仍是未解之謎。左江花山巖畫於2016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桂林山水

桂林象鼻山。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山水是廣西文化的天然名片,桂林山水是廣西山水文化的傑出代表。800多年前南宋詩人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嘆,是對桂林山水的終極評價。

環城水系。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是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遊名城、底蕴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宜養的生態山水名城。2014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首推的中國旅遊四大目的地城市。

5.蘆笙演奏

蘆笙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獨具特色的樂器之一,开幕式現場的一曲器樂演奏《蘆笙歡歌》,仿佛將觀衆帶到了熱鬧的蘆笙節現場。

器樂演奏《蘆笙歡歌》。素材來源廣西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

不同型號的蘆笙吹奏出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現場熱鬧的蘆笙“比響”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記者 胡兆雙 制

演蘆笙奏時,笙管豎置,雙手捧持笙鬥下部,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形式活潑多樣。蘆笙節是苗族、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每逢節日,人們通過舉辦坡會、賽蘆笙、蘆笙踩堂等活動慶祝豐收,歌頌美好生活。

蘆笙踩堂。記者 李彬華 胡兆雙 攝制

6.民族服飾

在5月6日的“快閃”演出中,來自廣西歌舞劇院的青年演員們身着民族服裝亮相,與當地遊客合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廣西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區,有着壯、漢、苗、瑤、侗等12個世居民族。在民族服飾秀《同一片星空》節目中,各民族少女身着各民族的節日盛裝逐一走上舞台,這些服飾不僅色彩鮮豔、圖案精美,而且富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

身穿民族服飾的青年演員打卡維也納街頭。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7.繡球

繡球不僅是壯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也是送給貴客的吉祥物。民族服飾走秀結束後,表演的演員們將代表美好祝福的壯族繡球送給現場觀衆。

爲現場觀衆送繡球。素材來源廣西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

拋繡球是壯民族文化中獨特的人文景觀,小小的一個繡球,在壯族人民的手中流傳了兩千余年。在廣西武鳴,壯族人民常在“三月三”歌圩或傳統佳節中开展拋繡球這項傳統活動,主要通過轉、甩、拋、接等動作,將繡球傳遞出去,以起到娛樂身心、溝通感情的作用。隨着現代體育的發展,拋繡球逐漸演變爲一項民族體育運動,比賽主要分高杆和背簍兩種形式。2021年,武鳴壯族拋繡球入選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三月三”歌節上,壯家女正在拋繡球。圖源 南國今報

8.廣西木偶戲

《樓台會》表演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來自廣西木偶劇院的演員帶來了杖頭木偶表演,演繹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經典橋段《樓台會》,爲現場觀衆講述中國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

劇團演員在練習操縱杖頭木偶的劉三姐。記者陶潔 攝

廣西木偶戲將木偶制作、操縱技藝與壯劇、彩調等劇種相結合,演繹廣西傳統民俗、傳說,各地神話、革命經典、童話等。木偶形式上由提线木偶過渡爲杖頭木偶,在杖頭木偶基礎上研發了肢體軀幹飽滿、真實感強的軟體木偶、鐵枝木偶等。2014年,廣西木偶戲入選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悉,5月4日至9日,維也納聯合國總部將持續展播廣西的文化旅遊宣傳中英文推介短片,向各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外交使節和維也納聯合國五千余名國際職員展示廣西深厚的文化歷史、濃鬱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裏還有很多文化名片等待世界各國人民來發現,“浪漫廣西”等你來解鎖更多的驚喜!

編輯:梁菁惠

值班主任:宋瑤

總值班:玉穎 李偉國

閱讀量3.39萬



標題:山水如詩,文化共融!廣西這些文化名片亮相維也納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547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