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社會名流穿着一覽:衆人清一色西裝皮鞋,唯有杜月笙一身馬褂

來源: 汪家兵 發表時間:2024-05-08 16:31:53 熱度:41

導讀: 原標題:民國社會名流穿着一覽:衆人清一色西裝皮鞋,唯有杜月笙一身馬褂 作爲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的奧斯卡·王爾德曾經說過"教育和打扮永遠不嫌多",把穿衣打扮和作爲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比肩...

原標題:民國社會名流穿着一覽:衆人清一色西裝皮鞋,唯有杜月笙一身馬褂

作爲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的奧斯卡·王爾德曾經說過"教育和打扮永遠不嫌多",把穿衣打扮和作爲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比肩,可見當時英國人對於衣着品位的追求有多么的熱切。

打开中國的時尚史,基本是從近代西方文化开始引進時,"時尚"這個詞的概念才漸漸爲大家所熟知,人們基本上也沒有對所謂時尚的超強敏感度。民國初年以前,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比較單一,變化較少,時代特徵明顯,衣服的變化是隨着朝代的更迭不斷發展演進的。

中國時尚發展史

唐朝時期,處在太平盛世,人們的審美更加多元化,包容性更強。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中原大地相聚一堂,共賞良辰美景,不同的文化在這片土地交織相融,因此出現了較爲开放的服飾文化。

豪門貴族的名媛仕女們,內穿低胸花紋長裙,外披四層罩衫,配色鮮豔明麗,輕紗曼曼,朦朧性感,疊穿的穿衣技巧領先日本好幾百年。

對於當時人們對華麗服飾的追求,《舊唐書》中寫的十分明晰,"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可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就有。

展开全文

明朝時期,蘇州作爲"時尚之都",湧現了好多"時尚愛好者",周皇後的穿衣還掀起了一股跟風狂潮,北方的人們也紛紛效仿,以穿着南方裝束爲美。明末的富貴公子哥們喜愛着"女裝",家裏能夠有讀書機會的有錢之士更是偏愛顏色鮮紅的服飾。

清朝時期,相貌端正,身姿姣好的倡優伶人,追求創新,善於交際,深諳"時尚之道"。清末名妓賽金花騎馬上街身穿男子騎馬裝,瞬間襲來了一股穿男裝的熱浪。當時的人們雖然不知道"時尚"是什么,可是對於美的追求,世界各地,各朝各代卻是普遍存在,共通共識的。

到了民國時期,人們的思想得到大大的解放,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也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穿衣搭配的奧妙,提升自己的衣着品位。這時,中國的時尚文化正悄然崛起。

民國時期時尚意識的覺醒

二十世紀初,隨着清朝的瓦解,西方文化漸漸進入內陸並產生巨大影響。當時歐洲正在經歷審美變革期,浮華的洛可可審美趣味已被大衆摒棄,現代主義藝術史开始書寫新的篇章,Art Deco大行其道。

簡潔,優雅,富有幾何线條感的設計更能抓住人心。中國的旗袍也經過了重新設計,低領變高領,寬大變收身,裁剪更貼合女性曲线,接近當下審美趨勢的改良深受大家青睞。

民國時,有識之士發起"天足運動",推動女性的解放,許多女孩子开始進學堂讀書。運動時期,關心政治和國家的前途的愛國女學生穿上學生裝、系上圍巾走上街頭,呼籲"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那時的服飾,長襖變短,但仍然保留着右襟扣,裙裝大大縮短,再蓋不住腳面,便於行動。林徽因和同學們的學生照就是這樣的打扮。20年代軍閥混战,風雲變幻。國民政府規定"旗袍"爲中國女子禮服,中山裝爲男子必備服飾。

旗袍的誕生既融合了中式漢、滿族的服裝風格,又借鑑了歐式禮服風格,下擺依舊保持清末服裝寬肥、平直的特徵,上半部分注重凸顯女性的胸部、腰部和臀部的曲线美。其中,"海派旗袍"是最奪人眼球。

因爲海派旗袍更偏西式,貼合身體,體現身材。還可以與多種當時流行的服裝組合穿戴。白絲巾和眼鏡這樣的時尚單品也經常出現在時髦美人的身上。除此之外,在文化發展欣欣向榮的時代裏,上流社會人士還玩兒起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裏頭那套,時尚風潮亦然。

民國風雲人物穿着一覽

1930年代,上海作爲中國文化發展的前沿陣地,人稱"不夜城"。燈紅酒綠的歌舞廳,各式各樣的大飯店,繁華熱鬧的街道,琳琅滿目的進口商品……無不反映着上海的時髦本色。

街上摩登女郎們都身着剪裁得當的旗袍,社會名流們都打扮成紳士模樣,皮鞋鋥亮,頭戴禮帽,身着西裝。1930年,少帥在南京。身爲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他風流倜儻,英俊瀟灑,衣着品位自然是走在時尚的前列。

照片上他梳着整齊精神的短發,穿着板正合體的西裝,西裝還是兩件式的。領口露出內襯的馬甲,領帶扎得很齊整,西裝花紋呈豎條紋,從視覺上拉長了身高,使人顯得修長魁梧。

雙手背後,眼神並不直視鏡頭,自信滿滿,從容不迫,這張照片就反映了當時上流社會追逐時尚潮流的人們的普遍穿着。

1935年,梅蘭芳訪問歐洲返回中國上海。他一身筆挺的西裝溫文爾雅,風度翩翩,和他京劇大師頭牌的稱號十分吻合。作爲我國京劇藝術表演大師的他,台上穿着傳統的戲曲服飾,台下又穿上當時最時尚的西式服裝,中外文化的交相融合在這一刻得到實現和升華,顯得尤爲奇妙。

在當時,大家都紛紛穿着旗袍,身着西裝的新時代,依然有人堅持,穿着傳統服飾,樸素簡單,杜月笙就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一張杜月笙和外商鮑氏、外交家蔣廷黻、上海市長吳鐵城等人的合照中可以看到,衆人都是清一色的西裝、領結加皮鞋,唯有杜月笙穿着一身長袍馬褂,中規中矩,穿着樸實,引人奪目。

也許在杜月笙從心底只認同中國文化,對於外來文化還不理解。1927-1936年,民國歷史上的"黃金十年",歌舞升平的百樂門的百樂門每天絡繹不絕,人們在這裏社交,服飾文化也在這裏互相交流改變。

也許當時人們都穿着洋裝,說兩句英語,時髦非凡,但也有些人保持着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無論我們穿什么衣服,追逐什么潮流,這些都是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改變完善,甚至實現一個輪回。

現在的中國社會越來越好,人們的穿着更是五花八門、千姿百態。人們不再追求單一的審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風格特性,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也走出了國門,受到了許多國家人們的喜愛和追捧。

中國的許多年輕人也正在研究傳統服飾,把它和現代文明融合,使傳統時尚在當今社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和魅力。



標題:民國社會名流穿着一覽:衆人清一色西裝皮鞋,唯有杜月笙一身馬褂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531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