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走進中東,這個行業要火了?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5-09 08:54:44 熱度:10

導讀: 文|霞光社 劉景豐 編輯|韋伯 文|霞光社 劉景豐 編輯|韋伯 2024年的王興,終於下定決心,去中東淘金。 據報道,美團將在中東推出國際外賣平台KeeTa,首站選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會在未來幾個月內...

文|霞光社 劉景豐

編輯|韋伯

文|霞光社 劉景豐

編輯|韋伯

2024年的王興,終於下定決心,去中東淘金。

據報道,美團將在中東推出國際外賣平台KeeTa,首站選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

早在去年,王興帶隊考察中東等消息,就已不絕於耳。作爲國內首屈一指的外賣平台,美團外賣進中東,勢必帶動當地的餐飲產業進行一次大變革,也同時爲一些餐飲上下遊企業帶來新變化。

一次性餐具便是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市場。

實際上,從疫情發生後,中東市場的一次性餐具銷量便增長明顯。來自阿裏巴巴國際站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出口的一次性餐飲包裝,在沙特同比增長110%,在阿聯酋增長135%,成爲增速最快的市場。

而少有人知的是,其實沙特、阿聯酋的一次性餐具市場背後,一家山東企業已經拿下接近80%的市場份額。

而放眼全國的一次性餐具行業,正面臨着一場新的機遇和挑战。這些機遇和挑战,都來自出海。

曾經有一段標題爲“阿拉伯人是如何洗餐具”的視頻,一度引發人們熱議。

視頻中,一群穿白袍的男士,將用過的餐具收集起來,然後圍坐在一邊,用手抹淨上面的食物殘渣、油脂,隨後再舔淨手指,如此反復,甚至連湯匙都不放過。這些用舌頭“清潔”後的餐具,顯得潔白無比。

這個畫面,再配上“阿拉伯人”“洗餐具”這樣的描述詞,瞬間讓人感覺,是不是在缺水的中東國家,人們每次喫完飯後都要如此“清洗”餐具呢?

視頻的真實意圖無從考證。盡管在缺水的中東,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如此“洗碗”,但在“滴水貴如油”的環境裏,洗碗的確是浪費水的一種重要方式。也因此,一個極容易被人忽略的需求——一次性餐具,在這裏意外生長。

以以色列爲例,這是世界上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最多的國家之一,人均使用量僅次於美國。《阿拉伯觀察報》曾報道,以色列每個月消耗的塑料杯在2.5億只以上,每年使用塑料130萬噸,用於購买一次性塑料碗碟的支出高達20億新謝克爾(5.74億美元)。

早在2017年,山東嘉潔塑業有限公司經理劉偉就注意到,公司生產的一次性餐具在海外有着非常高的銷量,尤其在中東這個市場。

山東嘉潔塑業有限公司位於濱州。盡管從全國看,一次性餐具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北以及江浙等地,但憑借臨近河北黃驊的模具產業和濰坊壽光的塑料原材料產業的區位優勢,以及當地政府對企業的扶持,嘉潔塑業發展成山東最大的一次性餐具生產企業。

展开全文

“最早,我們主要給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商家,以及一些北京的餐飲企業提供一次性餐盒。但很快就發現,國內的一次性餐具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隨後开始通過一些展會,接觸海外市場需求。”山東嘉潔塑業有限公司經理劉偉稱。

2017年,在接連拿下幾個海外客戶的訂單後,嘉潔塑業意識到,國外的一次性餐具市場正迎來新的增長機會。隨後,公司的產品也开始從一次性餐盒生產,向包括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刀叉在內的一次性餐具轉型。

“我們先後在海外开闢了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沙特、阿聯酋等40多個國家的市場。目前,公司已經完全做海外市場了,沒有國內業務。”劉偉稱。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嘉潔塑業的海外市場中,80%左右的訂單來自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市場;而嘉潔塑業在沙特、阿聯酋一次性餐具市場的佔有率,也接近80%。

山東嘉潔塑業在中東市場展示的一次性餐具

可以說,這家山東企業,已經“壟斷”了中東人的一次性餐具市場。

過去,人們普遍認爲,美國、日本等發達市場是一次性餐具的最主要市場。但是隨着近年來全球貿易關系變化,中國產品在美國屢屢碰壁,再加上全球限塑令約束,中國一次性餐具企業亟需另尋出路。

新興市場的崛起,恰好爲國內一次性餐具企業打开了一條新出路。

“我們最开始關注中東市場,就是看到這裏十分缺水,人們對水洗餐具使用頻率不像我們這么高,因此對一次性餐具是有很強需求的。”劉偉介紹。

隨着了解越深,劉偉發現,這裏其實正在崛起一個大的食品生產全產業,包含食品加工、食品包裝生產等。

作爲中東地區的交通樞紐,阿聯酋也是世界餐飲的薈萃之地。阿聯酋超過80%的人口(在迪拜則約有90%的人口)來自世界將近200個國家,他們也帶來了世界各地的飲食。近年來,餐飲業在阿聯酋發展迅速,特別是在迪拜,不僅越來越多的國際餐飲品牌進駐,本土品牌也不斷增長。

2023年底,阿聯酋食品飲料商業集團(UAE Food and Beverage Group)發布的2023年度阿聯酋食品行業報告稱,目前阿聯酋已擁有2000多家食品和飲料制造公司,年收入達76.3億美元,佔該國制造業GDP的25%,僅次於石油及天然氣業。

實際上,就在嘉潔塑業准備开拓中東的這一年,迪拜的食品行業接連發生了幾件大事。2017年7月,迪拜政府曾宣布,投資55億迪拉姆(約合15億美元),在迪拜批發城內开發迪拜食品園(Dubai Food Park),以此推動迪拜及阿聯酋食品業的發展。

同年中阿博覽會期間,迪拜批發城與中國寧夏鋒創基金管理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計劃在迪拜食品園內,共同开發價值27億人民幣的中阿食品工業園項目。按當時的規劃,該項目將有超過30個食品制造商入駐,並引入印刷包裝企業和冷鏈運輸企業。

經過數年發展,阿聯酋的餐飲食品行業也已初具規模。

根據國際咨詢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的數據,2024年阿聯酋餐飲服務市場規模預計爲199.8億美元,到2029年將達到439.8億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復合年增長率爲17.10%。

食品和餐飲業的崛起,不僅帶動本地的食品加工行業,也將帶動圍繞其存在多個相關需求,比如包括一次性餐具在內的食品包裝行業,餐飲機器人設備行業,以及外賣市場。

據Statista的數據,預計到2026年,僅阿聯酋的外賣市場規模將達到27.9億美元(約合200億元),用戶數量將達到550萬。

就在今年4月26日,有消息稱,美團公司計劃在中東市場推出其國際外賣業務,只不過首站會選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

對嘉潔塑業等中國出海的一次性餐具企業來說,美團外賣進入中東,無疑是一件好消息。因爲外賣在帶動當地餐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會大大帶動一次性餐具的需求。

過去,在限塑令之下,全國大多數國家都有意減少不環保的一次性餐具使用。但疫情开始後,海外一次餐具市場卻迎來再一次爆發。

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表示,疫情期間,美國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量暴漲了250%~300%。而在加拿大,在疫情期間有近1/3的人購买了更多的塑料包裝產品,人們對徹底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吸管、餐具等產品的支持度,從70%降到了58%。

在中東,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同樣在增加。2020年4月24日正值疫情期間第一個中東齋月开始,無法在家裏做飯的中東人大量外出就餐,迪拜政府便要求餐廳使用一次性餐具。

阿裏巴巴國際站曾在2020年12月10日公布過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一次性餐具出口的旺盛:彼時,國內企業生產的一次性餐飲包裝出口連續8個月正增長;有意思的是,除傳統強勢的美國市場外,中東地區亦潛力巨大,沙特同比增長110%,阿聯酋增長135%,成爲中國一次性餐飲包裝出口增速最快的市場。

劉偉則是切實經歷了這一變化的人。“我們公司在2019年曾以較低的市場價進了一批原料。疫情一度使得口罩短缺,原材料價格暴漲。當時很多企業都順勢把一次性餐盒價格提上去了,但是我們企業還是在之前原材料的價格基礎上生產,產品也沒有大幅度加價。當我們把這些產品賣到中東時,一下子就獲得了當地經銷商的認可。”

隨後,嘉潔塑業的產品銷售規模就在中東市場快速增長。“我們公司2021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689萬元,相較2020年同比增長近638%。而到2023年,進出口總額已經接近2億元。”山東嘉潔塑業有限公司經理劉偉說。

於一次性餐具這樣附加值低、市場競爭激烈的企業而言,這已經是罕見的增長速度了。

要知道,目前國內的一次性餐具行業,已經進入殘酷的競爭態勢。過去,一次性餐具行業的毛利潤大概在20%左右,而近年來已經低到5%。

毛利下降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於市場的激烈競爭,使銷售價格下降;另一方面則是成本的上升。對於一次性餐具生產企業而言,成本主要有四大塊:原材料、運費、電費、人工。這其中,除了電費近年來沒有明顯變化外,其他三塊的費用均在上漲。

以運費爲例,劉偉介紹,從青島出發海運至迪拜,過去較低的時候,發一批一次性餐具的運費爲700~800美元,現在運費則漲了近3倍,“僅海運費就佔到整個貨值的15%左右。”

爲了降低成本,一次性餐具企業紛紛選擇出海建廠生產。

霞光社發現,早在2018年,國內一次性餐具生產企業寧波昌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越南了設立子公司,是一次性餐具行業較早“走出去”的企業。

今年,山東嘉潔塑業有限公司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在跟迪拜當地合作夥伴敲定合作建廠後,开始向當地出口一次性餐具生產設備、模具、原材料和技術。

今年4月底,在霞光社走訪調研時,劉偉稱,“新的設備最近就能運到當地”,等設備安裝調試後,很快便能投入生產。

盡管海外一次性餐具仍有市場空間,但隱憂仍不能忽視。

最大的變量來自政策的收緊。

中國早在2008年就實行了“限塑令”。2020年,我國進一步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2年底,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歐洲是目前全球對一次性餐具最嚴格的市場之一。2020年1月1日,法國《能源轉型促進綠色增長法》的禁塑部分法令便正式實施,法國成爲全球第一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國家。目前,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已經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了。

反而在美國,除已明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塑料袋外,現階段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塑料餐具、塑料吸管的限制性政策,僅部分州、市出台了限制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的法案。這也使得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一次性餐具消費國,也是國內一次性餐具企業最主要的出口市場。

此外,在新興市場,一次性餐具行業也逐漸面臨政策壓力。

以中東爲例。2023年12月31日,迪拜政府曾頒布塑料禁令,從2024年1月1日起,禁止在迪拜交易與進口一次性塑料袋;從2024年6月1日起,迪拜將禁止使用非塑料的一次性產品,包括其他材料的一次性包裝袋;從2025年1月1日起,迪拜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包括塑料攪拌器、桌套、杯子、塑料吸管和塑料棉籤等;從2026年1月1日起,塑料禁令將擴大到盤子、食品容器、餐具和杯子等塑料制品。

迪拜政府要求,商家須向顧客提供價格合理、能循環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替代物。違反該禁令的從業者將面臨200迪拉姆(約合人民幣389元)的罰款。

在東南亞,印尼是全球制造最多塑料垃圾的國家之一。印尼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擁有2.7億人口的印尼制造了1260萬噸的塑料垃圾,平均每人制造了46.7千克。面對這一局面,印尼政府規定,在2029年底前,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產品,包括用來裝食物的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和塑料購物袋等。

其他東南亞國家也在設法應對塑料垃圾問題。馬來西亞政府也於2023年宣布,計劃最遲在2025年全面禁止商家使用塑料袋;泰國政府也已啓動一項關於廢棄物管理的行動計劃,還將從2025年起禁止所有塑料垃圾進口。

這些禁令,倒逼着國內的一次性餐具產業,需要進行脫胎換骨的升級。

首先,是產品原料的變化,需要從不可降解塑料到可降解塑料升級。近年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推動下,國內生物可降解塑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根據Frost &Sullivan研究報告,2016-2020年,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復合增長率爲9.70%;2020-2026年,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產量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05%。

其次,一次性餐具生產企業也在尋求產品的轉型。嘉潔塑業的劉偉告訴霞光社,嘉潔塑業目前正在建設一條新的生產线,用以生產醫療器械產品,“許多醫療器械產品的原材料也都是塑料,但其生產環境需要在無菌環境下,因此工藝要求更嚴格。這恰巧也會促使我們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其實在海外,很多國家的醫療用品供應嚴重不足,就連一次性注射器也是供不應求,這仍是機會。”此外,他們還聯合江蘇大學,共同研發可降解餐具生產线,加速向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生產轉型。

最後,面對一次性塑料垃圾的泛濫,需要建立一套規範的塑料垃圾管理回收體系。海因裏希 伯爾基金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海洋地圖集2017》顯示,全球塑料垃圾回收途徑的匱乏與不規範,環保意識的欠缺及不完善的法律,使得塑料垃圾被大量丟棄。

塑料垃圾處理,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難題。我國目前主要有填埋、焚燒、堆肥、分撿回收這幾種垃圾處理方式。但不論哪一種方法,都面臨一定的二次污染風險。正因此,塑料垃圾處理亦需要政府的力量。

2023年是世界環境日設定50周年。這一年六五環境日活動的主題正是“塑战速決(BeatPlasticPollution)”。這也在提醒全世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重視塑料污染治理。盡管一次性餐具只是塑料污染中的一部分,但這一行業的成功轉型,對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仍具有現實意義。



標題:美團走進中東,這個行業要火了?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546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